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灵之门完全打开】 打开自己的心灵之门
【把心灵之门完全打开】 打开自己的心灵之门
心灵健全的人心灵是高度开放的,他们能够做到对自己开放、对世界开放、对他人开放、对知识和灵性的存在开放。而心灵残缺的人却正好相反,他们将自己牢牢封闭起来,或半开半掩,他们以假面目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将真实的自我扼杀了。
一个姓庄的小姐几年来一直接受我的治疗。经过我和她的共同努力,她的抑郁症状最后完全被控制住了,于是,她重新回到了学校,开始了大学生活。庄小姐回到大学,回到同学们中间,按理说是一件欣喜的事情,然而,庄小姐每天都感到焦虑不安,压抑痛苦。不久,她的抑郁症就复发了,而且还混合着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庄小姐不得不办了退学手续,永远告别了大学校园。那么,庄小姐回到大学校园之后为什么会感到焦虑不安呢?原因是她担心同学们知道她曾经患抑郁症这件事。庄小姐想极力地掩饰这一事实,为了不让同学们知道这件事,她整天想着法子给同学们做好事,帮助同学。但她这样做却不是出于真正的爱心,而是想赢得“你不是一个神经症”的赞誉。这样,她的内心便有了冲突,便不得不焦虑抑郁,最后导致她精神抑郁症复发。在了解到庄小姐精神抑郁症复发的原因之后,我在想:假如庄小姐回到校园之后能够大胆主动地向同学们说:“我不幸得了抑郁症,但又幸福地好了,我很高兴回到你们中间,我相信你们会欢迎我回来,我不要再住在那个讨厌的精神病院。”这样,她的同学不仅不会嘲笑她,歧视她,反而可能因为她的真诚而受感动,与她建立起更加信赖的关系。但是,庄小姐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原因是她在封闭自我,她不愿意向别人开放自我。 我相信,几乎所有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人都会和我一样有这么一个认识:封闭自我必然导致心灵生病。为什么说封闭自我会导致心灵生病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封闭自我会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不真实,越来越模糊不清,越来越狭小甚至消失。不仅如此,封闭自我还容易使自己对外部世界产生歪曲的认识。 封闭自我的动机何在?封闭自我无非是拒绝外部世界、拒绝他人的一种傲慢态度。封闭自我者无非是想通过封闭自我而切断与他人以及外部世界的关系,将世界变成自我,将自我看成世界。这的确是一种可怕的傲慢,一种披着谦逊外衣
1
的傲慢。从表面上看,封闭自我者看起来似乎很自卑,有点顾影自怜,而事实上,在他们自卑的下面,是顽固的自大,自大到整个世界只有他一个人的存在。 心灵健全的人始终能够将他们的心灵之门完全彻底的向外部打开,他们很少有所谓的个人隐私。打开心灵之门,这是一种可贵和有益的谦卑态度。什么是谦卑呢?谦卑一词的真正涵义是“灵里虚空”或“灵里一贫如洗”,而绝不是让你虚情假意地在别人面前表现你的卑贱。谦卑的前提是对人对己的完全真诚。没有真诚,谦卑便不可能从心灵中产生。谦卑不仅表达着一个人内心的真诚,并且还表达了这么一层意思――“我愿意接受外部世界,接受别人,并且愿意舍己。”而心灵封闭的人则不仅拒绝外部世界,拒绝别人,而且抓住自己不放,不愿意做出半点牺牲。用自己塞满自己,吐出来的气再吸进去,这就是封闭自我的真实情况。
“灵里虚空”就是将狭隘的自我扫地出门,给心灵腾出最大的空间,让新鲜的东西都进来占领你的心灵。你不要怕你的心灵被占领,因为凡是进入你心灵的东西都归你所有,都将为你所占有。“灵里虚空”表达的是自我对外部世界、对宇宙万物、对真理的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实际状况。“灵里虚空”必然创造出灵里富有,而不会造成灵里贫乏。我们必须承认这么一个事实:我们每一个人心灵原本是贫乏的,几乎是一无所有,我们是通过开放心灵才使心灵变得丰富起来,假如我们再去封闭心灵,心灵就会重新变得贫乏。
心理疾病患者几乎都是怀疑主义者,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持怀疑态度,他们不相信别人,当然也不相信自己,他们一生都在确定,但最终什么都确定不了。那么是他们的心理问题造成了他们的怀疑,还是他们的怀疑造成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呢?我认为是后者,因为怀疑本质是一种拒绝外部、封闭心灵的表现,它只不过是变了花招罢了。
开放心灵,首先意味着要对自我开放。对自我开放就是对自我诚实,完全接纳自己的历史、优点、缺点和局限性,而不是有选择地接受。一旦实现了对自我的开放,人便迈出了心灵成长最坚实的第一步,继而便能够自然而然地向他人开放。我们向他人开放,意味着我们愿意接受别人的独特性,愿意接受别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并且愿意把别人作为学习对象,积极地从别人的知识和经验中汲取灵性的养料。只要我们向他人开放了自我,我们就能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而
2
且能够享受人际关系带给我们的快乐。开放心灵,不仅包涵着对人的开放,还包涵着对宇宙万物及灵性的开放。我相信,只有当一个人彻底地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界、对灵性开放之后,他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人,他才能发展他全部的人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