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间接的成本。
⑥实质性影响和象征性影响。
(2)公共政策评估的主体:包括政府评估、民间评估 (3)政府评估不力的原因:
A许多政策仅具象征性的价值,而不具有实际的价值,政府机关
不热衷于对一项仅有象征性价值的政策做研究或评估的工作。
B政府机关对“证明”其政策的确发生了积极作用,有一种强烈
的既得利益感。
C政府机关对现行政策在组织上、财政上和心理上投下巨大的努
力,一旦发现政策难行,很自然地会对这种事实加以排斥。
D在政府机关里,例行公事比政策研究与评估更优先。
E做好政策评估工作,需要投入相当的经费、设备等政府往往不
愿将有限的资源用于这种工作以免影响其他政策的推行。
F评估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决定政策的目标是什么,每个人
对目标的看法不同,必然会产生矛盾,从而减低了机关的内聚力,为了避免机关内的冲突,政府机关多不愿做这项工作。
6、公共政策的终结:
(1) 原因:政策使命的结束;失误政策的废止;稳定的长效政策转化为
法律。
(2) 内容:功能的终结;机构的终结;政策本身的终结;计划的终结。 (3) 方式:政策替代;政策合并;政策分解;政策缩减。
(4) 公共政策终结的倡导者:包括政策反对者;既得利益者;改革者。 (5) 反对公共政策终结的原因:
①利益差别:包括既定概略的地位;既得经济利益。 ②习惯性:包括职业认同感;不安全感。
③认知:包括对政策终结缺乏必要的了解;对政策终结缺乏必要的
理解;
(6) 公共政策终结的策略:从政府策略的角度看,政策终结的关键在于
抑制阻力的非理性增长与爆发,而着眼点则在于增加政策终结反对者的利益可预期性,具体说来,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①政策终结时机的可预期性:政府终结政策的时机,一般来说有两
个可选择的方式:一种是突然启动式;一种是在正式启动前先制造政策终结的舆论,并在此基础上规划政策终结启动的日程表。两者各有利弊。
②政策终结过程的长短:政府对于终结政策的过程,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急遽式终结;一种是渐进式终结。
③正当利益补偿
④公共利益的正义感。
三、仿真试题
(一)单选:
1、从政策人分类角度来说人口政策、劳动工资政策属于( ) A政治政策 B经济政策 C社会政策 D科技政策 答案:C
(二)多选
1、某项市政工程在建设前,应该进行的方案评估包括的内容有( ) A方案效果的评估 B方案风险的评估 C方案价值论证评估 D可行性论证评估 答案:ABCD
第六章 行政执行 一、本章概述:
行政执行是行政管理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行为过程,它决定着行政管理和各
项政策能否得以顺利进行以及实施的结果。行政执行的各个环节是考生应该掌握的重点内容。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考生应该掌握行政执行的含义以及行政执行的环节行政沟通、行政协调、行政控制、以及行政行政监督的含义,并理解各个环节的主要内容。
二、知识要点:
(一)识记要点:
1、行政执行的含义:行政执行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的直接具体
的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过程,即通过执行、适用规范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实现行政决策目标,完成行政管理任务的全部行政活动和过程。
2、行政执行的原则
(1)忠实执行与灵活运用相统一的原则。 (2)果断迅速与注重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3)民扬民主与强调集中相统一的原则。
3、行政沟通的含义:是行政体系与外界环境之间,行政体系内部各部门之间、层次之间、人员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传递思想、观点、情感、交流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支持与合作,谋取行政体系和有序运转的一种管理行为或过程。
4、行政沟通的类型与模式(见要点理解)
5、行政协调的含义:是行政组织为了顺利地实现决策目标,而谋求自身统
一和谐,谋求自身各相关要素匹配调剂、协作分工的一种行为方式。
6、行政协调的类型与方式(见要点理解)
7、行政控制的含义:一般行政领导者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完成情况,纠
正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和目标实现的活动,它指向具体的行政管理过程。
8、行政控制的方式(见要点理解)
9、行政监督的含义:一般是指外部监督,是行政机关外部主体对行政机关
及其公务人员的公务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所进行的监察各督促。
10、行政监督的体系(见要点理解)
(二)要点理解:
1、行政执行的过程:三个阶段 (1)行政执行的准备阶段:
①制定执行计划活动:计划一般包括情况分析、指导思想、工作任
务、工作要求、工作方法、步骤与措施等腰三角形,涉及目标、人、财、机构、物、程序、时间、地点等要素。制定行政执行计划应遵循以下原则:民主集中制、量力而行原则、统筹原则、重点原则、弹性原则。
②一般准备活动:包括思想准备、组织与人员准备。
(2)行政执行的实施阶段:行政领导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指
挥、协调、监督和控制。
①指挥活动:行政执行中的指挥是行政领导者将已经确定的执行计划
通过命令、引导、沟通、监督等方式,切实落实到执行实践中去,实现执行活动目标的过程。
A、要实现有效的指挥必须做到:指挥要统一、指挥者必须拥有指
挥权力、指挥必须按层级体系进行。
B、指挥活动的主要方式有命令、引导、沟通和监督。
C、行政指挥的方式包括:口头指挥、书面指挥、会议指挥、现场
指挥。
②协调活动(具体内容见以下行政协调) ③监督活动(具体内容见以下行政监督) ④控制活动(具体内容见以下行政控制) (3)行政执行的总结阶段:
①总结的内容包括:对执行情况的检查、对执行情况的评定、对经验
教训的总结。
②总结的方法:集思广益、归纳演绎、上下结合。 2、行政沟通的类型: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这是按照行政组织的系统来进行划分
的。正式沟通是指依照行政组织的层级设置或组织的权力路线在明文规定的正式渠道里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非正式沟通是指不按组织结构中的正式沟通系统和方式进行的沟通,是一咱不为官方正式承认的信息传递活动。它对正式组织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作用。
(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 与平行沟通:这是按照沟通的方向进行划
分的。
上行沟通,也称为向上沟通,是指在行政组织工作中下级向上级汇报情况、反映意见、表达态度的程序,这种沟通由于角色地位感,容易产生心理距离及沟通障碍,在传统组织中一般不被重视,比较脆弱。
下行沟通,也称为向下沟通,是指在行政组织中,行政领导向下级传达组织目标、方针、规章、程序、通知等的过程。这是组织中最常见的沟通方式,传统组织结构更偏重于下行沟通,可以增进上下级之间的相互了解,并促进下级行政人员的参与感。
平行沟通,即行政组织内部同级之间或不相隶属的各单位之间的横向沟通程序,它可使办事程序简化、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并增强合作,能比较迅速地处理工作事务。
(3)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这是按照信息是否进行反馈来进行划分
的。
单向沟通是指发信者向接受者发出信息,发信者与接受者的方向和地位不变,双方不存在任何反馈的沟通过程。其优点是沟通快捷,发送信息的一方不会受到另一方的批评或挑战,可以维护行政领导的尊严,其缺点是沟通意见可能不一致,接受者对接受信息不能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只能一味执行,因此会带来挫折和抗拒心理。
双向沟通是指发信者和接受者的方向和地位不断反馈,双方进行信息交流,得到信息反馈的沟通过程。其优点与缺点恰恰与单向沟通相反。
3、行政沟通的模式:
(1)聚联式:其特征是存在一个沟通中心,沟通中心可以和任何其
他沟通点联系,其他各点彼此间无相互的沟通渠道。其优点是有利于形成行政权威,缺点是信息垄断,易造成行政专断。
(2)单联式:其特征是各个信息沟通点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成员
只能与其相信的两点相互沟通,而与其他点不发生联系。这种结构便于掌握信息沟通的幅度,但不利于形成行政权威。
(3)互联式:其特征是每个沟通点都可以和其他所有的点发生联
系,各类信息可互相沟通,没有信息中心。其优点是增加透明度,促进民主行政,缺点是信息流失严重,易贻误时机,容易泄露机密。
4、行政协调的类型:
(1)从协调对象上看,分为对事的协调与对人的协调。 (2)从协调的范围看,有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之分。
(3)从协调的内容上看,有认识性协调与利益性协调。认识性协调
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合情合理的讲解叙述,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循循善诱的工作方法。利益性协调必须明确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的关系,明确长远利益、全局利益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关系。
(4)从协调的性质上看,可分为促进式协调与纠偏式协调。 (5)从协调的方式上看,可分为合作式协调与应变式协调。 (6)从协调的途径来看,可分为会议协调与非会议协调。 5、行政协调的方式:
(1)主体合流法。当参加协调发展的各方各有主见、互不相让时,协
调者 以比较正确的一方或几方的意见为主,以他方的意见为从,通过沟通协商,限制并压缩相左的成分,使他方意见基本统一到主导一方的意见上来。
(2)中间数法。对于非原则的问题的协调,尤其是对于利益分配上的
协调,在不伤害有关各方积极性的前提下,协调者可以折中处理,以“中间数”进行裁定,实现各方都能接受的权利再分配。
、 (3)冷处理与热处理法。在双方各抒已见、互不相让,争论激烈的情
况下,如果事情不是很紧迫,可考虑把问题暂时搁置,等待双方冷静下来时再进行沟通,如果事情比较紧迫,以行政手段裁定。 (4)当面表态法。有的问题工作难做,尤其是在碰到时间紧、任务重、领导忙不过来的情形下可以召集会议,让有关各方面对面磋商,明确目的,当面表态。
(5)谈心法。个别问题一般只牵涉到个别人或个别单位,故不便行
文,也不需要召开会议,这时可以采取个别谈心的方式。
(6)跟踪处理法。扯皮常常被视为典型的协调难题,需要有针对性
地实施跟踪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