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训练:大气受热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读我国某城市四种下垫面不同日期地表气温均值对比图,回答1—3题。
1.推测①②③④最可能分别为[来源:学科网ZXXK]
A.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水体 B.城镇建筑用地、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 C.水体、植被覆盖地、裸地、城镇建筑用地 D.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 2.2010年3月4日,四地气温均值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台风影响 B.阴雨天气 C.湿度较大 D.天气晴朗 3.同一天不同下垫面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力性质 B.正午太阳高度 C.地形 D.天气
武汉农业气象站对武汉城郊冬季不同天气条件下某塑料大棚内外气温进行了逐时对比观测。下图为该气象站根据观测数据绘制的2月温度日变化曲线图,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为阴天和晴天两种天气条件下大棚内、外气温日变化曲线。读图完成4—6题。
4.表示该地2月晴天大棚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晴天大棚内气温 B.阴天大棚外气温 C.晴天大棚外气温 D.晴天大棚内气温
6.常见大棚蔬菜生长的适宜温度大部分为23~28℃,上限温度为35℃。2月,该地菜农需揭膜降温的时间段是
A.5~7时 B.11~15时 C.18时前后 D.24时前后
2024年1月初至2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强降雪导致这些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群众和车辆出行受阻。但冬天的降雪对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就是具体表现。据此回答7—8题。
7.上述谚语最适用的省区是
A.黑、吉 B.新、湘 C.豫、晋 D.冀、赣
8.关于冬雪对越冬作物的好处描述正确的是
A.冬雪覆盖地面时可以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
B.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保温作用 C.冬季部分积雪融化,缓解了一年中主要的旱情
D.覆盖的冬雪融化后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每年早春季节,江苏某茶园的茶叶极易受逆温而引起冻害。下图为该茶园为防止冻害装的风扇。据此完成9—10题。
9.该茶园早春冻害发生最严重的时间段最有可能为
A.4:00—6:00 B.8:00—10:00 C.12:00—14:00 D.18:00—20:00 10.在茶园中装上风扇能够起到防冻作用的原因是
A.增强吸收太阳光 B.加大空气对流 C.增强大气逆辐射 D.产生温室效应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 c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12.下列与材料中点燃柴草防止霜冻原理相同的是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B.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C.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D.高原上的人皮肤较黑
下图为我国某大湖气象综合观测站多年平均气温统计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该湖泊可能是
A.青海湖 B.鄱阳湖 C.长白山天池 D.滇池 14.该气象综合观测站
A.12月最低气温高于﹣15℃ B.最低气温出现时刻与昼长有关 C.6月最高气温不高于14℃ D.最高气温出现时刻与昼长有关
(2015年浙江卷)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15—16题。
15.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16.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取地膜覆盖的方式栽培作物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预防病虫害等方面。结合下图回答17—18题。
17.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左图),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加了太阳辐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18.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右图),其主要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二、综合题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柴达木盆地是巨大的山间断陷盆地,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今天的柴达木盆地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气温变化剧烈。下图为柴达木盆地局部区域图。
说明柴达木盆地夏季气温日变化剧烈的原因。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减少冻裂,安全越冬。近日,某城市绿化部门对城区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
试利用热力作用原理解释树木涂白防冻裂的原因,并概括城区行道树涂白的其它作用。
【答案】1.C 2.D 3.A
【解析】1.图中①地表气温最低,比热容最大,最可能是水体,A、B错;②表示植被覆盖地,气温较低;③表示裸地的气温较高,④表示城镇建筑用地多是水泥地面,比热容最小,气温最高,C对、D错。故选C。
2.结合上题分析,四地的下垫面不同,2010年3月4日,四地气温均值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天气晴朗,水体升温慢,其它地面升温快,建筑用地升温最快,导致差异大,D对;台风影响多暴雨天气,阴雨天气、湿度大,温差较小,A、B、C错。故选D。
3.同一天不同下垫面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不同下垫面的热力性质不同,A对;同一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地形、天气没有明显差异,不是主要因素,B、C、D错。故选A。 【答案】4.D 5.B 6.B 【解析】
4.大棚起到温室的作用,棚内气温高于棚外,晴天气温高于阴天。表示该地2月晴天大棚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丁,D对。甲是阴天时棚外气温,气温最低,A错。乙是阴天时棚内温度,B、C错。
5.根据前面分析,晴天时气温高于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天时,A、C错。阴天时棚外气温最高值比棚内低,最低值比棚内高,气温日较差最小,B对。阴天时棚内气温日较差略大,D错。
6.常见大棚蔬菜生长的适宜温度大部分为23~28℃,上限温度为35℃。从纵轴35℃刻度处做水平线,与棚内气温温曲线相交,从交点处做垂线,与横轴交点,判断时间。2月,该地菜农需揭膜降温的时间段是11~15时,B对。A、C、D错。 【答案】7.C 8.B
【解析】7.“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谚语反映了该地以种植冬小麦为主,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中的暖温带地区,据此结合选项选C。
8.冬雪覆盖地面时是隆冬季节,此时害虫尚未活;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类似棉被的保温作用;一年中主要的旱情出现时间可能在春、夏甚至秋,但冬季因越冬作物基本不生长,旱情并不严重;覆盖的冬雪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也不能提高土壤肥力。故选B。 【答案】9.A 10.B 【解析】
9. 日出之前,逆温最严重,加上一天之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易发生冻害。春季一般6:00之前日出,A正确。
10. .风扇转动可加大空气对流,加强热量交换,将高处相对温暖的空气吹向茶园,也可阻止上层冷空气下沉,从而起到防冻害作用。B正确。增强吸收太阳光、增强大气逆辐射、 产生温室效应与风扇无关,A、C、D错误。 【答案】11.B 12.A 【解析】
11. 结合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图示可知:a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射向大气,故判断为地面辐射;c由大气射向地面,判断为大气逆辐射。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发出辐射的物体气温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b为地面长波辐射主要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c为大气逆辐射主要受云量的影响,故本题选B。 12. 燃烧柴草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加强了大气逆辐射(a),把大部分能量还给了地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A对;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大气的散射作用,B错;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是云层的削弱作用,C错;高原上的人皮肤较黑是太阳紫外线辐射强,D错。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