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一学案: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2课 诗两首

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

伺候着河上的风光,这春来一天又一天的消息。关心石上的苔痕,关心败草里的鲜花,关心这水流的缓急,关心水草的滋长,关心天上的云霞,关心新来的鸟语。怯伶伶的小雪球是探春信的小使。铃兰与香草是欢喜的初声。窈窕的莲馨,玲珑的石水仙,爱热闹的克罗克斯,耐辛苦的蒲公英与雏菊——这时候春光已是烂漫在人间,更不须殷勤问讯。

瑰丽的春放。这是你野游的时期。可爱的路径,这里不比中国,哪一处不是坦荡荡的大道?徒步是一个愉快,但骑自行车是一个更大的愉快,在康桥骑车是普遍的技术;妇人、稚子、老翁,一致享受这双轮舞的快乐。(在康桥听说自行车是不怕人偷的,就为人人都自己有车,没人要偷)任你选一个方向,任你上一条通道,顺着这带草味的和风,放轮远去,保管你这半天的逍遥是你性灵的补剂。这道上有的是青茵与美草,随地都可以供你休憩。你如爱花,这里多的是锦绣似的草原。你如爱鸟,这里多的是巧啭的鸣禽。你如爱儿童,这乡间到处是可亲的稚子。你如爱人情,这里多的是不嫌远客的乡人,你到处可以“挂单”借宿。有酪浆与嫩薯供你饱餐,有夺目的果鲜恣你尝新。你如爱酒,这乡间每“望”都为你储有上好的新酿,苹果酒、姜酒都是供你解渴润肺的。 ??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

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一、学习目标

1.感知诗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2.学习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方法,仔细揣摩优美的诗句,品味诗歌语言之美。

3.理解诗歌的情感,分析情感与语言之间深刻的关系,体会优美的意境所造就的艺术效果。 二、作者连线

雨巷诗人——戴望舒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现代诗人。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新月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著名诗人、散文家、“新月社”代表作家,1918年赴美留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20年转入英国剑桥大学皇家学院深造,受到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影响,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回国,次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与闻一多、朱湘等倡导“格律诗”写作,成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死后,由陈梦家编辑出版《云游集》。

三、背景探寻

彷徨苦闷,走过雨巷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进行大肆屠杀与追捕,戴望舒也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追缉而被捕。从狱中被放出后他隐居杭州。在当时血雨腥风的年代里,白色恐怖笼罩了全国,革命转入低潮。戴望舒和当时一部分知识青年一样,感到了大革命失败以后幻灭的痛苦、忧郁、苦闷,诗人便写下了这首《雨巷》。

柔情万千,再别康桥

写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徐志摩先生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星星黄花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再别康桥》这首诗。

四、文体知识

新 诗

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五、归纳整理 1.字音

①彷徨(páng huáng) ..④颓圮(tuí pǐ) ..⑦青荇(xìng) .2.字形

②篱墙(lí) .⑤漫溯(sù) .⑧斑斓(bān lán) ..

③榆阴(yīn) .⑥长篙(gāo) .⑨笙箫(shēng) .

?n?河畔?畔?pà?

?衅?xìn?挑衅 ?

??追溯?溯?sù?

?朔?shuò?晦朔 ?

?n?沉淀?淀?dià??n?绽放 ?绽?zhà

??蒿?hāo?艾蒿?

?篙?ɡāo?竹篙 ?

??萧?xiāo?萧条?

?箫?xiāo?笙箫 ?

?n?斑斓?斓?lá? ?n?谰言?谰?lá

3.词语 (1)寂寥·寂寞

【辨析】 “寂寞”指孤单无聊的主观感觉。“寂寥”多指客观存在的空旷、冷落的现象,也可指主观感觉的孤单 (这时可与“寂寞”互换)。

【运用】 ①唯有大格局、大胸怀,才能耐得________,守得清贫,成就大写的人生。 ②她为什么会在这________无人的夜里,独自在海边的树林徘徊? 答案 ①寂寞 ②寂寥 (2)沉淀·积淀

【辨析】 都有“沉积下来”的意思,都可作名词。“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用于指习俗、文化等。

【运用】 ①情感需要________,才能写出好诗。 ②一座好的园林,是民族文化________的象征。 答案 ①沉淀 ②积淀 (3)斑斓·斑驳

【辨析】 “斑斓”是色彩错杂灿烂,多指鲜艳颜色的花衣服、艳丽的羽毛兽皮等。它可搭配成五彩斑斓、斑斓色彩。“斑驳”着重指颜色花纹相杂,一般指一种颜色杂有别的颜色或颜色深浅不一,花花搭搭,如树影、布满渍痕的墙壁等。它可搭配成斑驳的黑影、斑驳的旧画等。

【运用】 ①宜章县杨梅山镇香花村仍残留下一堵断墙,青砖________,苔藓密布。 ②秋日里树叶变黄变红,变得________多姿,装点了城市、村庄等各个角落。 答案 ①斑驳 ②斑斓

《雨巷》 一、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句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为“结着愁怨的姑娘”,喻体为“丁香”,妙就妙在“结着愁怨”这四个字上。现在将抽象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比作“丁香”,我们眼前便仿佛走着一位高洁又蹙眉、幽香淡淡又转瞬即逝的江南女子。

2.“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诗有什么好处?

2024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一学案: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含答案

第2课诗两首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伺候着河上的风光,这春来一天又一天的消息。关心石上的苔痕,关心败草里的鲜花,关心这水流的缓急,关心水草的滋长,关心天上的云霞,关心新来的鸟语。怯伶伶的小雪球是探春信的小使。铃兰与香草是欢喜的初声。窈窕的莲馨,玲珑的石水仙,爱热闹的克罗克斯,耐辛苦的蒲公英与雏菊——这时候春光已是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fzeb6q3g59lpyv23wwc1symv1jox5007a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