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统一编号 HIT-A-003
学校名称 哈尔滨工业大学 队长姓名 队员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2013年9月7日
摘 要
本系统以AVR ATmega16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结合MOSFET驱动器IR2102,低导通电阻功率MOSFET IRF3205制作了一台具有自动稳压功能的AC-DC变换装置,DC-DC部分采用Boost拓扑结构,实现了AC(20~30 V)-DC(36 V)转换。负载调整率、电压调整率分别达到了2.7%和1.3%,较好地完成了基本要求。此外,给出了功率因数调整和校正的基本方法和结构框图。 关键词:AC-DC;功率因数调整;Boost电路
目 录
一、 设计任务................................................5
1.1 基本要求.............................................5
1.2 发挥部分.............................................5
二、方案论证与比较..........................................6
2.1 AC-DC整流电路的选择................................6 2.2 DC-DC主回路拓扑的选择..............................6
2.3 处理器的选择.........................................6 2.4 反馈稳压方案选择.....................................7 2.5 过流保护方案选择.....................................7 2.6 功率因数测量方案选择.................................7 2.7 功率因数调整方案选择.................................7 2.8 系统框图.............................................8 三、理论分析与计算..........................................9
3.1 提高效率的方法.......................................9 3.2 功率因数调整方法.....................................9 3.3 稳压控制方法.........................................10 3.4 AC-DC主回路与器件选择..............................11 3.5 DC-DC主回路与器件选择..............................11 3.6 控制电路.............................................12
3.7 辅助电源.............................................12 3.8 电压测控电路.........................................13 3.9 软件与程序设计.......................................13
四、测试结果与误差分析......................................14
4.1 测试仪器.............................................14 4.2 测试方案.............................................14
4.3 测试数据.............................................15 4.4 测试结果分析.........................................16
五、结论与心得体会..........................................17 参考文献....................................................17 附录1 总电路图..............................................18 附录2 元器件清单............................................19 附录3 程序..................................................19
单相AC-DC变换电路(A题)
【本科组】
一、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如图1所示的单相AC-DC变换电路。输出直流电压稳定在36 V,输出电流额定值为2 A。
图1 单相AC-DC变换电路原理框图
1.1 基本要求
(1)在输入交流电压 Us=24V、输出直流电流 Io=2A 条件下,使输出直流电压Uo=36V±0.1V。
(2)当 Us=24V,Io 在 0.2A~2.0A 范围内变化时,负载调整率 SI ≤0.5%。 (3)当 Io=2A,Us 在 20V~30V 范围内变化时,电压调整率 SU ≤ 0.5%。 (4)设计并制作功率因数测量电路,实现AC-DC变换电路输入侧功率因数的测量,测量误差绝对值不大于0.03。
(5)具有输出过流保护功能,动作电流为2.5A±0.2A。 1.2 发挥部分
(1)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在 Us=24V,Io=2A,Uo=36V 条件下,使 AC-DC 变换电路交流输入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8。
(2)在 Us=24V,Io=2A,Uo=36V 条件下,使 AC-DC 变换电路效率不低于95%。
(3)能够根据设定自动调整功率因数,功率因数调整范围不小于 0.80~1.00,稳态误差绝对值不大于 0.03。
(4)其他。
二、方案论证与比较
2.1 AC-DC整流电路的选择
(1)全桥整流。该电路由四个二极管以及LC滤波元件构成。变压器绕组结
构简单,二极管电压低。但是二极管数量多,总通态损耗大。
(2)半桥整流。该电路由两个二极管以及LC滤波元件构成。元件总数少,
结构简单,总通态损耗小。但是二极管电压高,变压器绕组需要中心抽头。
本题中变压器无中心抽头,只能选择方案(1)。 2.2 DC-DC主回路拓扑的选择
(1)Buck-Boost型电路。既能降压也能升压,输出与输入极性相反,输入输出电流脉动大,结构简单,只需要一只开关管。输出空载时,会产生很高的电压造成电路中元器件的损坏,故不能空载工作。
(2)前级Boost,后级Buck。将升降压的功能分成两个模块,使用的元器件数量较多,损耗也相对较大。但是这种方案有利于AC/DC变换器功率因数的调整。
(3)单级Boost电路。方案简单,驱动方便,效率较高。但是由于任务要求输入电压 ??I为AC 20 ~30V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直流电压稳定在36V,因此使用
单级Boost电路有可能不能满足要求。不过在重载条件下,整流后电压下降较大,经实验验证效果较好。
选择方案(3)。 2.3 处理器的选择
(1)采用STC 12C5A16S2单片机。STC 12C5A16S2单片机是台湾宏晶公司2010年推出的新一代抗干扰,高速,高可靠性,低功耗的微控制器,其编程语言完全兼容传统8051单片机。
(2)采用ATmega16单片机。ATmega16单片机是基于增强的AVR RISC结构的低功耗8位CMOS微控制器。片内具有16K可编程Flash,8路10位ADC,四通道PWM,功能强大,开发成本低。
在同样的晶振频率下,方案(2)有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因此可以降低运行频率以减少对电路的电磁干扰。因此选用方案(2)。
2.4 反馈稳压方案选择
使用单片机ATmega16实时检测输出电压,由于输出电压与PWM波的占空
比成正比,若测得的电压高于8 V,则减小占空比;反之,则增加占空比。设置一个阈值电压差e,当前电压差小于e时不进行调节,从而避免反复调节造成电压波动。
2.5 过流保护方案选择
采用硬件实现过流保护。将一个动作电流为2.5A的自恢复保险丝串联在输
出回路中。电流未达到动作电流时,其电阻很小,造成的功率损耗也较小;当电流过大时其电阻急剧上升,以减小电流,防止造成负载损坏。
2.6 功率因数测量方案选择
(1)以过零点相位比较法为代表的直接测量法。其主要依靠硬件装置来实
现计算,受硬件本身的影响较大,并且由于谐波和干扰的存在,过零点的准确度难以保证。其测量框图如图2。
(2)以谐波分析法为代表的软件检测分析方法。其根据谐波分析得到的i
和u的正弦波形参数,求得φ,继而求得cosφ。这种方法有较好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还可以同时计算电网中电流、电压及其各次谐波的值,从而为功率因数调节提供监控的依据。
图2 功率因数测量方案
2.7 功率因数调整(PFC)方案选择
(1)无源PFC方案。采用无源元件来改善输入功率因数,减小电流谐波,以满足要求,其特点是简单,但体积庞大、笨重,而且调整后的功率因数只能达到0.7~ 0.8左右。
(2)有源PFC方案。在桥式整流器与输出电容滤波器之间加入一个功率变换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可以达到较高的功率因数(通常可达0.98以上),但成本也相对较高。具体实现方法有以下几种:
a. 采用DSP和Boost电路实现:通过DSP编程控制完成系统的功率因数调整。通过软件调整控制参数,使系统调试方便,减少了元器件的数量以及材料、装配的成本;但是软件编程困难,采样算法复杂,计算量大,难以达到很高的采样频率,此外还要注意控制器和主电路的隔离和驱动。
b. 如图3,采用UC3854和Boost电路实现:UC3854是一种平均电流型的升压型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使用专用IC芯片,无须编程,简单直接;但是电路的外围器件很多,调试困难。
c. 采用UC28019和Boost电路实现:UCC28019也是一种平均电流型的功率因数校正芯片。该芯片使输入电流的跟踪误差产生的畸变小于1%,实现了接近于1的功率因数,外围器件相对b较少。
以上三种方案只有方案(2a)可实现发挥部分“能够根据设定自动调整功率因数”的要求,但是其算法在短时间内实现难度较大。
图3 功率因数调整方案框图
2.8 系统框图
由于时间仓促,系统仅实现了要求中的部分功能。上交作品的系统结构框图
如图4。
图4 系统框图
三、理论分析与计算
3.1 提高效率的方法
系统的损耗分为三部分:传输损耗、开关损耗及其他损耗。 为了提高效率,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降低开关频率。开关频率过高,开关管的损耗将会很大;开关频率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