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深度解读《定风波》
苏轼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写的虽是生活小事,但颇能以小见大,意境深邃,内蕴丰富。细嚼全词,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不畏坎坷、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词人形象便卓然树立起来。本词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解析文章层出不穷,但就其深层意蕴,还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词作小序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而《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可见本词的写作背景乃元丰五年(1082)春天,苏轼被贬官到黄州后,在黄州东南的沙湖相看新买的农田时,途中遇雨,而写出的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作者以声写雨,给读者构建了一个大雨突然而至的情境。“莫听”在一般课堂解读时谓之意,而这“不要听,别听”就有逃避之意了,在教学时则引导学生体味出其另一深层含义即“听而不闻”,即不为外物所动。诗人在疾风暴雨中不仅照常从容前行,还要吟啸抒怀,从而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的情怀。
“竹杖芒鞋轻胜马”,“竹杖芒鞋”何以比“马”轻快?此时,介绍战国时齐之高士颜斶的典故,以期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本。颜斶在齐宣王的威势面前说“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保持了精神的独立和内心的高贵。在这里,苏轼将“竹杖芒鞋”与“马”对比,其实暗含的是对奔波官场和闲散江湖两种生活方式的比较,这个“轻”字是宦海风波后词人最强烈的人生体会。也是苏轼不愿意和小人同流合污,保持内心高洁的宣言。
“一蓑烟雨任平生”,蓑衣乃雨具,而小序中明确指出沙湖道中没有雨具,何谈蓑衣。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呢?引导学生感悟此处的蓑衣当为心灵的蓑衣,是作者历经坎坷后而拥有的对苦难的免疫力,是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失意,是看开了荣辱得失和各种窘境之后的彻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当学生理解到此处“料峭春风”指人生逆境、政治风雨,“山头斜照”指人生希望后,指出这样理解并无大错,但这样理解未免太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简单。“吹酒醒”到底何意?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此句指春风吹醒作者沉醉的人生。我们知道作者少年得意,二十一岁进京,即深得欧阳修赏识。后来苏轼苏辙兄弟同科及第,宋仁宗曾说:“朕为子孙得两宰相。”看来作者人生似乎一帆风顺,即将过着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生活。事实上年轻气盛的苏轼当时确实门前熙熙攘攘,人来人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人还能保持自己,不迷失自己吗?这时料峭春风就能给作者以警醒,让其达到更高的人生高度。“山头斜照却相迎”,山头夕阳送来暖意好像特意迎接他一般,这里其实也可理解为作者和斜照就像老朋友一样互相迎接。而不仅仅指斜照带给词人希望,特别是不能把希望仅仅理解为政治前途。否则,如何解释作者即使在人生暮年,还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阳)而后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人生尤其是政治前途已经毫无希望了,而他还仍然乐观旷达、潇洒从容呢?其实这时候的作者已经达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他把自己和自然万物的融合作为归宿,形成了一种与自然万物和谐平等的境界。在自与自然关系的体悟中进入到物两忘的惬意之境。“山林欤,皋壤欤,使欣欣然而乐欤!”(《庄子》)苏轼此时已拥有着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在虚静空明的心境中,拥抱自然,在对自然、宇宙的默然体察中与天地精神相往还,从而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为了进一步理解诗人,在教学中让学生回忆了“乌台诗案”。熙宁中,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当看到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时有扰民者,心中多有不满,抒发于诗中,因而激怒新党。元丰二年,正在湖州任职的苏轼突然被捕入狱。在关押一百多日后,经营救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职,史称“乌台诗案”。苏轼自元丰三年(1080)二月至黄州,至元丰七年六月乃量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作者从刚被贬谪到作此诗,苏轼的思想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为了说明此点,补充介绍了诗人这一时期的其他诗词作品。刚被贬谪时,词人尚在叹息“长恨此身非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此时苏轼的心里,充满迷惘,对人生十分无奈。发出了“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的喟叹,悲观之情溢于言表。苏轼贬谪时期,“幽”、“孤”字屡现于其诗词中,传达出他孤高幽独的心态。他常常自称“幽人”,如“幽人无事不出门”(《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幽人掩关卧”(《和陶读(山海经)其一》)、“孤山之好在,孤客自悲凉”(《临江仙·送王缄》)、“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永遇乐·长忆别时》)等,最有名的当属那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作借物寓意,以孤鸿自比,表现了自己被贬黄州后痛苦、寂寞、凄苦、怨悱之情,“缺”、“疏”、“断”、“缥缈”、“孤”、“幽”等极力烘托出词人凄清哀婉的心境。但苏轼天性豁达,在孤寂的现实中找不到出路,把眼光投入到浩渺的宇宙,奇
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异的自然中,心态变得缓和、宁静,旷达自适,对人生更是彻悟了。
一般认为,《定风波》即是这种旷达心态的代表作,这并没有错,但很多人多没有看出,即使在苏轼的这首词里,作者内心情感仍然有着变化的轨迹,让学生体会词作的上阕作者写道“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含义时,大家都把这句话当作苏轼无畏风雨,坚强乐观的宣言,但真相恐不止于此,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言语行为一方面是言语动机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又受到言语动机的制约。言语行为和言语动机两者,有时是完全一致的,言语动机通过言语行为直接体现出来;有时两者并不完全一致,言语动机的实现是间接的。后者容易造成语言的偏离。比如当一个人在买东西时,对其看中的商品,往往挑三拣四,对其不喜欢的东西往往不惜溢美之词。所以《定风波》的作者说“谁怕”,恰恰说明了其内心并未完全放开,心灵还在挣扎、矛盾、冲突,心有羁绊,没有达到物两忘的程度。直到词作结尾作者才达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此时作者已经与大自然合二为一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