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的经典案例
做餐饮的更会吆喝了,卖产品的更会包装自己了,在信息传播时更注重人性洞察了,当所有的“不应该”都成为“应该”时,兴许,互联网思维就成了。
短短几个月,“互联网思维”成为一个人人想谈又不愿谈及的话题,从火热到疲倦。
提到互联网思维的案例,小米手机、黄太吉、雕爷牛腩、逻辑思维、微信红包等随即浮现。在中国的互联网历史中,很长一段时间内,成功案例都是以翻版国外“产品”为基础,而现在的互联网思维呢?每一匹黑马几乎都可以算作“孤品”,很难找到先例。如果说,互联网思维是不可复制的,那么就算你知晓定义,就算你拿到了“葵花宝典”,不但开不了“互联网思维”的窍,反而固步自封。
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总是太多的“想不到”,在互联网思维的辐射之下,越来越多的品牌做了别人没做过的事儿,越来越多的企业做了本不该做的事儿,无法复制、没有规律就是规律。 思维不是主义,那么,拆掉思维的墙试试。 吃饭还是吃噱头? 黄太吉
案例直击:10多平方米的煎饼店,十几个座位,煎饼果子能从早卖到晚,新浪微博粉丝9万,老板频繁现身各种互联网活动演讲,被风投估值高达几千万人民币。很多客人慕名而去,却不是为了吃那一口煎饼。
关键词:社群
在黄太吉老板赫畅看来,社群经济就是一个字——爱,用品牌和所展现的价值观去笼络一批爱你的人。粉丝的自发传播,大大降低了营销成本。这里的社群,不只是粉丝,还包括“上层资源”。比如,黄太吉曾经在微博上公布Kabam公司是外卖冠军,订了4650元的煎饼。不久,Zynga就声称要超过Kabam的订单。第二天,德勤发来消息说也要订。 雕爷牛腩
案例直击:据说500万买下香港食神戴龙的牛腩秘方,而餐馆走红与这牛腩的味道关系不大。开业前“封测”阶段,非请勿入。开业后,只有12道菜品,推陈出新,将松露、分子料理等“高大上”餐饮元素搬上寻常餐桌。 关键词:尖叫
从一开始的封测,到现在每一道新菜的推出,雕爷牛腩表面我行我素,实则是使尽了力气要招人耳目、引人尖叫。他的目标客户,很明确——那些月收入较高,但又没高到可以每周去五星级酒店或米其林星级餐厅的白领。食材要尖端,服务要极致,炒作要劲爆,总之就是要将围观人群的肾上腺激素调到最高水平,然后跃跃欲试。 卖产品还是卖萌? 三只松鼠
案例直击:松鼠最爱吃什么,当然是坚果,所以顾客眼中的三只松鼠当然是卖坚果的。上线65天,销售额在天猫坚果类居第一名,2012年销售额达1亿元,2013年突破3亿元。
关键词:卖萌“萌货、无节操、求包养”已经成了三只松鼠的显著符号。但“萌”却不在三只松鼠创立时的字典里。创始人章燎原表示,最初希望品牌能高端点,形象可爱,但不要过度可爱。可是在无数次你来我往的微博互动中,三只松鼠被教育成今天的样子。如称呼客人为“主人”,赤裸裸地将自己化身为小松鼠。 大象安全套
案例直击:创立人刘克楠,90后,曾供职于小米。所以这些不足为奇:产品上,大象只销售一个型号一款产品——7只装的安全套,定价59元,如果消费者按月订购或企业B2B采购则能享受一定优惠,典型的“单品制胜”。 关键词:小米
在大象的营销手法上,小米营销的影子随处可见,如互联网销售、限量、Q&A,喜欢和同类产品做对比等等。这个品牌从一开始就与“小米”如影随形,互联网思维好像并不欢迎模仿和复制,毕竟产品上线才2个月,能否再造一个安全套界的“小米”,只能拭目以待。 联结人还是联结价值? 逻辑思维
案例直击:松一开始以为只是一档脱口秀节目,后来成为自媒体代表之一,现在又被冠以“被估值1亿的社群电商”,明天不知道他又
是什么?第一次5小时售卖会员费160万,第二次24小时售卖800万。截至1月,每期视频点击量超过100万,微信粉丝达到108万。 关键词:社群电商
坊间传闻,“逻辑思维”目前估值1个亿,每个会员估值100元。逻辑思维的100万微信活跃分子就是一个社交链,按每个人通讯录有100个好友,逻辑思维覆盖的就是1亿人,大多是微信上非常活跃的年轻人。社群电商,就是一起挣社群外的钱,据悉,逻辑思维将会向其他产业链伸展,比如说推出月饼,在社群内外销售。 微信红包
案例直击:微信红包是腾讯财付通团队于2014年春节前加班开发出来的一款“小”产品,却在短时间内收获了800万用户参加了抢红包活动。微信用户关注“新年红包”公众账号以后,就可以收发普通红包,或者拼手气抢群红包,为此大量人开通微信支付,直接威胁移动端支付宝。
关键词:病毒传播
春节只是几天,要想热点短时间爆发,微信用户的“人肉转发”功不可没。用户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加入其中,或为送祝福,或为加深感情,或为拉拢粉丝,但不管怎样,至少800万参与用户就是最有效的传播网络。与支付宝相比,微信的优势在于社交关系链,即人的链接和流动。
结案陈词:通过以上的案例,不难看出,互联网思维非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行为指南,甚至可以称之为亮点的都是“不务正业”,
都是非线性相关。做餐饮的更会吆喝了,卖产品的更会包装自己了,在信息传播时更注重人性洞察了,当所有的“不应该”都成为“应该”时,兴许,互联网思维就成了。
无独有偶,这些案例的共同点都是从自己的本业发散出去,不拘泥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将视域无线放大,无论是找到足以带给消费者惊喜的点,还是找到足以炒作的新闻点。“他说,他不懂化妆品,所以能做成阿芙精油;他不懂餐饮,所以能做成雕爷牛腩。 因为不懂那些传统的规则,他才能完全站在用户的立场,用真正的用户思维,来超越用户的预期。”在分析雕爷牛腩时,前微软中国战略合作总监刘润这样评价雕爷。其实,“思维”从来都是无法定义的,但却是可感可知的。只有主义才会告诉你应该怎样、不要怎样,互联网思维没有教科书。 那些“不该做的事儿”:
1、老板与食客频繁微博互动,不只微博、大众点评,还有微信、陌陌,通过这些途径来互动、订餐和推送促销信息。
2、结账小票上会有一句箴言,如“有梦想的睡不着,没梦想的睡不醒”,不少顾客会将之拍下并在社交媒体分享。
3、推出洗车服务——洗车人行动,顾客买满88元的煎饼就可以获得洗车的服务。
4、为顾客做了三种停车攻略,告诉你哪里可以停车;或者打开后备厢(没有完全停好的车辆是不开罚单的);如果被罚了,黄太吉会免费送一杯南瓜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