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六单元交流与质疑教案设计
《1.交流》教学设计
1.交流 【教学目标】
1.能够设计一个可供交流的研究方案。 2.能够广泛地理解交流的含义。
3.知道交流的两种常用方式以及可采用的具体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交流的常用方式以及可采用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
准确描述不同甲虫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上科学课的时候,同学们经常在班内或小组内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或意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那么这样的交流有什么意义吗?
2.小组讨论并交流。
3.小结:交流在科学探究中具有重要价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流”一课。
二、教授新课
在交流研究方案中体会交流的作用
1.谈话:让我们先来进行一次交流活动。提出打哈欠会传染的问题有什么看法?准备怎样交流?”
2.学生发言。(引导观察、问卷……)
3.讲解注意事项:要求先写出研究方案,并在班级中交流。 4.学生写研究方案、交流。 5.完善方案
6.提问:大家通过刚才写打哈欠会传染的问题研究方案,知道什么是交流吗?
7.小组讨论汇报。
8.小结:交流是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结果的过程。
9.提问:大家知道了什么事交流,那交流在科学探究中有什么意义呢?
10.学生研讨(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11.学生汇报(不重复、借鉴他人的观点或方法等)。 12.小结:别人的见解或意见对自己的探究或许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别人的探究或许和自己的问题相同或相似,不了解行情
就有可能做无用功;不排除大家合作联手进行探究的可能。
三、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2.学生回答(交流及其意义)。
3.同学们关于交流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4.老师这里有个疑问?交流都有哪些方式呢?课后我们查找一些资料下节课我们在一起研究。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交流是什么。还记得吗?说一说。
2.学生回答。 二、教授新课 (一)学习交流的方式
1.提问:在科学探究中,人们通常有哪些不同的交流方式呢?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想到的所有交流方式列出来,越多越好,可以吗?
2.小组研讨(交流的方式)。
3.汇报:(学生说教师板书,教师引导描述、讨论、图画、书信……)
追问:你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这种交流方式。(如说一种动物长什么样的时候用描述;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用讨论或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