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的成果,但存在着三次产业间结构失衡、第二产业内部实际高度化不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的普遍规律;接着辩证地论证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理论上体现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旺盛的生命力及其时代价值;最后依据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并结合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一些肤浅的建议举措,以期能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业结构升级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肯定我国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的同时,指出“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1]。当前,我国正面临着迫使产业结构升级的各种压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进行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过程的伟大成果,其对于我国正在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其实质是社会化大生产按比例发展的问题,其
中内涵、外延扩大再生产理论和生产过剩理论都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问题有着启示性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在古典经济学家对社会再生产问题所作的片段理论探索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以社会总产品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使用价值分为生产资料(Ⅰ)和消费资料(Ⅱ)两大部类,根据价值构成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个组成部分的两大理论前提下,运用必要的抽象力,通过分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两种方式,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的普遍规律。
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从年总产品出发;中心问题是考察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如何同时实现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和单个资本再生产运动相比,它不仅包含预付资本运动,而且包含剩余价值运动;不仅包含生产消费,而且包含生活消费;不仅包含资本流通,而且包含一般商品流通。因而,在单个资本再生产运动中,作为外部条件的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即狭义的流通过程中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可以假定它们顺利而正常地实现。但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中,这些条件,却由外部条件转化为内部因素,成为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物质基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的核心问题是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的实现问题。而这两方面的关系,又是以实物替换
为基础。从简单再生产来看,就是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如何替换上,已消耗掉的消费资料如何替换上。在进行实物替换时,价值组成的各个部分也必须相应地得到补偿。只有实物上和价值上都得到替换和补偿,简单再生产才能实现。扩大再生产是在简单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上进行的。第Ⅰ部类要进行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就不能全部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而去和第Ⅱ部类相交换,必须有一部分转化为积累。这样剩余价值即M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仍作为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以M/X代表);一部分用作积累(即M-M/X)。而积累又必须按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追加不变资本(以ΔC代表);一部分作为追加可变资本(以ΔV代表)。由于M有一部分留作本部类的积累,不能再和第Ⅱ部类去交换,因此Ⅰ(V+M)>ⅡC。这两个公式正是表明了进行扩大再生产要有追加生产资料和追加消费资料这个物质基础。
3.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无论是简单再生产,或是扩大再生产,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必须按一定比例,经过相互交换,才能全部实现。交换关系有三种情况,马克思称为三大要点:①ⅠC或Ⅰ(C+ΔC),是通过第Ⅰ部类内部相交换而得到实现;②Ⅱ(V+M)或Ⅱ(V+ΔV+M/X),是通过第Ⅱ部类内部相交换而得到实现;③Ⅰ(V+M)=ⅡC或Ⅰ(V+ΔV+M/X)=Ⅱ(C+ΔC),是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交换而得到实现。
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内部的交换关系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关系,都是按一定的比例实现的。这些比例关系就其内在联系之中,主要有: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关系;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关系;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的关系;简单再生产和扩大
再生产的关系;内含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关系;等。
4.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两大部类的平衡关系。社会生产,从不断反复、不断更新的过程来看,简单再生产最基本的实现条件是Ⅰ(V+M)=ⅡC。这个实现条件所体现的两大部类之间平衡关系的内在要求是:①价值平衡:第Ⅰ部类当年可变资本价值加剩余价值必须和第Ⅱ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相平衡;②实物平衡:第Ⅰ部类当年生产的相当于新劳动量的生产资料必须和第Ⅱ部类已消耗掉的相当于旧劳动量的生产资料相平衡;③价值和实物之间的平衡:第Ⅰ部类当年购买消费资料的支付能力必须和第Ⅱ部类所提供的商品量相平衡,第Ⅱ部类当年购买生产资料的支付能力必须和第Ⅰ部类所提供的商品量相平衡。
由这个最基本的实现条件,还可以导出其他实现条件,即: Ⅰ(C+V+M)=ⅠC+ⅡC
Ⅱ(C+V+M)=Ⅰ(V+M)Ⅱ(V+M)
这两个实现条件各自也都包含着价值平衡和实物平衡,以及价值和实物之间平衡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理论本身的科学性,这些原理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实践性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践也可以检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但是用19世纪创立的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指导21世纪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本身就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而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践来检验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更需要认真对待。
通常,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升级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按照其演进规律和产业发展的内在推动,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一般包含两方面的内容:①是根据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发展理论,指的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部门表现出来的变动趋势,即第一产业(农业部门)占有优势比重逐渐发展向第二产业(工业部门)、第三产业(服务业部门)占有优势地位变动;②是发生在三大产业内部的产业由低劳动生产率向高劳动生产率,由低端产业向中端产业、高端产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变化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978年~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改革的侧重点是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顺利推进,农业生产力获得了很大的解放,产业结构也相应地表现为第一产业增长较快,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稳步发展。1985年~2002年,我国产业结构协调发展,随着改革的侧重点由农村转移至城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一阶段是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大幅增长。2003年以后,随着我国重化工业的高速发展,第二产业比重迅速增长,第三产业则稳中有降。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迫使产业结构升级的各种压力。企业生产的各项成本不断上升,主要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资源和能源成本、生态环境成本和知识产权成本等都在上升;部分产品的国内市场正日趋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