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明方向
1.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2.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3.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备考知考情
1.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的判断,含全称量词、 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 2.常与集合、不等式、函数等相结合考查, 在知识的交汇点处命题.
3.命题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属中低档题. 一、知识梳理《名师一号》P7 知识点一逻辑联结词
1.命题中的或、且、非叫做逻辑联结词. 2.命题p且q、p或q、非p的真假判断 归纳拓展:
(1)p与q全真时,p且q为真,否则p且q为假; 即一假假真.
(2)p与q全假时,p或q为假,否则p或q为真; 即一真即真.
(3)p与非p必定是一真一假.
注意1:《名师一号》P8问题探究问题1
逻辑联结词中的“或”相当于集合中的“并集”, 逻辑联结词中的“且”相当于集合中的“交集”, 逻辑联结词中的“非”相当于集合中的“补集”, 注意2:《名师一号》P8问题探究问题2 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1)前者否定结论,后者否定条件及结论 (2)前者真假性与原命题必相反, 后者真假性与原命题关系不定
注意3:(补充)“且”、“或”命题的否定
p?q的否定为?(p?q)??p??q (2)p?q的否定为?(p?q)??p??q
(1)
知识点二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全称量词、全称命题的定义
“一切的”,“所有的”,“每一个”,“任意的”,“任给”,“凡”,“都”等词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 2.存在量词、特称命题的定义
“存在”,“有一个”,“有的”,“至少有一个”,“对某个”,“有些”等词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 3.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 (1)全称命题的否定 全称命题P:?x?M,(2)特称命题的否定
p(x);
其命题否定┓P为:?x?M,?p(x)。
特称命题P:?x?M,p(x);
其否定命题┓P为:?x?M,?p(x)。
即须遵循下面法则:
否定全称得特称,否定特称得全称. 二、例题分析
(一)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判定 例1.(1)《名师一号》P7对点自测2
设p,q是两个命题,则“p∨q为真,p∧q为假”的充要条件是( )
A.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 B.p,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 C.p,q中有且只有一个为真 D.p为真,q为假 答案:C
解析 “p∨q”为真,则命题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p∧q”为假,则命题p、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则“p∨q为真,p∧q为假”的充要条件是“p、q中有且只有一个为真”. 例1.(2)《名师一号》P8高频考点例1(1)
(2013湖北3)在一次跳伞训练中,甲、乙两位学员各跳一次,设命题p是“甲降落在指定范围”,q是“乙降落在指定范围”,则命题“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可表示为( )
A.(?p)∨(?q)B.p∨(?q)
C.(?p)∧(?q)D.
p∨q
答案:A
例1.(3)《名师一号》P8高频考点例1(2)
22
(2014·湖南卷)已知命题p:若x>y,则-x<-y;命题q:若x>y,则x>y.在命题:①p∧q;②p∨q;③p∧(?q);④(?p)∨q中,真命题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注意:《名师一号》P8高频考点例1规律方法
(1)“p∨q”、“p∧q”、“?p”形式命题真假的判断步骤:
①确定命题的构成形式;
②判断其中命题p,q的真假;
③确定“p∨q”、“p∧q”、“?p”形式命题的真假. (2)p且q形式是“一假必假,全真才真”, p或q形是“一真必真,全假才假”, 非p则是“与p的真假相反”. (二)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例1.《名师一号》P8高频考点例2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其真假:
(1)p:?x∈R,x2-x+≥0; (2)q: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矩形; (3)r:?x0∈R,x+2x0+2≤0;
(4)s:至少有一个实数x使x3+1=0. 解析
(1)?p:?x0∈R,x-x0+<0,假命题.
(2)?q:至少存在一个正方形不是矩形,假命题. (3)?r:?x∈R,x2+2x+2>0,真命题.
(4)?s:?x∈R,x3+1≠0,假命题. 注意:《名师一号》P8高频考点例2规律方法
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定有一定的区别,否定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时, 一是要改写量词,全称量词改写为存在量词, 存在量词改写为全称量词; 二是要否定结论.
而一般命题的否定只需直接否定结论即可. (三)由命题的真假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例1.《名师一号》P9高频考点例3
2
给定两个命题,命题p:对任意实数x都有ax>-ax-1恒成立,命题q:关于x的方程x2-x+a=0有实数根.若“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
若p为真命题,则a=0或即0≤a<4; 若q为真命题,则(-1)2-4a≥0,即a≤. 因为“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 所以p,q中有且仅有一个为真命题. 若p真q假,则 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0)∪. 注意:《名师一号》P9高频考点例3规律方法 根据命题的真假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的关键是 先求出相关命题为真时所对应的参数的取值范围, 如本例中,先求出命题p,q为真命题时参数a的 取值范围; 再根据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值表,判断两个 命题的真假; 最后根据命题的真假情况,利用集合的交集和补集的运算,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 如本例中,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 解答题注意答题格式规范! (四)利用逻辑关系判断命题真假 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虽非高考命题的重点,却是大家易错的高频点,其知识考查覆盖面广,考查方式多种多样,让人有一种“逻辑扑朔迷离,命题真假难辨”的感觉,在备考中要格外注意. 例1.《名师一号》P9特色专题例1 对于中国足球参与的某次大型赛事,有三名观众对结果作如下猜测:甲:中国非第一名,也非第二名;乙:中国非第一名,而是第三名;丙:中国非第三名,而是第一名.竞赛结束后发现,一人全猜对,一人猜对一半,一人全猜错,则中国足球队得了第________名. 【规范解答】 由上可知:甲、乙、丙均为“p且q”形式,所以猜对一半者也说了错误“命题”,即只有一个为真,所以可知丙是真命题,因此中国足球队得了第一名. 【名师点评】 在一些逻辑问题中,当字面上并未出现“或”“且”“非”字样时,应从语句的陈述中搞清含义,并根据题目进行逻辑分析,找出各个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解决问题. 课后作业 计时双基练P211基础1-11、培优1-4 课本P8-9变式思考1、2、3;对应训练1 预习第二章第一节函数及其表示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知识点与题型归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