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复习
新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北京四中 赵利剑
【重点难点】
1、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 2、建国初期的外交 3、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4、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知识梳理】
一、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1949-1952) (一)新中国的成立 1.新政协的召开
①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②内容:筹建新中国 Ⅰ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Ⅱ通过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 Ⅲ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Ⅳ决定国都、国旗、国歌。
③性质和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代行全国最高立法机关职能;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开国大典
(二)新政权的巩固 1.国民经济的恢复
新中国初期,由于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肆意搜刮,长期的战乱,导致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到1952年,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建国初期的外交三大政策
Ⅰ“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这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Ⅱ“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特权,再考虑同西方国家建交。
Ⅲ“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原因:民主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和苏联对待中国革命的不同政策;二战后出现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美苏对新中国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新中国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需要国际援助。
②与苏联等国建交
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1950年初,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还为中国提供贷款。建国第一年,中国同苏联等17国建交。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一)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1.背景:1953年,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2.一五计划:
①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②评价:借鉴苏联经验;旧中国重工业的落后;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存在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隐患。
③实施情况:1957年完成,建成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沈阳飞机制造厂等项目,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注意并没有实现工业化)。
3.三大改造:
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1.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
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政治上标志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能,但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拥护。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即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新中国共成立五个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县(旗),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日内瓦会议
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会议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3.万隆会议
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课后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