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内蒙古典型草原羊粪和牛粪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的活性变化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内蒙古典型草原羊粪和牛粪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的活性变化

徐海燕1, 刘新民2

【摘 要】于2008年6-9月和2009年5-9月,采用人工堆置于地表和埋入地下2种处理,比较分析了内蒙古典型草原羊粪和牛粪分解过程中可培养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和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以及蛋白酶、脲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为深入了解羊粪和牛粪分解机制和对草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作用积累资料.结果表明,草地中残留羊粪和牛粪块始终保持高于土壤的有机质分解活性; 在草地堆置的过程中,残留牛粪块中有高于羊粪块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以及明显较高的C转化活性; 分解实验后期(60~120 d),残留羊粪块中的P转化活性呈提高趋势,牛粪块中呈降低趋势; 埋入地下处理,残留羊粪块中的C和N转化活性明显提高.两种粪块之间微生物活性的以上差别大多体现在分解实验初期(0~30 d),后期(60~90 d)逐渐消失.因此,残留羊粪和牛粪在分解过程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微生物活性、养分释放特征,以及对草地养分循环的影响特征. 【期刊名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年(卷),期】2015(000)004 【总页数】7

【关键词】羊粪; 牛粪; 分解; 微生物活性; 内蒙古典型草原

放牧牲畜粪是草地生态系统养分的重要储库,含有大量碳、氮和磷等营养元素[1],其排泄和分解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有重要影响[2-3],也是调节草地营养元素平衡的重要因素[4].鲜牲畜粪中所含养分大多以有机态形式存在,需要在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无机态,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5-6].由于高比例的木质素[7]含量,牲畜粪养分矿化的速率较慢,矿化过程持续时间较长[8-9],常堆积

内蒙古典型草原羊粪和牛粪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的活性变化

内蒙古典型草原羊粪和牛粪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的活性变化徐海燕1,刘新民2【摘要】于2008年6-9月和2009年5-9月,采用人工堆置于地表和埋入地下2种处理,比较分析了内蒙古典型草原羊粪和牛粪分解过程中可培养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和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以及蛋白酶、脲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为深入了解羊粪和牛粪分解机制和对草地生态系统养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gka24wlm06m3qp9xkwe9ersa9ps1u00x8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