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3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题库考点1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1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选择题

1.(2013·北京文综·T15)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 ) ①《春秋繁露》 ②《四书章句集注》 ③《儒林外史》 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解题时要注意题目要求——“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②是理学名著,它糅合了外来佛教思想;④是康有为把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著作,故二者均符合题意。而①③不符合题目要求。 2.(2013·福建文综·T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材料的准确解读能力。试题虽然引用了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的言论,却不是单纯考查这些言论的主要内容,而是由这些观点升华而来的治国理念。

【解析】选A。董仲舒阐述了社会因贫富不均会产生不利于统治的政治问题,并

- 1 -

且由此提出了统治者应该有所作为,通过政策调剂而使“上下相安”、易于统治。据此可见,董仲舒所持的治国理念只有A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为解决上述社会问题的政策措施,而非统治理念,故排除。

3. (2013·福建文综·T16)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 )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材料的分析和解读能力。朱熹虽主张以“劝农”为目的,但试题引用的材料却反复强调了教育后代年轻人要做到明辨善恶是非、先有知后有行的重要性。 【解析】选D。

选项 A 现核心思想 “去恶从善”同样只是教育内容的局部和具体体B 现 “以农兴业思想”对应了材料出处,却偏离了材料C 的核心内容 D 教育后人先明辨善恶是非,再以所知践所行,体现- 2 -

具体分析 “三纲五常”只是教育内容之一,非全部,无法体结论 错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了“理性”的生活秩序 4. (2013·广东文综·T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解题指南】考查宋明理学,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抓住关键词“明理”“仁义”。

【解析】选D。关键是“明理”一词,说明理学已经产生,则A、B可排除。而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主张通过外在手段明理,而材料是反对这一做法的,因而选D。 5.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T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

(1)把握儒学发展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将儒学同“孔孟之道”联系在一起,但这种理解只能说是明清两代四书八股、程朱理学占绝对统治地位下形成的观念。 (2)宋代以后理学逐渐占统治地位及朱熹对“四书”的注解。

【解析】选C。宗法血缘制度体现的是一种按血缘亲疏关系来分配财产、权力、土地等的制度,周公和孔子之间无法看出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故A说法错;仁政理念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就开始深入人心了,故B错;陆王心学未能成为主

- 3 -

流思想,故D错。

6. (2013·重庆文综·T1)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 )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内容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董仲舒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为君主专制……的神学依据”等信息。

【解析】选C。董仲舒的思想吸收阴阳五行、法家等思想,其主张有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7. (2013·上海单科·T14) “习华言,易华服,读儒书……以博中国人之信用,其教始能推行。”他是 ( ) A.元世祖 B.北魏孝文帝 C.利玛窦 D.马可·波罗 【考点】早期的西学东渐

【解析】选C。明清之际以耶稣会为主的西方宗教传播力量进入中国,才真正开启了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沟通、交流冲突的历史。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采取了独特的传教策略,在文化上,“习华言,易华服,读儒书……以博中国人之信用”,其传道之际,多取经于教义和儒学的沟通。故选C。 二、非选择题

8. (2013·江苏单科·T21)(12分)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 4 -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3分)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分)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3分)

【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演变。解答本题需提取材料中与设问有关的关键信息,并结合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历程,进行概括提炼。

- 5 -

2013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题库考点1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考点17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1.(2013·北京文综·T15)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①《春秋繁露》②《四书章句集注》③《儒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fhif865m40daes3y3831emx02sb8q00vm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