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课程知识
?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手段。它体现了郭嘉从数
学教育与教学的角度,对初中阶段学生实现最终培养目标的整体规划。 影响初中数学课程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数学学科内涵 :(1)数学科学本身的内涵(数学的知识、方法和意义等) (2)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学科的内涵
②社会发展现状: (1)当代社会的科学技术、人文精神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与素养等 (2)生活变化对数学的影响等
(3)社会发展对公民基本数学素养的需求。
③学生心理特征:初中数学课程是针对初中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而设置的,因此学生的心理特征必然会影 响着具体的课程内容。
(1)适龄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征
(2)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环境背景(已有的个人基础) ? 初中数学课程性质
① 基础性 (1)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应当有大量的内容是未来公民在日常生活 中必须要用到的。
(2)初中阶段的教育是每①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基础教育阶段,它将为 其后续生存、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3)由于数学学科是其他科学的基础,因此数学课程内容也是学生在 初中阶段学习其他课程的必要基础
②普及性 (1)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当在适龄少年中得到普及,即每①个适龄 的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学习
(2)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应当能够为所有适龄学生在具备相应学习条件 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掌握 ③发展性 (为谋求明日的发展而设置) ? 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表现
①课程内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3、应促使学生自主地发展 ②课程内容:
(1)本身要反应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
(2)构成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3)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现实,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
(4)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 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5)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③教学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同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④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⑤技术与数学课程
(1)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辅助性工具,包括在探究学习对象的性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等活动中。
(2)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从事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辅助工具。
(3)将计算机等技术作为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辅助性工具。
? 初中数学课程目标可分为: ①总体目标(内容):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
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等
基本技能:基本的运算、测量、绘图等技能 基本思想:抽象、推理、建模 基本活动经验
②学段目标 (初中) 体现总体目标
1、知识技能:(1)过程性目标
①经历代数抽象与建模过程
②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
③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 (2)结果性目标
掌握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及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2、数学思考:目标:(1)建立符号意识
(2)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 (3)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4)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5)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表达地自己的想法 (6)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3、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4)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5)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4)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 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的关系:总体目标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终极目标,学段目标是总体目标的细化和学
段化
? 数学课程核心概念
数感:关于数和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符号意识(代数符号、几何符号)
能够理解并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变化规律;能够使用符号进行运算、推理,表达数学关系等。 空间观念
几何直观: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洁、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
问题的思路,并预测结果。
数据分析观念
主要包括:知道数据中蕴含着信息;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再
通过对数据做必要的分析才能够给出合理判断,也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而且经过正确的数据分析所得到的结果虽然合理,但也可能是错误的。 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
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推理能力
(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 核心)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合情推理: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
演绎推理: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
模型思想:是实现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要点
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
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 应用意识
1、要有意识得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2、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
法予以解决。
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需要从两个方面予以落实
1、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学习过程中实施“从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而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2、在理解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用数学”的环节——让学生有意识地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释现实 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相应的问题。
创新意识:初中阶段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创新意识的核心在于“独特”、“新颖”、“个性化”
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 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这表明:“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归纳—猜想—验证”等活动方式 是创新意识形成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学实施的主要关注点。
? 初中数学课程内容标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 实践与综合课程领域与其他三个领域有着明显的不同:
从学习对象而言:没有引入新的内容,但是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应用性,注意 数学的现实背景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从学习目标而言:较少关注最终获得的具体结果,而更强调关注过程; 从学习方式而言:追求①种基于个人思考的“合作交流”
实践与综合的课程内容:
1、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一些已知现象(包括数学的、非数学的)、数学探究活动的过程
和活动过程中发现进一步的问题。
2、探究的能力与方法——能够有效使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探究一个现象(对象)中存在的
数学规律或结论,能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
3、抽象的能力——能够分析不同背景问题情境中蕴含的数学本质特征,并且用适当的数 学符号、模型表
达相应的数学关系、数学规律
4、合作交流的能力——能够了解他人对问题的想法、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
能够与他人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 实践与综合的课程实施要点:
1、突出重点
2、强调“综合应用”
3、以探索为主线:实践与综合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要求:1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并且在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得应用已知的信息,而
是对信息进行加工,重新组织若干已知的规则(或条件),形成新的高级规则,用以达到目标; 2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包括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等,以利 于其创新意识的发展,同时,更为关注对学生数学思维方法、数学能力的培养。
? 实践与综合的教学特点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 初中数学课程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①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这样的发展不仅在于帮助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
能,更应当促进他们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整体协调发展。 ②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