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说明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案例

第三课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

——走进具象艺术

姓 名:石妍妍

学 校:穆棱市第一中学

1 / 9

.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教 学 设 计

一、教材分析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第三课,在新课程标准中,本节课是高中一年级上学期较为重要的一节课程,在学生刚进入美术鉴赏课程中的一个深入课,从本节课开始,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及其相关问题。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更加深入、具体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均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们对于美术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基于现学生的知识含量对于刚刚接触的美术鉴赏课程的了解还很薄弱,在前两节课程中教师已经给学生进行深入讲解概念的掌握,所以在本节课中我试图让学生更直观的、更全面的了解本节课的容,从而更好地抓住教学重点,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典型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掌握具象艺术的特征和意义。

2、能力目标:掌握鉴赏具象艺术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具象艺术的鉴赏能力,理解美术作品中对典型形象的塑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感受作品中的趣味性以及了解历史状况,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每一幅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历史知识,通过绘画,可以让学生更直白的欣赏作品的不同价值,在学生的成长中可以加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其感受生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讲解具象艺术的特点以及社会功能,对美术鉴赏方法的具体运用,并进而认识具象艺术的意义。

2 / 9

.

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典型性)的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

五、课 型:鉴赏课 六、课时计划:2课时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启发法、讨论法、欣赏法、冶法

(设计意图:在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大家通过讨论、分析、欣赏的方式使学生激发审美兴趣,在教师有效的引导和启发中让学生主动的探索知识、领会绘画带给生活的魅力带给学习的快乐。)

八、教学准备:教科书、多媒体课件、教案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环节一:幻灯片播放图片,R·皮尔斯坦的照相写实主义作品,激起学生兴趣。

教师设问:同学们欣赏这几幅图片,大家有什么想法? 学生讨论:大家互相询问、分析。

3 / 9

2f8u45z73r3z01x0bvw21wxgu8k8be00ng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