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卷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如果说美国的政府干预是摆脱1929年经济危机的良方,那么美国能够保持20世纪90年代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主要方法是 ( ) A. 继续政府干预 B. 寻找新的海外市场 C. 吸引投资

D. 寻找提高生产力的知识力量

2.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的经济理念是( ) A. 计划经济 B. 自由放任 C. 重商主义 D. 国家干预

3.1930年12月胡佛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其依据是( ) A. 重商主义经济理论 B. 新经济政策 C.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D. 国家政权干预经济思想

4.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 )

A. 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 B. 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 C. 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 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5.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实现经济复兴 B. 增加就业机会 C. 国家干预经济 D. 防止盲目竞争

6.经济学家诺思认为在制度创新之中,国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既包括积极的作用又包含消极的作用。他说过:“没有国家办不成的事,有了国家又有很多的麻烦。”下列经济思想与其主张

1

相符的是( )

A. A B. B C. C D. D

7.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法案在国会讨论时,反对者声称,如果它得到通过,子女就将不再赡养父母,工人也会辞工不干。有人甚至认为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的著作中抄来的。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新政措施是( ) A. 整顿财政金融 B. 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C. 成立农业调整署 D.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8.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降低物价

B.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C. 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 调节农业生产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

2

A. 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 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 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10.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材料中英美等国做法的共同目的是( ) A. 倡导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B. 促进世界市场的扩大 C. 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压力 D. 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11.不同的经济模式折射出不同经济学派的经济学说。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两大相互对立的经济学说——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他们( ) A. 看似相互矛盾但目的一致 B. 对国家干预经济看法一致 C.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始终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12.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胡佛总统的经历与此有关

B. 人们对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发泄 C. 人们对胡佛总统任职时福利政策的赞颂 D. 人们以此纪念胡佛总统

13.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混合经济”是指( ) A. 工业、农业和商业共同发展的经济 B.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经济

C. 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经济 D. 重工业、轻工业按比例协调发展的经济

14.20世纪60年代,英国制定了《旅游发展法》,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20%的补助。以下是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 ①增加了就业渠道 ①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3

①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①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15.1935年,美国政府颁布《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金的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行,实行存款保险。其初衷在于( ) A. 维护公民利益,缓和社会矛盾 B. 吸收社会存款,拉动内部需求 C. 保障银行信用,刺激经济恢复 D.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

16.在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这种“牛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A. 缓解社会矛盾

B. 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分化严重 C. 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来临 D.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17.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最能说明这次危机( ) A. 对经济的破坏十分严重 B. 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C. 引发了政治危机 D. 促进政府调整政策

18.胡佛总统在竞选时保证“每家锅里有一只鸡,车库里有一辆汽车”的美丽预言被粉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①在位期间发生了生产与销售矛盾的危机 ①采取国家干预政策的结果 ①分期付款方式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①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的结果 A. ①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4

19.美国学者指出,大萧条对此后半个世纪美国的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在里根上台后,“人们对大萧条的记忆淡化了”。这一结论主要基于里根政府( ) A. 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B. 开创了美国“新经济”时代 C. 以新自由主义思想为指导 D. 使美国走出了“滞胀”困境

20.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的生产率却增长55%。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①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①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①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运作机制时有调整,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30年代的美国、战后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70年代末的中国先后实施了社会改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所述的改革都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成功结合的例子,它们具体指什么历史事件或重大举措?其历史背景、作用上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

(2)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经济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分别出现怎样的特征?导致出现中国经济特征的历史事件有哪些?由此你得出什么启示? 2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耶金等《制高点》

材料二 2010年6月,德国柏林和斯图加特多达3万名示威者响应在野党、工会和社会组织的号

5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卷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如果说美国的政府干预是摆脱1929年经济危机的良方,那么美国能够保持20世纪90年代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主要方法是()A.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i9xt0xlom9d31q9p63i6j6mw9sjhs00dt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