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运动的方式》教学实录与反思
执 教 者:张俊,江苏省特级教师,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优秀科技辅导员,金坛罗庚实验学校副校长。三次在省市评优活动中获奖,近两百篇论文发表,作课或讲座二十多场次,《江苏教育》《江苏教育报》专题推介了他的“平实科学”。本案例发表于《科学课》。
教材版本: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第2课。
教材分析: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一些简单物体运动的形态已有初步的了解,只是他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教学时须抓住学生认识模糊的之处设置认知的阶梯,化连续、复杂的运动为定格、简单的运动,引领、促进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物体由浅入深地观察、感知、认识、分析它们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本课设计是通过让木块、风车、易拉罐、塑料尺、橡皮筋等运动起来,以“促进”为手段,引导他们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进行研究,从而知道各种运动方式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有滑动、滚动、振动、转动、跳动、摆动等几种运动方式; 2.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出各种运动方式的轨迹; 3.在动手玩的过程中体验、享受探究的乐趣,体会到“科学源于生活”。
材料准备:溜溜球、小风车、带细线小木块、乒乓球、空易拉罐、橡皮筋、塑料尺、气球、竹蜻蜓等,学生自带的各种会动小玩具。
教学过程:
一、由玩入境,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师:(出示玩具—溜溜球)这是什么? 生:溜溜球。
师:这是小朋友平时都喜欢玩的,谁愿意上来玩给大家看一看? (一生上来玩溜溜球,很开心!) 师:玩得不错嘛!(又出示小风车)这个小风车谁会玩? 生:我会。(一生上来用嘴吹,小风车转动起来) 师:谁还有不同的玩法?
(一生上来用手拿着风车跑起来,风车也转起来了) 生:我觉得用手直接拨动风车的叶子,风车也会转动。 师:(笑着说)这个方法倒挺简单的。刚才玩了两个玩具,你们觉得好玩嘛? 生:(开心地)好玩!
师:谁来说说为什么好玩? 生:比较有趣。
生:在玩的过程中能使我们高兴。
生:我认为它们都能作出各种运动,所以好玩。 师:你真善于观察!(板书“物体的运动”)上节课老师让你们每人带一件小玩具,都带来了没有?
生:(得意地)带来了。
师:下面我们就在小组中相互交换着玩一玩,看看哪些玩具会运动?怎样运动的? (学生们情绪高涨地玩着玩具,很开心!教师和学生一起玩。) 师:(满意地)玩好了没有? 生:(齐答)好了!
师:刚才小朋友们玩得真开心!(笑着问)下面谁来说说你玩得玩具会不会动?怎样动的?
第 1 页 共 4 页
生:我玩得是电动小汽车,打开开关,小汽车就会向前跑动了. 师:(略带疑惑地问)你认为小汽车是“跑动”了,是不是这样呢?
生:我不这样认为,我玩的也是小汽车,刚才我仔细观察了,应该是车轮转动向前走动的。
生:我觉得应该是轮子滚动的。 师:(满意地)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么是靠轮子滚动的玩具还有哪些? (五位小朋友举起手来。) 师:谁接着说?
生:我玩的是溜溜球,和老师一样!
生:我玩的是竹蜻蜓,用手搓动后一松,竹蜻蜓会飞起来。 生:这是个“飞天小女警”,搅动发条,放在桌面上它会向前走。 生:我玩的是陀螺,它会转动。 生:(边说边做)我觉得我的陀螺比他的好,只要放在这个“手枪”上转动几下,朝着桌面,拨动扳机,陀螺就会转动起来。还可以装上“旋盘”,也转动几下,“旋盘”会飞起来。
(“旋盘”飞起来,教室出现一阵小骚动) 师:(高兴地)真好玩,还有其它吗?
生:这是一个会荡秋千的小青蛙,它会不停地摇动,小青蛙到下面时蟕还会张开。 师:小朋友们带的玩具真是好玩,刚才小朋友们发现玩具可以做出各种运动,这些都是“物体的运动方式”(板书)可惜课堂时间有限,你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其它同学交换玩,行不行?
生:(齐答)行。
二、自由研究,定向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
师:刚才玩的是玩具,小朋友们有了不少发现。老师这还有几种简单的材料,(出示带细线小木块、乒乓球、玻璃小瓶、橡皮筋、塑料尺、气球、竹蜻蜓,逐一介绍)你们想不想玩?
生:(齐答)想。
师:请小组交换一下意见,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四种材料来研究。 (学生兴高采烈地选取物品)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要研究的材料,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它们运动起来? (学生小声地交流了一会儿)
师:(微笑)想好了没有? 生:(开心)好了!
师:马上我们就要研究了,你觉得在研究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吗? 生:要认真仔细地观察。 生:要和小组成员分工协作。
生:我觉得如果有些运动方式不清楚,我们要多做几次,还可以相互交流讨论。 生:要做好记录。
师:确实,研究的记录很重要,你觉得应该怎样记录呢? 生:可以写下来。 生:我觉得画比较好。 师:(教师给每组发了一张白纸)老师为每组提供一张白纸,你们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记录。现在我们就开始研究吧!
(学生动手研究,情绪高涨,不时发出惊奇的声音。) 师:(满意地)研究好了没有?谁来说说你研究的东西做的是什么运动?
第 2 页 共 4 页
生:带线的小球可以来回“摇动”。 师:(略带疑惑地问)你们认为“摇动”贴切吗? 生:我认为是晃动。
生:我觉得还是用摆动好,(指着自己画的图 )因为它是来回运动的。 生:对、对,应该是摆动好! 生:小玻璃瓶可以滚动。
师:你能把滚动的情况画下来吗? 生:上台画图 。 生:这是转动,陀螺就是这样,应该还要向前或向后动。 师:请你来补充一下,好吗?
(学生上台在原图作了补充,见图 ) 师:(开心地)真佩服你!还有谁说?
生:塑料尺把一端用手压住,再轻轻拨动另一端,会上下不停地振动。 (并上台展示自己画的图 ) 师:画得真不错,(出示小木块)小木块可以做出什么运动? 生:可以来回滑动,并上台画图 。 生:我觉得这种运动还是用移动好! 生:我也认为移动好。 生:(出示图 )乒乓球可以上下跳动。 生:还可以滚动。 生:在“声音的产生”一课中我们玩过橡皮筋,它可以振动,可以这样画图 。 【点评】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圆其说”,渐渐完美,不要去包办代替,这真体现了新课程让孩子成为学习主人的课程思想。)
生:我们还采用一个“三全齐美”的玩法,就是把塑料尺用橡皮筋射到竖起来的木块上,木块倒下推动玻璃瓶滚动,再推着乒乓球滚动。 (学生们一片赞叹声,热烈鼓掌)
师:(微笑)你们真善于思考,这确实是个“一举多得”的玩法! 三、活动身体,尝试玩出各种运动方式
师:刚才同学研究得真认真!老师这还有一个更好玩的玩具。
(老师拿出一个会跳舞的小娃娃,打开开关,发出有节奏的音乐,小娃娃跳起舞来,学生异常兴奋!)
师:谁知道小娃娃做了哪些运动? 生:手臂在摆动。 生:屁股在扭动。 师:(关上开关)其实我们的身体也能做出很多运动来,下面我们就跟着音乐活动一下身体,试试我们的身体能作出几种运动方式,好不好?
生:(高兴地)好! (播放歌曲《健康歌》,学生自由活动身体,做出各种运动。) 师:(音乐停)谁来说说你刚才做了哪几种运动? 生:身体在晃动。 生:前后移动。 生:手臂在摆动。
生:我的身体在不停地转动。
生:我觉得即使身体不动,我们的心脏还是在不停地跳动着。
第 3 页 共 4 页
师:小朋友们真得很善于研究,今天我们研究了物体的运动方式,小朋友们发现了许多,可是研究只局限于课堂内,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在运动着,希望小朋友们在课外继续研究,行吗?
生:(开心地)行!
师:今天我们就研究到这,下课! 成功点击:
学习只能促进,老师只是一个促进者,课堂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下课铃声响起,当许多学生随着移动的脚步扭动着身体、摆弄着玩具,恋恋不舍地离开教室时,我们知道:科学学习正在成为他们生活中一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讲究“层次性”是这节课的一个特点,问题的层次性、材料的层次性、探究深度(思维)的层次性、兴趣的层次性,所以学生学习时不疲惫,时间过得很快,教学效率很高。四年级的儿童学科学,进行科学探究,预设怎样的目标较恰当。过高和过低都不好,目标的预设也要动态生成,一切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学习前,他们有自己关于运动方式的原有经验,我们还是倾向于在自我建构的基础上,能达到怎样的程度就达到怎样的程度,重在经历探究的过程,感受一定的探究方法,感受探究学习的乐趣。
要上出比较优秀的科学探究课,我们认为提怎样的问题、对生成性的问题怎样处理很重要。是有的放矢还是不切实际,是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开发,还是置之不理。问题应该讲究开放性、目的性、生成性,尽可能把问题的“一切权利”,包括问题的开发、分析、思辨、整合、寻找答案的权利交给学生自己。“以问题始至问题终”应该成为科学探究学习的“常规”。
尽量体现探究指导的价值。孩子们的探究要指导吗,怎样指导。新课程提倡让孩子们自主的去学习探究,有些老师就认为指导型的探究课价值就不高了,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思想了,我们认为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低中年级的儿童学科学,进行科学探究还是要以指导为主,不能放的太开,探究的根基打不牢,就想“飞”起来自己探究是不现实的,所以老师还是要该指导的就指导,该告诉的就要告诉,不能因噎废食。那么怎样指导呢?老师要注意指导孩子们思考着探究,要有目的,方法在讨论的基础上尽量科学。要注意培养儿童探究的品质——认真、细致、团结、合作。这些应该很重要。
“教无定法,但教有良法,贵在得法”。适合学生发展的,能促进学生学习和变化的,就是最好的。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