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3 祖先的摇篮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3 祖先的摇篮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诗歌共有5小节。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我”真实的童年生活。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并与诗歌的开头相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了出来。21·cn·jy·com

学情分析

关于人类祖先和原始森林的话题,孩子们很感兴趣,教学时,可以从此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学生对于“祖先的摇篮”的理解有些困难,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提示。www.21-cn-jy.com

教学建议

1.识字时,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写字时,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教师可以结合学过的字,引导学生交流写字的方法。2·1·c·n·j·y

2.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注意诗歌中有的语句比较长,而且排成两行,教师应该通过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注意语句中的停顿。【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以画助读,展开想象。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想象,动手画画这美丽的摇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4.学习准确使用动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读好问句,学习准确地使用动词。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难点

1.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学习准确地运用动词。

3.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知道“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学习准确地运用动词。 难点

理解课文大意,知道“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三、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

先的摇篮”在哪儿吗?请看录像。(播放原始森林录像)21cnjy.com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21·世纪*教育网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4.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四、学生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的大意是什么? (4)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五、检查自学情况

1.同学们已经自学了课文,下面老师来看一看你们自学的情况怎么样。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自学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 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读。

(3)提出问题:你在自学课文时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学习动词。

读一读以下短语,注意加点的词语。再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带有动词的短语,读一读。 摘野果 采蘑菇 挖野菜 ...逗松鼠 捉蜻蜓 逮蝈蝈 ...看夕阳 赏明月 数星星 ...(1)齐读短语。

(2)分组讨论:加点的词语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3)教师提示:加点的词语都是动词,表示人做一件事时的行为、动作。 (4)学生可以演一演上面这些动词表示的动作。 六、初读课文,了解祖先的摇篮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几小节。

2.指名读课文第1小节,其他同学思考:祖先的摇篮是指什么?(指名说)

3.分组讨论:第1小节写了祖先的摇篮的什么特点? (写了祖先的摇篮很大。)

4.指导朗读,从中体会摇篮的大。 七、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的字,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2.指导学生注意书写。

“祖”的偏旁是“礻”,不要多写一点。

“摘、掏”的偏旁都是“扌”,右边笔画数较多,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能漏写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临写。 八、梳理板书

祖先的摇篮 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2.仿照课文第2、3小节说句子。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掏 赛 忆 啊 浓 望 蓝

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难点

1.仿照课文第2、3小节说句子。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复习导入

1.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相应的字卡。 2.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3.齐读课文。

四、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1)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再读课文,找一找有关句子,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为“祖先的摇篮”? (3)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 2.学习第2、3小节。

(1)同桌互读,说说我们的祖先在“摇篮”里有着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2)我们的祖先曾在这里做了些什么?(指名说)

(3)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范读第2、3小节,引导学生读好问句。 (5)学生练读第2、3小节。

(6)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第2、3小节。

(7)想一想,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3小节,说一说。(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3.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

(1)全班齐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苍苍茫茫”)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说一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保护环境) 4.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摇篮中会做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置身于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中,你会做些什么? 六、梳理板书

祖先的摇篮

摘野果 和野兔赛跑 掏鹊蛋 看蘑菇打伞 逗小松鼠 捉红蜻蜓 采野蔷薇 逮绿蝈蝈 原始森林 苍苍茫茫 七、教学感悟

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我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整堂课从课前学生的预习到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21教育网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3 祖先的摇篮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23祖先的摇篮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诗歌共有5小节。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idvt6itix036aw5tvxo0daes3y38300x4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