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七、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
一、评价范围
本项目为使用II类射线装置项目,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中“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应用项目的评价范围,通常取装置所在场所实体屏蔽物边界外50m的范围(无实体边界项目视具体情况而定,应不低于100m的范围)”的要求,本项目划定评价范围为距离设备使用中心周围100m区域。
根据本项目移动放射性辐射特点和应用要求,以设备使用时的具体监督区边界为准。划定情况见附图二。
二、保护目标
本项目为移动探伤项目,探伤地点选择时要求评价范围即监督区范围内不得有公众成员活动(开展探伤活动时进行清场)。因此本项目主要考虑现场仪器辐射对现场操作人员及在现场周围活动的公众成员可能造成的影响。评价目的:
1、对项目周围地区环境质量、环境辐射现状进行调查,评价该地区辐射环境状况;2、评价项目在营运过程中对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所造成的辐射影响以及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
3、评价辐射防护措施效果,提出减少辐射危害的措施,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提供依据;
4、通过项目的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为使用单位保护环境和公众利益给与技术支持;5、对不利影响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治措施,把辐射环境影响减少到“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三、评价标准
1、国家标准限值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任何工作人员所接受的职业照射水平不应超过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实践使公众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年有效剂量,1mSv,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
162、行政管理限值
根据《云南省环保局关于<在辐射安全许可工作中确定电离项目辐射安全管理限值请示>的复函》(云环函[2006]727号)规定,单一项目取《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四分之一,即:职业照射个人受照剂量管理限值取5mSv/a,公众照射个人受照剂量管理限值取0.25mSv/a。
3、《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
标准中3.1.1.5款规定:X射线装置在额定工作条件下,距X射线管焦点1m处的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应符合如下要求:
表7-1管电压,kV<150150~200>200X射线管头组装体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mGy/h<1<2.5<54、X射线现场探伤作业分区设置要求
(1)探伤作业时,应对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并在相应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2)一般应将作业场所中周围剂量当量率大于15μSv/h的范围内划为控制区。如果每周实际开机时间明显不同于7h,控制区边界周围剂量当量率应按式(7-1)计算:
??100K
t(7-1)
式中:
?—控制区边界周围剂量当量率,单位为微希沃特每小时(μSv/h);K
t—每周实际开机时间,单位为小时(h);
100—5mSv平均分配到每年50工作周的数值,即100μSv/周。
(3)控制区边界应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X射线区”警告牌,探伤作业人员在控制区边界外操作,否则应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
(4)现场探伤作业工作过程中,控制区内不应同时进行其他工作。为了使控制区的范围尽量小,X射线探伤机应用准直器,视情况采用局部屏蔽措施(如铅板)。
(5)控制区的边界尽可能设定实体屏障,包括利用现有结构(如墙体)、临时屏障或临时拉起警戒线(绳)等。
(6)应将控制区边界外、作业时周围剂量当量率大于2.5μSv/h的范围划为监督区,并
17在其边界上悬挂清晰可见的“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告牌,必要时设专人警戒。
(7)现场探伤工作在多楼层的工厂或工地实施时,应防止现场探伤工作区上层或下层的人员通过楼梯进入控制区。
(8)探伤机控制台应设置在合适位置或设有延时开机装置,以便尽可能降低操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5、《500kV以下工业X射线探伤机防护规则》(GB22448-2008)(1)关于移动式工作的控制区的相关规定
标准4.2.2节中明确:在用移动式X射线机进行检测工作时,按每周总接通时间7.5小时计,控制区内有效剂量率不应大于40μSv/h,大于40μSv/h应取得监管部门的同意。控制区的边界要有标志,并进行监控。工作人员应在外界外操作,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应采取措施如利用铅屏蔽,使移动式X射线仪器的工作控制区应限制在尽可能小且适度的范围内。在设立控制区时,应按下列步骤:
a)估计控制区的范围;b)确定控制区的边界;c)标明控制区。
不允许在接通X射线机后用测得的剂量率来确定控制区边界。在第一次工作开始前要根据估计和经验划定并标志出控制区边界。在第一次工作期间要借助剂量率测量仪进行检测或修正。应用绳索或条带来隔离或由保安人员阻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控制区。所有入口应用警戒牌标明,现场的监视人员应配备有射线监测仪器。应委托专门人员在X射线辐射场前指路。
(2)关于移动工作场所的监督区的相关规定
标准4.3.2节中明确在控制区外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25μGy/h的区域为移动工作场所的监督区。
6、本项目防护距离设置情况
结合项目情况,本项目将作业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大于15μSv/h的范围内划为控制区,将控制区边界外、作业时周围剂量当量率大于2.5μSv/h的范围划为监督区。范围图见附图二。
7、本项目辐射剂量管理限值
综合考虑GB18871-2002与GBZ117-2015、云环审【2006】727号,本项目管理目标为: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不超过5mSv,公众年有效剂量不超过0.25mSv。
18表八、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一、项目地理和场所位置
云南电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云南省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大西路105号,公司四周均为云电科技园的绿化及园区道路。项目探伤机贮存室位于1楼118设备间,具体见图8-1、8-2。
图8.1项目地理位置图地理位置图
图8.2项目所在办公楼及设备间位置示意图二、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
本项目为使用II类射线装置,根据本项目工作原理及特点,项目运行期间主要的环境污染为X射线装置在工作状态下发出的X射线电离辐射污染,其对环境空气、地表水质量、声环境影响较小。故本项目在进行现状调查时,主要调查X射线探伤房及周围环境的X-γ辐射剂量率,对环境空气、地表水质量、声环境只进行了简单现状调查。
191、环境空气现状
根据昆明市环保局发布的《2024年度昆明市环境状况公报》,2024年度昆明主城五区设有空气自动监测站7个,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总体达二级标准,全年有效监测365天,按AQI指数评价,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61天,轻度污染4天,优良率为98.90%。
2、地表水环境现状
根据昆明市环保局发布的《2024年度昆明市环境状况公报》,2024年昆明市纳入国家考核的23个地表水断面中,II类3个,占13.0%;III类11个,占47.8%;IV类3个,占13%;V类2个,占8.7%;劣V类4个,占17.4%。与2017年相比,II类水质断面比例持平,III类上升13个百分点,IV类下降17.4个百分点,V类上升4.3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比例保持不变。
其中,滇池全湖总体水质类别为I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7.7,营养状态为轻度富营养,与2017年相比,水质类别上升一个级别,综合营养指数下降11.4。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昆明市环保局发布的《2024年度昆明市环境状况公报》,2024年昆明主城区噪声功能区中:1类区(居民文教区)年平均等效声级昼间值为49.1分贝(A)、夜间值为41.3分贝(A);2类区(混合区)年平均等效声级昼间值为54.3分贝(A)、夜间值为47.8分贝(A);3类区(工业集中区)年平均等效声级昼间值为56.6分贝(A)、夜间值为52.0分贝(A);4类区(交通干线两侧)年平均等效声级昼间值为69.4分贝(A)、夜间值为65.9分贝(A)。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评价,除交通干线夜间年平均等效声级值未达标外,其他功能区年平均等效声级昼间值均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本项目位于2类区,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辐射环境现状
根据《云南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分析》(云南省科技出版社1992年11月)云南省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室外在(5.8-127.6)nGy/h,室内在(10.9-157.3)nGy/h。
根据《2024年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2024年云南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涵盖环境辐射洗后剂量率、空气、土壤、水体、电磁辐射五大类。建设在昆明市、德宏州、临沧市、保山市等地的4个辐射监测自动站连续伽马(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含宇宙射线响应值)全年均值范围为76.2~120.9nGy/h。2024年全省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