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 1.2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氨化秸秆 秸秆颗粒 吨 吨 52000 7300 续表1-1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1.3 2 2.1 2.2 2.3 2.4 3 项目名称 玉米青贮 主要原材料 玉米秸 冻精 液氨 尿素 公用动力消耗 单位 吨 吨 吨 吨 数量 65000 60000 30 491000 80140 备注 3.1 3.2 3.3 4 5 水 立方米 度 9855 年耗电量 219000 燃油 劳动定员 工程项目总投资 年销售收入 元 吨 人 万17 70 577.12 6 万元 万元 万954.5 达产年 7 8 年总成本费用 年利润总额 799.52 88.19 达产年 达产年 元 9 10 投资利润率 投资回收期 % 年 15.02 6.73 含建设期 所得税前 Ic=8% 11 财务部收益率 % 万23.05 12
财务净现值 元 548.73 1.1.9 项目辐射围及带动能力
该项目建设,可有效地辐射周边畜牧养殖业,带动全州五县三市农业发展,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1]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2006年); [2]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管理暂行规定(试行)》; [3]《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呼图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2章 项目背景
2.1 项目背景
2.1.1国秸秆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在生产大量粮、棉、油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当数量的秸秆。据估算,全国农作物秸秆产量每年就有6亿吨左右,而这巨大的生物资源长期以来都被废弃或作为柴草烧掉,或在田间焚烧,既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直接威胁机场和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又浪费了宝贵的再生利用资源。由此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以上。经初步计算,全国每年玉米种植面积约2500万公顷,产生玉米秸秆2.8亿吨,玉米秸秆如被综合利用,每吨可产生经济效益200元,每年农民可增加经济收入450亿元。为了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我国农业和畜牧专家提出了农作物秸秆利用的方法和技术,如玉米秸青贮、秸秆碱化、秸秆氨化、秸秆制粒、秸秆还田、秸秆造纸等技术,国正在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以实行秸秆利用技术的产业化,目前具有市场开发潜力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秸秆能源技术
包括秸秆的气化制气、压块成型制炭和锅炉集中直接燃烧等。秸秆气化是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在缺氧状况下加热反应而实现能量转换,使秸秆中的碳、氢、氧等元素变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并去除焦油、灰分等杂物。由此,秸秆中的大部分能量都转移到气体中, 可燃气体燃烧时, 能量释放而成为可直接利用的优质能源。在国,秸秆气化已在一定规模上推广应用。 (2)秸秆饲料技术
即利用化学、微生物学原理,使富含木质素、纤维素的秸秆降解为含有丰富菌体蛋白、维生素等成分的生物蛋白饲料。国已推广的秸秆青贮饲料每年约8000多万吨,氨化饲料3000多万吨,两项合计可节约饲料用粮2000万吨左右。 (3)秸秆肥料技术
即在采取直接还田、堆沤还田和过腹还田等传统秸秆肥料利用形式外,采用特殊工艺和科学配比,将秸秆经粉碎、酶化、配料、混料、造料等工序后生产秸秆复。其成本与尿素接近,施用后对于促进土壤养分转化、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强农作物抗病能力、优化农田生态环境,都有十分良好的效果。同普通的复相比,可增产粮食10%~20%、白菜30%~40%、水果25%~40%。此外,秸秆粉碎后经一系列加工处理可制取固体棒状植物碳,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作为气体肥料,用于大棚或温室的蔬菜水果种植。 (4)秸秆工业原料技术
即将经碾磨处理后的秸秆纤维与树脂混合物在金属模具中加压成型处理,可制成各种各样的低密度纤维板材;再在其表面加压和化学处理,可用于制作装饰板材和一次成型家具,具有强度高、耐腐蚀、防火阻燃、美观大方及价格低廉等特点。秸秆作为工业原料在国的开发利用虽起步较晚,但由于其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且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已成为极具潜力的发展领域。它对于缓解国木材供求趋紧矛盾、节约森林资源、发展人造板产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秸秆还可代替木材和棉花生产高质量的人造纤维浆粕,作为化纤制品和玻璃纸生产的主要原料,亦可广泛应用于抽丝织布、无毒塑料、胶片、火药、无毒食品包装袋、一次性卫生筷、快餐饭盒的生产。利用秸秆纤维生产的快餐饭盒保温隔热效果好,强度、挺度佳,制造工艺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产品附加值高,使用后可自然降解,
无毒无害无污染,还能用作饲料和肥料,可望成为塑料快餐饭盒的理想替代品。
综上所述,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农作物秸秆尤为珍贵。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把各类农作物秸秆“吃干榨尽”和转化增值,是我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
2.1.2秸秆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
是畜牧大省也是秸秆产出大省,年产各类作物秸秆1000多万吨,全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仍有约计900万吨没能被利用。
近年来,全疆把秸秆综合利用当作一个产业来抓,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变秸秆利用的生产活动为秸秆经营的经济活动。到目前,已逐步在全疆探索出了秸秆收获还田、秸秆青贮、秸秆颗粒饲料加工、秸秆气化、秸秆栽培食用菌、秸秆有机肥加工、秸秆工业品加工7种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完成了全疆由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向发展秸秆经济的跨越。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全疆各级共投500万元,建设省级玉米收获机械化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秸秆青贮创新示基地(点)50处,市级示点120多处,较好地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全疆各级财政平均每年用于扶持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的补贴资金,也高达2000多万元。
2.1.3项目立项背景
通过对国及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利用开发情况的分析,按照发展秸秆经济的思路,结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第一次联席会议精神、财政部《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和措施的意见》、农业部发展计划司《2006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