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名著导读与课前演讲如何有机结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名著导读与课前演讲如何有机结合

作者:罗畅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24年第9期

罗畅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方面,阅读名著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名著化育气质,阅读名著改变人生,处在三观形成期的高中生尤其需要广泛而富有成效的阅读,把名著的文化因子逐渐融化在血液中,涵养其精神面貌或品质内涵。蒋绍愚先生说:“如果我们培养了这么一代终身和经典名著无缘的人,将是一个绝大的悲哀。”名著对人生的影响,是手指如飞地玩微博刷微信永远无法取代的。可现实是,在这个“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时间、没有心情、作业太多、经典难懂等等,都造成了高中生不读经典、少读经典或阅读随意、无序、低效现象的客观存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的高中语文课程体系给学习者呈现的18个学习任务群的第一个就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名著导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重要栏目,与“阅读鉴赏”“表达交

流”“梳理探究”并列而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语文教学在“名著导读”这里有了一个最好的交集。教师在这个平台上如何力避学生阅读的功利性,如何突破学生的阅读困境,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进而具备阅读优秀作品的能力,乃至最终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能不能把名著导读与课前演讲活动结合起来?我做了一些尝试。力图通过人人读名著,人人议名著,一书有一得,一天有一得,得得相交流,促进每一个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最终达成名著润生命、阅读厚生活的理想之境。

一、名著导读与课前演讲活动结合的出发点

笔者曾就名著导读的教学现状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的情况是:教师都能认识到名著阅读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但多数教师并不理解编者编订“名著导读”的意图。于是在教学中,教师或者根本不涉及,或者把教材内容简单提一下,或者就教材提供篇目布置阅读作业,让个别优秀同学做个读书交流,教学随意性大。从学生角度看则是,爱读书的学生永远在主动读书,但其阅读水平大多提升缓慢;而不爱读书的孩子是,必修1至必修5教材所列十本名著老师教过的就有点印象,没教的甚至连教材导读内容都不看,更别说阅读原著了。

少数理想一些的情况是师生都能正确认识教材“名著导读”的地位问题。指导学生阅读的教师领会了编者意图,教师自己能真正深入阅读名著,理解名著,胸中有物;教学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善于拓宽思路,手中有法。而多数学生在名著阅读上也不盲目不应付。师生方向一致,步调和谐。

可即便如此,笔者以为当下名著导读教学仍然存在的短处是:1.针对性不强。理想的教育是“一个都不能少”,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阅读体验,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体验认知进行个性化阅读,达成个人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发展。而目前的导读教学尚是以师为本,以本说本,针对性不强。2.持续力不够。精彩导读追求短平快,认真训练多在一时,缺少长效机制。“毕其功于一役”的方式很难达成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久久为功,阅读教学还是少谈终南捷径为好。

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感知开始。”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学生要完成对名著的理解、意义的构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习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说“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课前演讲活动相对上述名著导读教学的短处表现出的优势则是:一、实践出真知,每课一人,每人必讲,参与面广,指导针对性强。二、“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

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课前演讲活动携手名著导读教学,循序渐进,渗透力强,功效持久,更有利于学生阅读习惯培养,更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

二、课前演讲与名著导读结合的实施策略

(一)确定主题,阶段醒目;落实计划,保证质量。新课改背景下,必修1至必修5五本书的教学时间是一学年加四分之一个学期,也就是在高二教学两个月时五本必修教学就结束了。十部“名著导读”有中外小说、戏剧、散文等,体裁题材多样。因中学生阅读水平参差不齐,中外作品阅读价值各有侧重,所以课前演讲的主题可以根据名著导读教学的整体计划阶段性地围绕指定名著展开,甚至确定专题进行,更便于学生的名著阅读真正深入,教师能个个指导到位。比如我高一选定的主要是《论语》和《红楼梦》。一是出于作品自身价值高,有个性化解读的足够空间。一是出于教学时序的安排。像《论语》学生初中学过一些,但高中是全书导读推荐,通过课前演讲将阅读引向深入,可以为选修阶段《先秦诸子选读》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没有扎实的阅读,就不可能进行名著的个性化解读,课前演讲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凡事预则立,在演讲的主题围绕某部指定名著展开之前,我会安排阅读时间。比如在必修三开《红楼梦》并定了该学期课前演讲的名著篇目为《红楼梦》之前的高一寒假我就布置了《红楼梦》的阅读作业。

(二)授之以渔,激发兴趣;携手课内,精讲助力。课前演讲容易失之于人人能谈,空泛浅谈。教师可以借由必修三教材“梳理探究”《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各类文本阅读、读书讲座等给学生以阅读深化个性化的指导。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教材精讲的引路作用。教材的“阅读鉴赏”版块教学较之于“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的教学而言,是我们的传统优势项目。所以课前演讲活动既然拉起了“名著导读”的手,也完全可以拉起“阅读鉴赏”的手,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课程资源,科学整合,借力增效。比如必修三名著导读《红楼梦》就可与必修三阅读鉴赏《林黛玉进贾府》结合。通过课内阅读把学生带入红楼梦的大观园,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课前演讲去诠释。

(三)树以规矩,以成方圆;教师把关,确保成效。我就名著导读的课前演讲专门设计了学生演讲稿的简录表格。除演讲者、时间等常规信息外,特别设计了“演讲题目”“演讲稿关键词”“演讲稿内容概要”“演讲稿”“参考文献”等元素。教育是春雨化雨,习惯的养成更是在于一个个下意识的形成过程。上述几个元素,即在避免演讲的泛化,训练学生紧扣主题的由词到句再到篇的语言组织能力。“参考文献”则意在引导学生能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能言之有据,引导学生的治学意识和习惯的养成。

即使学生的演讲有“稿”可依,但为保证演讲质量和效果,每位学生演讲前的稿子都必须经过教师审批。审批的过程浅近地可以理解为一次作文的批阅反馈。主题不鲜明、材料冗杂、叙述拖沓、关键词提炼不准确甚至书写格式等问题都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修正。因为每节课一人演讲,我规定提前三天审稿,意在给学生修改稿件留个余地。结果,有学生演讲稿再改不过,三个学生演讲稿接连不过,班里也出现过课前演讲“断顿”的情况。但我以为这样的“断顿”

是有价值的,因为仓促演讲,名著就没有真正入学生之心,仓促演讲的过程也是对全班同学时间的浪费。

(四)交流碰撞,精彩纷呈;激励推动,享受阅读。演讲的主题阶段性围绕某部指定名著展开,学生演讲互相启发借鉴,名著阅读由泛化具体到个性化。比如围绕《红楼梦》阅读进行的课前演讲,学生们由主题、礼仪、人物说到了版本;人物由黛玉宝钗说到晴雯袭人;黛玉由小性子说到真性情说到风韵等等不一而足。最初我还担心越往后的学生在演讲选题上更不容易,不想仅一个黛玉截至目前学生就给出了9种解读。不止于此,因母亲节将至,学生就将课前演讲的主题定为了“谈一谈《论语》中的孝道”。与之类似,学生把作品的人物关系投射到当下现实,结合自己的姓名、成长故事等解读作品。虽还谈不上多高的学术水平,但学生名著导读的演讲有了他这一个哈姆雷特的魅力。并且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他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训练,得到了提高。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本领,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励。简而言之,教育不是灌满,而是点燃。”教师对学生的审稿修正,演讲后的学生对学生的评价,都要以鼓励为原则,充分肯定学生所长;不足之处只需明确给出学生下一阶段努力一下就可以弥补的,摘桃子,循序渐进。阅读能力的提升非朝夕间可就,非得假以时日沉淀酝酿。我还尝试让演讲优秀者到外班巡讲或者推荐学生演讲稿公开发表,这都很好地激励了学生。

目前,仅凭一部或几部名著的阅读,仅仅通过演讲的交流互动,名著导读与课前演讲的综合实践活动还未能达成人人爱读、人人能读、人人会读的效果,但我知道,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的培育就在滴水穿石的实践中实现,无限的化境由“这一个”行至。

罗畅,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教师。

名著导读与课前演讲如何有机结合

名著导读与课前演讲如何有机结合作者:罗畅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2024年第9期罗畅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方面,阅读名著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名著化育气质,阅读名著改变人生,处在三观形成期的高中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f1wh0vo4r0wk4t3v4f03ibqw7s1q700tm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