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家长学校教师培训材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知之与乐之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与乐之的桥梁在于好之,即兴趣,如何把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激发出来,调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去学,乐意去学,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教师要做到“四敢”。 一、让学生敢动

要让学生对思想政治产生兴趣,除了让学生爱听老师讲课之外,还要解放学生的手和脚。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使其对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获得。例如,在讲初二思想政治“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安全”这一框题时,我采取了两种方式:前两个班用讲授的方式,讲课时,我特别选了几个生动的例子贯穿整堂课,一堂课下来,教学目标虽然达到了,但是学生反映平平;后两个班我提前将各班分好组,要求每一组演规定的违法行为,课上,学生把桌椅当成了道具,扮演着诸如警察、小偷、乘客等不同的角色,演的非常投入,课堂气氛也相当活跃,要求掌握的知识轻而易举的就掌握了。两者效果不同,是因为前者属于被动的接受,后者建立在演小品这一行为上。其次,以班级为单位,有规模的组织学生举办参与各类值得提倡和坚持的有意义的活动。如:休息日“走向街道,走向社会”活动、“讲身边的事,说心里的话”的交友沙龙等,通过定期、长期的亲身实践,使学生以自己的行动来体会、感受思想政治课的丰富内容和真正的内涵。 二、让学生敢说

思想政治课作为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一门学科。有些社会现象如个别政府不能真正为老百姓办事、有的法院办事不公,个别地区官官相互、老百姓根本不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属于社会阴暗面,或者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面对这些社会现象,教师不能简单回避,

相反,让学生大胆的说出来。然后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予以恰当引导,告诉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以及怎样才能避免。学生会从教师的话语中感到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在督促着自己。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去学。 三、让学生敢想

教学过程中,教师把科学知识和方法作为现成的东西细细“咀嚼”后“喂给”学生,好的“味道”都被老师“享用了”。学生在食而不知其味的情况下,只能做到“知之”,要做到“乐之”,必须先让学生“好之”,即让学生“亲自尝尝梨子的味道”。在讲完初二第五课中关于保护环境的七部法律法规时,要求学生每人想出一个办法,将这七部法律法规作为一个整体掌握,并分清主体、基础。几分钟之后,有的学生说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画一个圆,其他法律在圆上;有的学生说画一只在沙漠上流泪的鸟,由此想到相关的法律法规;有的学生说画一棵树,树根是基础,代表宪法,树干是主体,代表环境保护法,树枝代表其他法律;……;这些想法有的可以说很幼稚,但这些想法毕竟是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想出来的,这样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 四、让学生敢问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上存在“师讲生听”的教学弊端只有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很少或几乎没有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思维状态。要想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地位。课上的时间毕竟有限,为了弥补课上的不足,我还让学生课下给老师“留作业”,即问题写在作业本上,以便我在判作业时及时发现并回答。学生开始还不太敢提问题,有所顾及,在我的及时鼓励下,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多。在学生的问题中,像“残疾人保障法的‘保障’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有什么区别等问题属于书上问题的扩展;像“国家到底

知道不知道有多少古墓,如果知道,为什么不派人去研究?”等问题应属于其他的一些法律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使学生摆脱“山重水复”的困境,进入“柳暗花明”的佳境。

总之,兴趣是走出被动的知之,达到主动的乐之的纽带,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兴趣之火。

家长学校教师培训材料

知之与乐之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与乐之的桥梁在于好之,即兴趣,如何把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激发出来,调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去学,乐意去学,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教师要做到“四敢”。一、让学生敢动要让学生对思想政治产生兴趣,除了让学生爱听老师讲课之外,还要解放学生的手和脚。首先,让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fl7q9dbmw2xzhu2kzn0175lm26kup00a0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