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研修心得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张迪雅
非常有幸参加“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通过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新时期新语文建设》、《我国语言文字的国情与政策》、《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粉笔板书技法系列讲座》等网络课程,我获益良多,下面将我的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一、贯彻政策法规,提高思想认识。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语言文字工作是现代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语言文字规范化尤为重要,它有利于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二、语言文字是素质教育的基石。素质教育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只有使用标准、规范的语言文字,才能促进优秀文化的相互渗透和传播。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加强高校推广普通话、用字规范化工作,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三、语言文字规范化是“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必要要求。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口头的表达、手势的演示、粉笔的板书,这些基本技能依旧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手段。如果使用的汉字不规范、普通话不标准,如何进行网上
教学呢?所以,教师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仅是一种标准、典范,还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责任重大。
四、不断加强学习,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一线教师,要重视自身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平时的授课、教案、讲义、板书、课件、试卷、作业批改、论文指导中,均要做到用语、用字规范。同时,要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列入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课堂教学、班会学习、校园活动,向学生普及语言文字法律法规,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语言文字素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学习到的知识广泛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提高自身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完善教学能力。并引导学生说普通话、用规范字,培养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良好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