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7.1 工程测量方案
⑴.以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标高基准点为基准,使用经纬仪及全站仪进行平面控制,用
水平仪进行高程引测,激光铅垂仪进行垂准测量,在进行垂准测量时使用经纬仪和激光铅垂仪互为校核,以减小误差。
⑵.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在施工区域设置四个轴线控制点,建立平面控制网。利
用平面控制网中的某一点(满足通视和方便的要求),建立场地控制网。
⑶.标高以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为基准点(以业主提供的最新数值为准),施工高程根据最
新数据及时调整。
⑷.每层轴线偏差控制在±2mm,每层标高偏差控制在±2mm,垂直度偏差控制在±5mm。 ⑸. 先总体后局部的控制原则。
7.1.1
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
序号 仪器名称 规格 精度 数量 现状 1 全站仪 TOPC602 ±2”+2mm+2ppm 1 已送检合格 2 经纬仪 J2 2. 1 已送检合格 3 水准仪 DSZ3 ±2mm/km 2 已送检合格 4 铟钢尺 5m ±0.1mm 2 已送检合格 6 铝合金塔尺 5m ±1mm 2 已送检合格 7 垂准仪 PL-1 + 1mm 1 已送检合格 8 钢卷尺 50m ±1mm 2 已送检合格 7.1.2平面控制
根据工程的形状及特点,本着先总体后局部的原则,轴线控制点将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为依据。尽量避免过多地依赖离基坑较近,受影响较大的控制点,并用离基坑较远,受施工影响小的控制点来控制较近的控制点。本工程的平面控制拟从地上结构施工阶段平面控制来加以实施。 ⑴.结构施工阶段平面控制
地上结构施工阶段平面控制网的布置主要以基础控制网为依据,当结构施工到+0.000时,在控制点相应的位置先预埋200×200×10的钢板通过经纬仪把控制点引测到钢板上,并在钢板上刻上十字丝刻度标记。上部结构施工时把PL-1型垂准仪架设在控制点上向上投点弹线定出控制线的位置,以此作为结构层定位放线的依据。其控制线的布设详见附图7-1“裙楼测量控制线布设图”,附图7-2“塔楼测量控制线布设图” ⑵.垂直度偏差控制
为确保本工程主体结构的总垂直度,垂直偏差采取内控为主、外控校核为辅的原则,在每楼层设置若干个200×200的垂直偏差观察孔,结构每施工一层后即由我公司专职测量师采用垂准仪进行复核,确保层间垂直度偏差≤3mm,工程总垂直度≤30mm。
7.1.3高程控制
7.3钢筋工程
⑴.钢筋质量要求
本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所有钢筋应由信誉良好制造厂家供应,并应得到甲方、监理、设计单位批准,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应有明确标志。进场
时应按直径分批检验,进场检验内容应包括查封标志、外观观察,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60t为一批抽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若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 ⑵.钢筋翻样、加工
钢筋翻样除按常规要求外,必须严格遵照有关设计、施工、抗震设防及人防工程的规定,钢筋翻样单需由现场工程师进行审核。
进场钢筋必须批量成捆(盘)进场,按照炉罐批号和直径分批验收,捆(盘)上标牌齐全并和质保书、发货单上的炉号、批号、发货量相符,并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抽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必须保留标牌,并按批堆放整齐,钢筋应堆放在高于地面的垫木或其它支承物上。
钢筋按配料单制作,要严格控制半成品质量。加工合格的半成品分类挂牌堆码,按配料单对号发料交付使用。 ⑶.钢筋连接
原则上直径为Ф20和Ф20以上的钢筋,水平筋采用闪光焊及电弧焊,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Ф25以上则采取直螺纹连接,钢筋搭接部位及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的连接宜采用机械连接。具体的机械连接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目前建设部推广应
用的钢筋的机械连接包括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带肋钢筋套筒挤压
接头应达到《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Ⅰ级和Ⅱ级接头性能标准。锥螺纹
钢筋接头应达到《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Ⅱ级和Ⅲ级接头性能标准。钢
筋机械连接具有强度高,质量稳定,施工方便,对提高钢筋工程的质量、速度和效益有重
要作用。机械连接适合于直径为16~40mm的HRB335和HRB400级钢筋的连接。当采用闪光
对焊(水平钢筋连接)和电渣压力焊(竖向钢筋连接)进行焊接时间要注意调整好焊接参
数和控制好焊接质量。
1231-已连接的钢筋2-直螺纹套筒3-未连接的钢筋
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示意图
1.直螺纹工艺
a)施工准备:钢筋连接采用等强连接,套筒场外预制,场内连接的施工方式,所有的钢筋均采用场内加工。对进场的现场加工人员,要求进行培训,结束后对工人进行现场考核,合格人员项目发上岗证,施工人员凭证上岗,严格禁止非专业人员操作。
b)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工艺流程:下料 → 套丝 → 抽检10%用螺纹规检查 →(合格后)戴塑料保护帽→分类堆放→运到现场备用→用套筒对接钢筋→用搬手拧紧定位 → 检查套筒两端外露丝扣不超过一个完整扣→现场检查和记录。操作要点:①.钢筋下料要求端部平直,不得有马蹄形。②.套丝工人均应相对固定,经培训后持证上岗。套丝工人应逐个目测检查套丝质量,并抽检10%丝头,用螺纹规进行检查。③.套丝时必须加润滑液进行套丝。④.加工的钢筋丝头的直径和长度应用螺纹量规检查,保持在规定的波动范围内。⑤.现场连接钢筋时,应使套筒两端钢筋相互顶紧,并保持套筒的居中位置,两端外露扣不超过一个完整丝扣。
c)钢筋连接:检查套筒与钢筋的型号是否一致,检查丝扣是否完好无损,清洁,并做除杂和除锈处理。钢筋连接时,注意二根钢筋顶紧,使外露的牙型不超过一个完整丝扣,施工完成后,并已验收合格后的接头标注红油漆标识。底板钢筋连接按50%考虑搭接,下
铁接头位置尽量避开支座弯矩最大处;上铁搭接尽量避开跨中最大弯矩处;接头连接完毕
后,专人进行接头检查。梁钢筋连接上铁在跨中1/3区段,下铁连接在支座1/3区段;连
接完毕后,专人进行检查。柱子钢筋连接:柱子钢筋连接接头位置距地大于500mm,两接
头位置相互错开35d。钢筋连接完后专人进行检查。钢筋接头试验在现场取样,取样时保
证取样的质量和代表性,确保接头合格率100%。
d)质量标准:
⑴.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检查方法:必须有出厂质量
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检查及验收人员 安全节检验对焊机具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注约意操作安全检查评定等级 措 施 参加检查验收人员
7.4模板工程
7.4.1模板选用
模板工程是结构外观好坏的重要保证,在整个结构施工中亦是投入最大的一部分,模板系统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模板方案的选择,考虑的出发点是在工程的质量及进度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经济成本分析,达到减少周转材料投入,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根据本工程结构外形较为规则,梁、板、柱、墙的变化以符合模板模数的配比级数递减这一特点,模板体系选用及配制如下:
柱模板:方形柱模板采18mm厚覆塑木胶合板,槽钢加对拉螺杆加固;圆柱采用定型钢板,扁钢圆箍固定,柱模配置数量为1.5套。
墙体模板:裙房以下筒体外模采用18mm厚覆塑木胶合板加对拉螺杆加固,筒体内模采用定型筒模;塔楼筒体外模采用爬模,电梯井及管道井墙体内模采用定型筒模;
有平台的墙体模板采用18mm厚覆塑木胶合板。墙体模板的配置数量为1.5套。
梁模板:梁均采用18mm厚覆塑木胶合板,配置数量为3套。 平台模板:采用12mm厚竹夹板,配置数量为3套。
7.4.2材料控制
⑴.模板是混凝土的成型模具,模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表观,故用于本工程的模板要求表面光滑平整,刚度好。
⑵.进入施工现场的木方要求尺寸基本准确,不翘曲、不变形。 ⑶.模板在使用前要刷脱模剂。
⑷.进入现场的钢管、扣件等材料必须是合格的。 7.4.3模板安装要求
⑴.测量员将轴线、结构线及标高放测完毕,提交监理及项目质检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支模工序。
⑵.柱、墙钢筋及限位钢筋验收合格,木工工长收到钢筋交接检表后,方可进行拼模及加固。 ⑶.模板及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⑷.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对油质类等影响结构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不宜采用。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
⑸.模板支设完毕,模内材料及垃圾要清理干净。
⑹.柱、墙结构边线处要求瓦工收面平整,或若立模后仍有大于规范允许范围内缝隙,则在混凝土浇筑前采用水泥砂浆补缝。
⑺.混凝土浇筑期间,应安排专人看护模板,随时检查模板变形及加固情况。
⑻.模板周转使用后,应用手刨将模板边修直,所有模板在拼缝处须满贴10mm厚、18mm宽的海棉条,这样处理可防止模板拼缝处漏浆,且混凝土浇筑后表观效果较好。
模板支模工艺详见图6“模板工程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程序详见图7“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7.4.4墙体支模及加固
裙楼筒体墙及内墙模板均采用厚18的木胶合板,按翻模施工。墙体模板竖楞采用50×100方木@350左右,横楞为φ48×3.5钢管与对拉螺杆立面间距对应。对拉螺杆间距由下至上按500至700逐渐放大,下部三道螺杆均采用双螺帽加固。其支模详
见附图7-4“墙体支模及加固详图”。塔楼筒体外墙利用大模板进行爬模施工,筒体 电梯井及管道井内墙采用铰接筒模,其支模及加固详见后续所述。 7.4.5柱支模及加固
b.拼装前先在安装现场按电梯井道尺寸放线,定出定型模板、铰接角模和电梯门洞位置后进行拼装,拼装过程中确保筒模方正;
c.利用连接配件按600间距(横向)将加固龙骨(50×100×3.5方钢管)安装在筒模上,根据龙骨位置定出穿墙对拉螺杆孔位置; d.安装脱摸器并调试,使用灵活后刷脱模剂待用。 安装完毕的筒模见如下示意图五、六、七: ⑵.施工流程
①.铰接筒模从2F施工时开始使用,设备层施工时,在电梯井道内按要求预留洞口,便于平台支腿就位;
②.拆除井道内的原脚手架、模板,将操作平台吊入就位,通过调整四角的平台支腿标高将平台调平;
③.收拢筒模四角,利用塔吊将其吊入就位;
④.调整模板四角使筒模方正,对角线差满足质量要求;
⑤.墙体钢筋绑扎,预埋穿墙对拉螺杆套管(D20PVC管)和平台预留孔洞,封另一侧SP-50定型模板(散支散拆);
⑥.穿对拉螺杆,上紧螺帽,进行模板支撑加固; ⑦.筒模上口搭设临时浇捣混凝土操作平台,浇捣混凝土;
⑧.待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拔除对拉螺杆,收脱模器,使筒模脱离墙面; ⑨.将筒模吊至楼板面上,清理模板表面混凝土渣,刷脱模剂; ⑩.提升操作平台到上层,将平台支腿插入预留洞中,调平平台; ⑾.筒模吊装就位,重复上述工作,逐层完成结构施工。 铰接筒模施工流程见如下示意图八:
⑶.注意事项
①平台预留洞口埋设应准确,确保平台就位后低于楼板面50-100mm,便于调平操作平台,同时保证施工缝接缝平整;
②.筒模穿墙对拉螺杆孔位,应与筒体另一侧模板孔位对应; ③.筒模脱模时,应两两对应收脱模器,以保证筒模均匀脱离墙体;
④.筒模的各部件,在每次浇捣混凝土脱模后,必须进行清出混凝土渣、刷润滑油等保养工作。
7.4.9塔楼筒体外墙爬模施工
塔楼结构形式为筒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柱内部设置有十字形钢骨架,梁为钢梁和劲性钢筋混凝土梁。
地上结构的施工拟先施工筒体墙,框架结构较筒体墙施工延后三层,根据该结构特点,拟采用液压爬升模板与导轨式整体提升爬架施工上部结构,爬模在第5层开始安装。
⑴.液压爬升模板的特点
拟采用于本工程的液压爬模是滑模和支模相结合的一种新工艺,它吸取了支模工艺按常规方法浇筑混凝土,劳动组织和施工管理简便,受外界条件的制约少,混凝土表面质量易于保证等优点,又避免了滑模施工常见的缺陷,施工偏差可逐层消除。它同滑模工艺一样,其爬架、模板、操作平台及吊脚手架等以液压千斤顶为动力自下而上自行向上爬升,无需塔吊反复装拆,也不要层层放线和搭设脚手架,钢筋绑扎随升
随绑,操作方便安全。
采用液压爬模工艺将立面结构施工简单化,节省了按常规施工所需的大量反复装拆模板所用的塔吊运输,使塔吊有更多的时间来保证钢结构的安装和其它材料的运输。还可节省模板堆放场地,现场施工文明,管理简便易行。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施工进度诸方面均有良好的保证。 ⑵.爬模的主要构造 ①.模板系统
由定型组合大钢模板、调节钢模板、调节板缝、打孔钢模板、角模、 钢背楞及对拉螺栓、铸钢螺母、铸钢垫片等组成。 ②.液压提升系统
由提升架立柱、横梁、斜撑、活动支腿、槽钢夹板、围圈、千斤顶、螺纹接头的钢管支承杆、液压控制台、各种孔径的油管及阀门、接头等组成。 ③操作平台系统
由固定平台、活动平台、吊平台、中间平台、电梯井吊平台、外架栏杆、立柱、斜撑、安全网等组成。 ⑶.爬模安装程序及方法 ①.拼装模板前的准备工作
a放墙线、模板边线、提升架中心线、提升架边线。
b.绑扎一层钢筋,水平筋需高出模板顶口一道。
c.安装门窗洞口专用模板、预留洞木盒子(工地自配)及水电管线。
d.电梯井筒需搭设钢管架至外模板安装下口标高10cm处。即等于搭设至安装层楼面标高减40cm处。
e.清理现场模板及配件,按规格、品种堆放,检查模板及配件的数量、尺寸及加工质量。 f.模板板面需刷脱模剂,机加工件需加润滑油,以保证工程质量及使用方便。 g.购置模板及配件安装所需要的各种连接螺栓及工具。
h.检查钢筋、预留木盒子或水电盒等是否有突出墙面的地方,需处理、校正的要及时处理。 ②.支设模板
a.爬升模板采用定型组合大钢模板,模板厚度84mm,允许承受混凝土侧压力50KN/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