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工作井与顶管工程监理细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要求。

4.5.11检查顶进方法是否与施工组织设计相符,当采用管前挖土,干式顶进时,应监控管前挖土量,管子底部土体在1350范围内不得超挖,当采用工具管水下顶进时,应监控顶进速度与出泥量的平衡,严禁超量排泥。

4.5.12当管道超按或因纠偏而造成管周围空隙过大时,应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处理措施并监督执行。

4.5.13顶进过程中应监控接口施工质量,当采用砼管时,应监控内涨圈、填料及接口质量、当采用钢筋时,应控制焊接、错口质量。

4.5.14当因顶管段过长、顶力过大而采取用中继环、触变泥浆等措施进,应监控中继环安装及触变泥浆制作质量 4.6.检查井监理工作要求要点

4.6.1审批承包人开工申请,主要内容是人员、机具、材料进场情况、现场施工条件是否具备、准备工作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中提出的施工方案。

4.6.2监测材质、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6.3监测检查井形状、尺寸及相对位置的准确性,预留管及支管的设置位置、井口、井盖的安装高程。

4.6.4砼检查井应检查现场施工砼配合比,具体要求同建筑工程中的砼工程。 4.6.5砼检查井应检查施工模板、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检查井施工工艺、平面尺寸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6.6检查雨季、冬季施工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 4.7 管道闭水试验监理工作要求要点

4.7.1 审查承包人申报进行闭水试验的方案、措施,准备工作是否满足进行闭水试验的要求。

4.7.2 检查试验管段堵口封闭质量,管道、井身有无因明显缺陷而形成的漏水或严重渗水的部位。发现有上述缺陷时,应通知承包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直到满足验收要求为止。

4.7.3 监测闭水试验全过程,检查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闭水试验,参与测定30min渗水量,评定渗水量是否满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8 顶管工程质量检测方法与允许误差

顶管工程与倒挂井工程在制作施工过程中,监理应采用各种检测检查方法,按照有关规范规定的标准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将各项施工数据控制在允许偏差

范围内,确定工程质量得到保证。顶管工程质量检验方法与允许误差数据列表如下:

4.8.1 倒挂井制作检测方法与允许误差 项 目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质 量 标 准 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进行审核 允 许 误 差 检验频率 检 验方 法 审核 查施工方法和确保质量的技术措施 尺量和水准仪、查验收纪录 定位放线、设计要求和参照测量轴线、标高 分项工程质量标准 原材料、外加剂、配合比 钢筋、模板及预埋件 复查 设计要求和 观察、查材料出厂合格证和经常检查 试验报告、配合比通知单 同左 同左 设计要求和参照钢筋、模板分项工程质参照钢筋、模板等分项工程的有关规定 安装 现浇砼结构 量标准 设计要求和砼分项工程质量标准 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的长度、宽度、曲线部分半径、对角线差、壁厚等不超过允许误差 设计要求,封底前清除浮土杂物,新老砼接触面貌应冲洗刷干净。干封底应从井中不间断抽水。软土中封底时,宜分格逐段对称进行,防止井体不均匀下沉。 参照砼分项工程的有关规定 长度、宽度 平于100 面±r/200,且不大尺曲线部分半径 于50 寸 对角线差 b/100 井壁厚度 同左 同左 尺量检查 按浇筑段(节)内外各抽查1~5处 拉线和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1/200,且不大井制作质量 H﹤10m ±15 100 封底 检查 观察检查,查砼试验报告 4.8.2 顶管工作井质量检查方法与允许误差 序号 1 项 目 允 许 误 差 检 测 频 率 范围 每座 点数 2 1 每座 1 1 每座 1 检验方法 挂中线用尺量 用垂线与角尺 用水平仪测 用经纬仪测定 检查程序 认可程度 备注 工作坑每侧宽度、 不小于设计规程度 定 后水平线与中背 心线的偏差 导轨 高程 中线位移 垂直度 0.1% H 0.1% L +3 mm~0 左3mm 右3mm 2 3 监理在场,承包人检测,填报表,由监理员签署评语及姓名 须经监理工程师书面认可 4.8.3 顶管质量检查方法与允许误差 序号 1 管内2 底高程 项目 中线位移 允许偏差(mm) 检测频率 范 围 每节管 点数 1 1 1 检验方法 测量并查阅测量记录 用水准仪测量 监理在场,承包人检须经监理测,填报工程师书表,由监理面认可 员签署评语及姓名 检查程序 认可程度 备注 50 3 4 +30 每节管 —40 +40 每节管 D≥1500mm —50 15%管壁相邻管间错口 厚,且不每个接口 大于20 对顶时管子错口 对顶接口 50 D<1500mm 1 1 用尺量 用尺量

4.8.4 检查井质量检查方法与允许误差 序号 井身1 尺寸 井盖2 尺寸 3 井底高程 项目 长、宽 直径 非路面 路面 允许偏差 (mm) 检验频率 范围 每座 每座 每座 每座 每座 每座 点数 2 2 1 1 1 1 检验方法 用尺量,长宽各纪一点 检测与认可 检查程度 认可程度 备注 ±20 ±20 ±20 与道路的规定一致 D≤1000mm D>1000mm ±10 ±15 监理在场,用尺量 承包人检须经监理用水准仪测量 测,填报工程师书表,由监理面认可 用水准仪测量 员签署评用水准仪测量 语及姓名 用水准仪测量 4.8.5污水管道闭水试验质量检查方法与允许误差 序号 1 2 3 4 4 项 目 △倒虹吸管 不大于表2—5△D700~1500 mm —77的规定 △D>1500 mm △D<700 mm 允许渗水量 检 测 频 率 范 围 每个井段 每个井段 每3个井段抽检一段 每3个井段抽检一段 点数 1 1 1 1 计算渗水量 检验方法 灌水 检查程序 监理在场,承包人检测,填报表,由监理员签署评语及姓名 认可程度 备注 须经监理工程师书面认可 4.8.6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质量监理表(部分) 表2—55—77 序管径(mm) 号 1 2 3 4 5 6 600 800 1000 1500 1800 2000 允许渗水量 球铁管 砼管 检验程序 监理在场,承包人测定30分钟实际渗水量,由填报表,由监理员签署评语及姓名 认可程度 备注 m3/d.km L/min.m m3/d.km 2.76 1.91*10-3 30.6 35.35 39.52 48.4 53 55.9 L/min.m 0.0213 0.0245 0.0274 0.0336 0.0368 0.0388 须经监理工程师书面认可 五、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5.1. 监理工作方法

5.1.1“三大”管理:围绕质量、进度、投资三大目标以及安全文明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环节的“三全”监理,保证工程建设得到全面监督、控制。

5.1.2 坚持做好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的事前、事中、事后三控制,使工程建设始终受控于监理的监督之下,确保监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5.1.3 六种监理手段(现场观察分析、旁站、巡视、抽样量测、测量、试验)贯穿施工全过程,强化过程质量控制。

5.2 监理措施 5.2.1目标规划

制定质量、进度、投资目标规划,特别应制定关键工程、工序的质量目标,分解目

标,落实到人,监督实施。

5.2.2组织措施

完善职责分工,落实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的责任,建立健全控制、协调制度。 5.2.3技术措施

5.2.3.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事前控制措施

a. 熟悉掌握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设计文件、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验规程等);

b. 审查施工单位(含分包单位)资质及施工队伍的技术素质; c.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专业方案;

d. 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仪器的质量进行检验控制; e. 审核施工单位执行国务院393号文件制定的施工安全措施方案;

f. 审核施工单位工程定位轴线、工程标桩及基坑开挖的几何尺寸、标高; g. 完善质量报表及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5.2.3.2施工阶段质量事中控制措施

a. 旁站、巡视检查,严格监督施工单位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b. 强化执行施工技术措施,标列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纳入受控状态,做好工序交接检查,保证每道工序质量,特别要加强对主要部位及关键工序的监督、控制、检查;

c. 设置质量控制点,跟踪监理,重点指导;

d.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在施工单位自检、专职检、初验后,进行旁站量测检查,专业监理工程师按规定频率抽检验收,严格质保体系,把好质量关;

e. 行使质量监督权,下达暂时停工令;(业主认可)

f. 建立质量监理日志,记录有关工程质量动态及影响因素,进行动态管理; g. 每周一次工地例会由总监主持,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难点。 5.2.3.3竣工验收阶段质量事后控制措施

a. 严格按设计图纸、质量标准、验收规范进行中间验收,为竣工验收奠定基础; b. 工程初验、竣工验收必须按规范进行检测,确保检测数据准确,验评依据可靠,真实反映工程质量面貌。

工作井与顶管工程监理细则

要求。4.5.11检查顶进方法是否与施工组织设计相符,当采用管前挖土,干式顶进时,应监控管前挖土量,管子底部土体在1350范围内不得超挖,当采用工具管水下顶进时,应监控顶进速度与出泥量的平衡,严禁超量排泥。4.5.12当管道超按或因纠偏而造成管周围空隙过大时,应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处理措施并监督执行。4.5.13顶进过程中应监控接口施工质量,当采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ggfa26v542xzhu2kzn0175lm26knl009x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