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习题总结
一、填空
1.食品的污染按其性质可分成(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三大类。 2.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昆虫及(病毒)的污染。
3.化学性污染主要包括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接触食品时溶入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及掺假、制假过程中加入的物质。
4.在常见的食品细菌中,(假单胞)菌属是食品腐败性细菌的代表。
5.霉菌产毒的条件主要包括(基质)、(水分)、湿度、温度以及空气流通情况。
6.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是都有(二呋喃环)和香豆素,在紫外线照射下都发生(荧光)。 7.动物实验表明,赭曲霉毒素A中毒的靶器官为(肾脏)和(肝脏)。
8.目前已知在谷物中存在的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主要有(T-2毒素)、二醋酸藨草镰刀菌烯醇、(雪腐镰刀菌烯醇)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9.玉米赤霉烯酮可表现出(生殖系统)毒性作用。猪为敏感动物。该毒素主要污染(玉米),其次是小麦、大麦、大米等粮食作物。
10.在食品腐败变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细菌、(酵母)和(霉菌),尤其是细菌更占优势。 11.脂肪分解的早期主要是脂肪的(过氧化值)上升,其后由于形成各种脂酸而使(酸价)升高。 12.常见的食品保藏方法有化学保藏、(低温保藏)、高温保藏、干燥保藏和(辐照保藏)。 13.奶的消毒方法有:巴氏消毒法、(超高温消毒法)、煮沸消毒法和蒸气消毒法。 14.食品冷冻过程的原则是(急速冷冻)和(缓慢融解)。
15.食品的高温灭菌方法有(巴氏杀菌法)、高温杀菌法、超高温杀菌法和(微波加热法)。
16.在食品中常见的细菌称为食品细菌,其中包括(致病性细菌)、相对致病性细菌和(非致病性细菌)。 17.我国食品卫生标准(GB 2762-1994)规定鱼和其它水产品中汞容许限量为(≤kg )。 18.镉中毒主要损害人体的(肾脏)、(骨骼)和消化系统。
19.食品中砷的毒性与其存在的形式和价态有关,有机砷的毒性(小于)无机砷,三价砷的毒性(大于)五价砷。
20.按其分子结构,N-亚硝基化合物可分成(N-亚硝胺)和( N-亚硝酰胺)二大类。
21.食品中的杂环胺类化合物主要产生于高温加工过程,尤其是(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品更易产生。
22.食品中的PCDD/Fs主要来自于(环境)的污染,尤其是经过生物链的富集作用,可在(动物性食品)中达到较高的浓度。
23.物理性污染物可分为两类,分别是(污染食品的杂物)和(污染食品的杂物)。 24.急冻是指食品的温度在( 30 )分钟内迅速降至大约(-20℃)的过程。 25.通常将含水量在(15% )以下或aw值在~ )之间的食品称为干燥食品。
26. 聚苯乙烯的主要卫生问题是(单体苯乙烯)及甲苯、乙苯和异丙苯等杂质具有一定的毒性。
27.多环芳烃(PAH)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食品化学污染物,其中(苯并(a)芘)系多环芳烃的典型代表。 二、单选题
1.有机磷农药的主要急性毒性为( A )。
A 抑制胆碱脂酶活性 B 致癌性 C 血液系统障碍 D 肝脏损害 2.水俣病是由于长期摄入被( D )污染的食品引起的中毒。 A 金属汞 B 砷 C 铅 D 甲基汞
3.骨痛病是由于环境( B )污染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的人体慢性中毒。 A Hg B Cd C Pb D As 4.对有毒金属铅最敏感的人群是( B )。 A 老人 B 儿童 C 男性 D 女性
5.食品中可能出现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 A )。 A 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 B 有机物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 C 无机物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 D:放射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环境污染 6.N-亚硝基化合物可对( C )产生致癌性。 A 一种动物 B 大鼠、小鼠 C 多种动物 D 猴
7.肉、蛋等食品腐败变质后有恶臭味,是食物中( C )成份分解而致。 A 脂肪 B 碳水化合物 C 蛋白质 D 纤维素 8.肉及肉制品发生腐败变质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A 微生物污染 B 农药残留 C 使用亚硝酸盐 D 加工方法粗糙 9.砷的急性中毒多是由于( B )引起的。
A 污染 B 误食 C 食品添加剂 D 三废处理不当
10.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烧烤或熏制的动物性食品中B(a)P的含量应( C )。 A ≤ 10μg B ≤10μg/kg C ≤ 5μg/kg D ≤ 1μg/kg 11.苯并(a)芘化学结构是由( C )。
A 三个苯环构成 B 四个苯环构成 C 五个苯环构成 D 六个苯环构成 12.聚乙烯塑料制品作为食品包装材料使用,其安全性是( A )。 A 安全 B 不安全 C 限定使用范围 D 限定乙烯量 13.花生最易受到( C )污染而出现食品卫生学问题。 A 大肠菌 B 肠道致病菌 C 霉菌 D 酵母菌 14.我国规定婴幼儿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1( D )。
A ≤ μg/g B≤ μg/g C ≤ μg/g D 不得检出 15. 赭曲霉毒素( A )是已知的毒性最强的物质。 A A B B C C D D 三、多选题
1.( A、C )对金属毒物的吸收和毒性有较大影响。
A 蛋白质 B 碳水化物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B E 水 2.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包括( A、B、C )。
A 硝酸盐 B 亚硝酸盐 C 胺类物质 D 氨 E 铵盐 3.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指标有(A、B、C、D )。
A 感官指标 B 物理指标 C 化学指标 D 微生物指标 E 放射性指标 4.我国使用最多的农药是(A、B、C )。
A 除草剂 B 杀虫剂 C 杀菌剂 D 植物生长调节剂 E 杀鼠剂 5.我国禁止使用有机氯农药的原因是其(A、B、C、D、E )。
A 半衰期长 B 蓄积性强 C 稳定性强 D 脂溶性强 E 致癌作用 6.亚硝胺在(B、C、E )条件下稳定。
A 酸性环境 B 中性环境 C 碱性环境 D pH=4 E PH=10 7.菌落总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A、D )。
A 食品清洁状态标志 B 食品曾受温血动物粪便污染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习题总结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