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同步练习
同步测控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地近年来气候的变化规律是( )
A.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B.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D.海平面下降
解析:第1题,植物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植物的生长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植物生长越快,该树木年轮由里到外,依次是“疏—密—疏”,说明该树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温暖—寒冷—温暖的交替过程。第2题,M时期树木年轮变密,反映该阶段气温变低,故引起雪线下降,海平面下降。
答案:1.A 2.D
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以往因受冰封影响,航运有限。根据美国国家冰雪资料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北极海冰范围达到自卫星时代以来历史第二低水平,表明全球变暖的速度已超乎我们的想象。由于北极海冰大量融化,西北通道未来有望实现通航。结合下图,回答3~4题。
3.如果西北通道进入大规模商业运营阶段,下列国家经济受冲击最大的是( )
A.丹麦 C.巴拿马
B.日本 D.加拿大
4.根据北冰洋海冰的变化趋势预测,阿拉斯加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A.面临荒漠化的危险 B.落叶灌木林的面积增加 C.小麦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 D.土地开发利用价值下降
解析:第3题,如果西北通道通航,往来于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船只就不必再通过航程较远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经济收入将减少。第4题,全球变暖,北冰洋海冰减少,温带的范围向阿拉斯加高纬度扩展,会导致落叶灌木林的面积增加。
答案:3.C 4.B
5.(2012·湖南学业水平测试)我国科学家发现长江源冰川30年来退缩了约1000米。其主要原因是( )
A.臭氧空洞 C.酸雨 答案:B
6.(2012·山东省学业水平测试)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甲图)开幕。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
材料2:气候、石油、粮食的关系是近年来世界关注的问题(乙图)。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纤维加工成的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配备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
B.全球变暖 D.气候严寒
(1)丹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这里终年受________风带控制。
(2)哥本哈根提出到202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碳排放城市。从气候条件看,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以当地丰富的________资源为保障。
(3)选择填空(填写与序号相应的字母):乙图中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 A.二氧化碳大量排放 C.石油资源的短缺
B.森林破坏 D.人口增加
(4)2011年地球日。我国的活动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种符合时尚的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请列举你践行低碳生活的做法。(答出三点即可)
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 (2)风能 (3)A C
(4)①出行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工具;②尽量采用网络等通讯工具;③少用传真打印机;④少用纸巾,重拾手帕;⑤购物不用塑料袋;⑥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⑦少用空调;⑧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等。(答出其中3点即可)
课时作业
一、
选择题
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1~3题。
1.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
2.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冰川融化 C.海水膨胀
B.全球变暖 D.地面沉降
3.下列人类行为能缓解该“环境变迁”的是( )
A.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B.加强台风预报警报
C.提高城市化水平,降低农业人口比重 D.国际协作,开发清洁能源
解析:第1题,题干说明图示为某种“环境变迁”,结合图中发生“环境变迁”各地区的共同特征,即全部位于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可知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第2题,全球变暖是导致该“环境变迁”的根本原因。第3题,解决全球变暖一方面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清洁能源;另一方面要植树造林,增加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答案:1.A 2.B 3.D
读我国近5000年来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4~5题。
4.图中反映的信息表明 ( )
A.该图完整地反映了我国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状况 B.近5000年来,我国气温波动范围在4℃以内 C.公元前,我国有一次寒冷期,一次温暖期
D.从总体上讲,该图所反映的时间范围内,我国气温呈波动上升的趋势 5.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因而我国将来可能出现( )
A.1月份0℃等温线将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B.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小 C.冬小麦的种植区域将向南移 D.西北地区因蒸发加剧导致降水增加
解析:第4题,读曲线坐标图可得出答案。该图反映了我国历史时期的气温变化状况;公元前,我国有两次温暖期;该图所反映的时间范围内,我国气候温暖期和寒冷期交替出现。
第5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岛屿的面积将缩小。
答案:4.B 5.B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7.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A.澳大利亚 C.北非
B.西亚 D.中亚
解析:第6题,区域判断是解题关键,由图中图例读出各地区粮食产量的变化特点,得出结论。第7题,在几个地区中,西亚是粮食增产幅度最大的,说明降水量增幅最大。
答案:6.B 7.B 读下图,回答8~9题。
8.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将给我国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
A.我国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南移 B.农牧交错带将北移 C.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
D.该问题不会对全球乃至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答案:C
9.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是( )
A.向大气中排放的SO2大量增多,加强对煤的除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