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教中学 学中做)
教学对象 教学内容 本校一年级第一学期各专业班级 授课日期 计划学时 2 第一课 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本课时,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特点与重要性,明确中职业生职业生涯规划要素,初步熟悉职业意识培养的意义。 知 识 1、了解职业作用; 2、举例说明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技 能 1、正确分析职业目标; 2、分析自己学习专业的职业特点。 态 度 1、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2、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教学目的 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资源 教学重点: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教学难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教材、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堂分步练习手册、教师和学生各一份。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新课—职业认识与举例 二、明确学习任务(任务驱动) 三、知识性学习:职业与职业生涯;职业生涯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特点分析。 四、课堂技能训练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七、感悟 板书设计(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是本单元教学重点,教学中必须通过有关活动设计,调动学生参与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等课堂环节,建立发散思维,从而让学生结合自身,有所体会与收获。而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可以尝试运用辩论、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尽量用案例与有说服力的事实来避免空泛的理论说教。
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步骤与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与活动 课堂小调查 多媒体看板视觉印象 问题设计与思考启发 (指名回答,讨论后明确) 时间/min 5 (板书) 20 1、职业初一、导入新课 教师分析同学们初中毕业后的去向,步认识 明确年满16周岁即可以进入我国的劳动关系。在社会上选择各2、职业含种职业,为自己获取收入,为家庭减轻负担。 义的明确 选择何种职业,是我们现在以及未来必须和经常需要认真考3、职业作虑与分析的问题。 用 学生活动——说说自己家人在从事哪些劳动,这些职业收入 水平怎么样。 教师归纳:大约在中国宋朝就流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 元”,是对职业大致的分类。而目前我国劳动部门将职业分为八 个大类,1838个细类。 需要强调的是,除了同学们刚才指出的那些职业之外,随着 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新的职业层出不穷。(引入 资料,通过课件展示) 2007年11月22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青岛召开第十新 职业信息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发布我国服务业领域近来产生的 10个新职业的信息。这10个新职业是:劳动关系协调员、安全 评价师、玻璃分析检验员、乳品评鉴师、品酒师、坚果炒货工艺 师、厨政管理师、色彩搭配师、电子音乐制作师、游泳救生员。 劳动创造价值,职业成就人生。那么究竟什么叫职业,职业 作用有哪些,人生发展与职业关系是怎样的?让我们来把握命运 之魂—— 二、学习任务 重点: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难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三、知识学习 第一课 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与职业生涯(板书) 1、职业意义与内涵(板书) 教师引导:职业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到底职业是什么, 大家可能语焉不详。比如有人说,职业就是能够挣钱,职业就是 某种特殊的能力等。 问题一:许某是家庭妇女,她的职业就是在家里做家务,
因此可以叫做家政服务工,对吗? 问题二:周某做各种办证业务,什么图章都给刻,什么证都给人制造,能够获得很高的收入,能说他是从前了某个职业吗? 职业定义:一般来说,职业是指人们从前相对稳定的,有合法收入的,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板书) 职业之中,个人通过劳动,发挥才能,履行社会角色,从而获得经济报酬,三个要素平衡发展,即职业的三个要素。(图示如下——) 个人 获得报酬 履行义务 社会 经济 发挥才能 职业内涵—— 职业具有经济性——合法收入,稳定报酬(不同于工作) 职业具有技术性——发挥才能、表现专长(专业性) 职业具有社会性——承担责任、履行义务(时代性) 职业具有连续性——相对稳定、利于发展 可见,职业首先对个人来说是维持生存,其次是发展个性,发挥个人才能,再次是参与社会劳动,承担义务服务他人。 职业作用—— 没有职业的人生是苍白、残缺的,职业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幸福、生涯发展、价值实现都有着重要意义。 其一,职业是我们的谋生手段 其二,职业是我们与社会交往的渠道 (指导学生参阅教材P4超链接) 其三,职业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其四,职业是我们为社会创造财富的途径 链接有关材料——见附录2 2、人生与职业生涯(板书) 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可分为生物生命周期和社会生命周期。 生物生命周期是从生理变化的角度看人的发展,具有单向性(出生→成长→成熟→衰老→死亡)和不可逆转性的特征,这使得我们在职业生涯的发展中随时会觉察到时间的紧迫性。社会生命周期是从参与社会活动的角度研究人生,其特征是多向性(多 4、人生离不开职业的意识培养
种选择)和可重复性(重新回到某一阶段)。例如,一个人在确定职业时有多种选择的可能,工作几年之后,为了继续深造或学习另一门专业知识,又回到学校重新做学生。社会生命周期的这种特征为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留下了可规划的空间。(参见课件插图) 简单分析人生十个阶段与职业的关系(课件展示) 职业生涯含义(板书)——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具体活动,以及贯穿其中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 职业生涯发展的若干阶段—— (提示:与教材稍有不同) 第一阶段:从业准备 职业认知→职业试探→职业选择→职前准备→就业 ↗就业安置(学生关注点) 第二阶段:从业活动 ↘职业适应(择业过程、职业活动 第三阶段:从业回顾(职业成就,价值满足) 课堂提问:小王从农村来到城里,由于他没有学习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很久找不到工作,后来连生活费也快花完了。无奈之下,他只好到一家纯净水站干起了送水工,无水可送时又到附近居民家中帮忙做擦玻璃、洗油烟机等零活。请问小王从事的工作属于职业范畴吗? (二)、职业生涯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1、职业生涯特点 教师启发: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是一种寻找目标的动物,他生活的意义仅仅在于是否正在寻找和追求自己的目标。”完全没有规划的职业生涯是注定要失败的。 通过看教材P5页,指导学生了解有关职业生涯的基本特点。 总结:要做好我们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对职业生涯特点有所熟悉。 其一,独特性。(板书) 庄子《逍遥游》中的一个故事可以表现职业生涯的独特性。大鹏展翅十万八千里,小雀蹦蹦跳跳飞不高,小雀嘲笑大鹏一飞那么远,看我多自在想飞就飞想停就停。其实各自有各自的限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认识自己的特点,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拥有自己的目标,欣赏自己的选择,不妄自菲薄不怨天尤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社会有很多分工,只要认识你自己,找到你自己感兴趣的,就可以乐在其中。我们经常和别人比,却忘记了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每个人走自己不同的路,谁好谁坏没有具体的标准,做你想做的事,拥有你自己想拥有的人生。只 5、职业生涯特点的了解 指导阅读 15
要拥有自己的人生那么做什么都没有关系,不要处处攀比,问问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 其二,发展性。(板书) 台湾歌手李寿全唱的一首歌《我的志愿》特别好地诠释了生涯规划的发展性,他说小的时候爸爸问他长大要做什么,他一手拿着玩具一手拿着糖果说长大后要当总统。六年级时老师问他长大后要做什么,他说长大后要做科学家。在长大的过程中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才知道总统只有一个科学家也不太多。中学时写作文问长大后要做什么,想起母亲的叮咛,认为医生、律师收入高地位高就想做医生律师。高考时作文题目是长大后的志愿是什么,回想报名时候,心里毫无选择,志愿填了一百多。长大后才知道每个人其实差不多,才知道自己的志愿。随着成长知识扩展到事业,对事业了解得多了,我们才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 在30岁以前我们一直在探索,从30岁到40岁在工作上已经有基础,40岁到50岁是事业的冲刺阶段,50岁以后事业、工作比较稳定,大部分人到50多岁时考虑到退休后如何去生活。这是随着人的成长、发展而慢慢建立起来的。 其三,阶段性。(板书) (视课堂情况与时间,可简单介绍“职业生涯的6个必经阶段”,参见附录3) 其四,终身性。(板书) 其五,互动性。(板书)(受他人、环境、社会影响) (以上内容,教师可以临时做些解释与发挥。 2、职业生涯为什么要认真规划 教师启发: 生活中并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到底适合做什么,有4种人的存在让我们看到生涯规划多么重要。第一种人是经过探索、经过分析、经过生活的磨炼失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始终把握自己职业的发展;第二种是父母老师给找份工作,自己是不是适合没有好好想过;第三种是寻求方向型,不是特别清楚,但是知道命运应当把握自己手上,要去思考要去探索;第四种是迷失方向型,在大学里曾经对大学生做调查,超过40%的人迷失方向。 课堂活动——引入“学以致用”(P9) “已经参加了多次面试的中职生小刘总结面试失败的教训时说,我第一次参加面试的时候,领导问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什么打算。因为我从来没有规划过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一听到这个问题,心里就开始打鼓,脑子一片空白,就只能说:‘边做边看,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方向’。当时就隐约觉得自己没戏了,后来也的确就没有被录取。” “如果不做职业生涯规划,你离挨饿只有三天。” ——徐小平(中国职业生涯规划、人生设计专家) 让我们再看一个案例—— 王勇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始他想做一个软件工程师,因 15 讨论: 职业生涯 规划真的 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