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前5个 1. 信任对不信任
2. 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 3. 自动自发对退缩内疚 4. 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 5.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 友爱亲密对孤独疏离 7. 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 8. 完善无憾对悲观绝望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阶段特点: 1. 感知运动阶段
2. 前运算阶段(a.单维思维 b.思维的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 3. 具体运算阶段
4. 形式运算阶段
三.最近发展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
一.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二.感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知觉的过程,是认知过程的开端。 三.记忆的过程: 1.识记 2.保持
3.再认和回忆
4.遗忘
四.知觉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 选择性 理解性 恒常性 五.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1. 是否接近 2. 相似程度 3. 是否闭合
4. 是否连续
六.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 1. 知识经验
2. 言语的指导作用 3. 定式
七.中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1 有意记忆稳步发展并逐步代替无意记忆的主导地位 2 意义记忆不断发展并逐步代替机械记忆的主导地位 3 抽象记忆不断发展并逐步代替形象记忆的主导地位
八.遗忘的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内遗忘很快,以后逐步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就几乎不再遗忘,也就是说,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八.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第三章
一.功能固着
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48页 1 问题情境 2 知觉特点 3 知识经验 4.定式 5.功能固着 6.原型启发
7.动机、情绪与个性因素
三.论述: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什么48页(先理论再举例)
第四章
一.情绪:(应该没有,看看就可) 指有机体受到生活环境的刺激时,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暂时性的较剧烈的态度及其体验。
二.情绪智力 81 页
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其他情绪的揣测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 三.心境 74 页
是一种是人的所有情绪体验都感染上某种情绪色彩的、较持久的微弱而平静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 第五章
一.个性 89页
个性是个性心理的简称,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传统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二.性格 93页
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三.举例说明性格差异的表现(结合性格的相关理论)
(1) 心理机能优势理论。英国的心理学家培因和法国心理学家李波特根据理智、情
感、意志在性格结构中所占的优势不同,将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3种基本类型
(2) 内外倾理论。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将性格区分为内倾
型和外倾型
(3) 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根据人知觉方式的不同把性格分为场独立型和场
依存型两种类型 (4) 性格的特质理论①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
个性特质又分为三类,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②卡特尔的特质理论,将性
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第六章
一.品德
亦称品行。德行,道德品质,他是个体在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去处理个人与他人。群体和社会之间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二.陈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一般特点
从总体上看,中学生的品德发展逐渐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具体来说,中学生品德心理发展表现出如下特点: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意志的发展,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 三.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品德
1、发展道德判断能力,提高道德认知。2、通过移情训练,激发道德情感{角色扮演法,分享体验训练}。3、开展价值观辨析活动,促成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认知选择法,情感分享法,行为决策法}
第七章 1.心理健康
指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全的个性品质及其他稳定的良好心理状态,并且自我内部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能够保持和谐一致的状态,促使个体心境达到最佳发展水平。 第八章 一.学习:广义的学习是指因经验而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化变化的过程。
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必须要合乎一定的逻辑意义,即新的学习材料本身能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种原有观念见了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而且新的学习材料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并在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
2.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能积极主动的将新旧知识加以联系的心理倾向性,其次,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发生内在联系,即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
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事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知识经验发生相互作用,使新旧知识牢固的结合在一起掌握新知识的意义,有的知识结构得到调整和改造。
三.加涅的学习成果理论
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反馈阶段
第九章
1.如何利用有效复习促进知识的保持? 一、及时复习 二、分散复习
三、间隔复习
四、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五、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六、适当过度学习
2.举述加里培林智力技能形成的五个阶段 一、活动的定向阶段
这是心智技能形成的准备阶段,是熟悉、了解任务阶段。
二、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三、有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这是从外部物质活动向内部活动转化的第一阶段。 四、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这是从有声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的过渡阶段。
五、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这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也几Ius名副其实的治疗技能形成阶段。
第十章
1.精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层加工策略。
2.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有哪些? 精加工策略:(1)类比(2)记忆术。比较常用的记忆术有:位置记忆法、缩略词法、谐音法、视觉想象等。(3)做笔记(4)提问 组织策略:(1)列提纲(2)归类策略 第十一章
1.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2.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3.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一、 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二、 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三、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四、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五、 六、
教师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批评
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激励学生的成就动机
七、 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 第十二章
一.迁移: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看看即可) 二.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一) 两种学习的相似程度
(二) 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 (三) 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概况水平
(四) 学习者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掌握程度 (五) 学习者的学习定式 三. 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一) 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二) 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
(三) 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 (四)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五) 教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六) 充分利用学习定式的积极影响 (七) 改进对学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