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完整word版)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7,推荐文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

试卷汇编17

(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

1.【2013.四川内江】学生学习三角形后,再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称为( )。 A.下位学习 √ B.上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解析:

2.【2014.四川】学生在掌握金属的一般特性之后,再学习金属铜和铁的具体特征,这种学习称作( )。 A.并列结合学习 B.总括学习 C.类属学习 √ D.重复学习

解析:解析:当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其抽象、概括和包摄性高于新知识时,新知识类属于旧知识.产生下位学习或类属学习。在掌握金属的一般特性之后,再学习金属铜和铁的具体特征属于这种学习方式。 3.【2015.辽宁鞍山】学生在学习了“四边形”的知识以后再学习菱形,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 C.概念学习 D.并列学习

解析:解析:下位学习是指将概括或包含程度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识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题中学生先学习“四边形”的知识后学习“菱形”,属于下位学习。

4.【2014.辽宁鞍山】学生学习三角形后,再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称为( )。 A.下位学习 √ B.上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解析:解析:下位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先学习三角形再学习直角三角形.属于下位学习。

5.【2010.江西】假如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过程中已掌握轴对称图形概念,后来在学习圆的时候.告诉学生“圆也是轴对称图形”,学生立即能发现圆具有轴对称图形的一切特征,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派生类属学习 √ D.并列结合学习 解析:

6.【2015.重庆江津】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是直观和( )。 A.概括 √ B.分析 C.比较

D.综合

解析:解析: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主要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

7.【2011.河南特岗】利用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的直观类型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 C.言语直观 D.抽象直观

解析:解析:实物直观指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例如观察标本、演示实验等。模象直观指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图表、幻灯片、电影、录像、电视等),形成感知表象。言语直观指在生动形象的言语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 8.【2012.河南特岗】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直观类型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抽象直观 D.言语直观 √

解析:解析: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标本、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都属于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等。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直观类型属于言语直观。

9.【2014.山东淄博】一位数学老师在讲授“圆形”的概念时,通过向学生描述“毛驴拉辗子”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概念。这位老师所使用的直观手段属于(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 D.表象直观

解析:解析: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其中利用语言描述进行直观的方法是言语直观。 10.【2013.河南特岗】教师板书设计时,利用色彩对比以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这一做法运用了感知的( )。 A.强度律 B.差异律 √ C.活动律 D.组合律

解析:解析:教师板书设计时利用色彩对比就是利用色彩之间的差异性来突出直观对象,故选B。 11.【2015.河南特岗】讲解果实概念时,既列举可食用的果实,也列举不可食用的果实,以便突出果实都具有种子的本质特征,这种知识概括方式是( )。 A.正例与反例 B.比较 C.变式 √ D.直观

解析:解析:变式是指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教师在讲解果实概念时.列举可食用和不可食用果实来突出果实具有种子的本质特征的做法正是采用知识概括方式中的变式。

12.【2014.湖南郴州】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都是三角形的( )。 A.反例 B.概况 C.变式 √ D.抽象

解析:解析:变式是指通过对对象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从而突出其本质的、关键特征的方法。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都可以揭示三角形的本质和特征。因此,是三角形的变式。

13.【2015.陕西汉中】为了证明“卵生”是不是鸟的关键特征,教师举了麻雀和乌龟两个例子。麻雀的例子属于( )例,乌龟的例子属于( )例。 A.正反 √ B.正正 C.反正 D.反反

解析:解析: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从正面论证论点的例子;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从反面论证论点的例子。麻雀属鸟类且是卵生,故以麻雀为正例,说明“卵生”是鸟的关键特征;乌龟是卵生但不是鸟,故以乌龟为反例来论证题干命题。

14.【2011.江西】在教鸟的概念时,列举出“鸡、鸭、鹅”等,是恰当地运用了( )。 A.变式 √ B.反例 C.同位概念 D.以上三者兼有

解析:解析:变式就是从一个基本问题出发,不断变换所提供的材料或问题呈现的形式,使事物的非本质特征时隐时现.而事物的本质特征却保持不变。列举“鸡、鸭、鹅”等,是为了更好地突出“鸟”的本质特征。

15.【2014.陕西西安】在某堂植物课教学中,王老师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用可食用的(如橘子).又选用不可食用的(如棉籽),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果实的概念。运用了( )。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 C.比较法 D.直观法

解析:解析: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16.【2012.福建】在教学中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 )。 A.激发学习兴趣 B.引起有意注意 C.丰富学生想象 D.突出概念本质 √

解析:解析:变式就是变换概念的非本质属性,突出本质属性,从而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 17.【2014.江西】变式是指( )使学生逐渐理解概念的真正含义。 A.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不变 B.本质特征不变.非本质特征变换 √ C.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变 D.本质特征变换.非本质特征不变

解析:解析: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变更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故此题选B。

二、 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

18.【2014.山东德州】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需要考虑( )。 A.精选教材 √

B.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 C.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

D.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

解析:解析: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的意识性。 19.【2014年.四川成都】知识按其表征形式,可分为( )。

A.陈述性知识 B.理性知识 √ C.条件性知识 D.感性知识 √

解析:解析:知识按其表征形式不同,可分为感性知识(感知、表象)和理性知识(概念、命题);按其表述形式不同,可分为陈述性(描述性)知识和程序性(操作性)知识。 20.【2014年.四川宜宾】程序性知识包括( )。 A.智慧技能 √ B.认知策略 √ C.动作技能 √ D.创造性知识

解析:解析: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21.【2015年.河北张家口】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可分为( )。 A.上位学习 √ B.下位学习 √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

解析:解析:奥苏伯尔认为,从学生学习时内部的认知活动看,新旧知识相互联系和作用表现在三种关系水平上: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22.【2015年.河北沧州】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 A.上位学习 √ B.概念学习 C.下位学习 √ D.命题学习 E.并列结合学习 √

解析:解析: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三、 名词解释(总题数:1,分数:2.00)

23.【2011.浙江】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学习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解析:

四、 填空题(总题数:1,分数:2.00)

24.【2015.河北石家庄】班杜拉提出,影响自我效能感最主要的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1。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成败经验) 解析:

五、 判断题(总题数:5,分数:10.00)

25.【2014.辽宁大连】知识直观包括两种类型: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知识直观包括三种类型: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26.【2014.河南特岗】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比较。( )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变式。

27.【2014.四川泸州】为突出材料的本质属性,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采用变式来呈现学习材料。( )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变式是重要的,但在教学中也不可过多地运用。变式的成效并不取决于运用的数量,而在于是否具有广泛的典型性,能否使学生在领会科学概念时,摆脱感性经验和片面性的消极影响。教师在运用变式时,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才能使变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8.【2014.云南玉溪】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首要环节。( )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29.【2014.四川】技能的掌握与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无关。( )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首先,技能的形成除了需要程序性知识,也需要别的陈述性知识;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最初都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来习得,只是在大量练习之后程序性知识才具有了自动化的特点。因此,技能掌握与陈述性知识有关。

六、 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2.00)

30.【2014.湖南衡阳】在教学中应如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⑤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①发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集体讨论。) 解析:

七、1 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

31.【2014.河南特岗】请结合学科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段等让学生进行练习,还要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变通性、灵活性和广泛性。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③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训练学生的思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上思维训练课,另一种是在学科教学中穿插思维训练的内容。) 解析:

(完整word版)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7,推荐文档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7(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2013.四川内江】学生学习三角形后,再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称为()。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结合学习解析: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hdo24fbhm8qp2012imx4yj364q360011o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