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概论
一、何谓“先秦”
广义“先秦”:即“秦先”,泛指秦统一六国(前221年)以前直至远古时代。
狭义“先秦”:主要指秦统一天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文学,主要即指春秋战国特别是战国时期的文学。 二、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 ★ 文学形式的演变
口头文学:原始歌谣、神话传说 书面文学:诗歌、散文 诗歌:诗三百、楚辞
散文:甲骨卜辞、钟鼎彝器铭文-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史传散文) ★总体趋势:由口头而书面、由简而繁、由原始朴素而文采斐然。 三、先秦文学的时代背景
1、社会制度层面:王纲解纽,礼崩乐坏 2、思想文化层面:诸侯异政,百家异说 四、先秦文学的总体特征
1、发愤著书,有为而作(创作动机) 2、放言无惮,无所忌讳(创造氛围) 3、深于取象,深于比兴(创作手法)
4、紧贴现实人生,体现理性精神(思想内容)) 5、多非一人一时所著,作者难以确指(作者)
6、文、史、哲合一、诗、乐、舞结合、文学尚未独立。(学科特征)
神 话
一、神话的产生和价值 1、 什么是神话
是远古时期的人类以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口头创作的神异故事; 是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曲折反映和超现实的形象描述; 是初民对世界的原始理解和阐释方式。 2、神话的产生
◆神话产生于生产力极为低下的人类童年时代,带有鲜明的原始思维特征。 ◆原始思维的几大特点: a.以形象思维为主;
b.以类比、模拟的行为方式为主要表现; c.以崇拜为主要倾向。 3、神话的价值 *认识价值
以特殊方式为后人探索远古历史及人类精神世界透露了许多可贵的信息,是后世人类的精神“原型”。 *审美价值
作为人类历史上永不复返的阶段所产生的艺术形式,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源头,本身就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马克思),是文学艺术的“武库”和“土壤”。
二、中国古代的主要神话
我国的神话缺乏系统记载神话的专门典籍,现存的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列子》等先秦典籍中。
我国古代神话类别主要有:自然神话、创世神话、英雄神话、传奇神话。 三、中国古代神话的特色与演变
主要特色:将人神化,重视人的力量和社会性(古希腊神话将神人化,重视命运的主宰和人的自然性)
演变的方式和结果:历史化、文学化(神话改造成寓言)、宗教化(神话演变为仙话)
《诗经》概说
一、性质
《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我国诗歌传统的起点和源头。先秦即为列为儒家“六经”之一,汉以后,崇《诗》为“经”,称《诗经》。 《说文》:“经,织纵丝也。”引申为基本经典之意。 二、篇目
存目311篇,有六首“笙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有目无辞,故实有305篇,最初皆为配乐演唱的乐歌总集。 “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墨子·公孟》) “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 三、《诗》的来源及结集 来源:
1、采诗说 《汉书·食货志》: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偱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2、献诗说 《国语·召公谏弭谤》
“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史献书,瞍赋、曚诵。” 四、分类
《诗》分风、雅、颂三个部分,一般认为是按音乐特点划分的。 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商颂、周颂、鲁颂。 风、雅、颂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诗大序》) 五、创作时代和地域
确切年代难以确考。大致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至前6世纪)约五百年间。 《诗经》所收集的诗歌产生地域甚广,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扩及江汉流域,延及当时中国大部。 六、《诗》在先秦时期的应用
《诗》三百皆可入乐演唱,可藉诗言志、美刺、观俗,广泛运用于诸侯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的祭祀、朝聘、婚礼、宴饮等个各种典礼仪式。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概括了诗的感染、认识、教育和讽刺作用。 七、《诗》的流传
春秋时贵族社会普遍习诗,春秋末孔子私家讲学,教习“六艺”,《诗》即其一;战国时儒家
“诵经”,《诗》亦其一。 秦始皇焚书之后,《诗》因便于讽诵,赖口耳相传得以保全。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前三家为今文经学派,兴盛于汉武帝后百余年间,立于学官,合称“三家诗”,《毛诗》属古文经学派,较为晚出,东汉后,经郑玄作《毛诗笺》,毛诗遂盛行天下。三家诗先后失传,存者唯《毛诗》,即今之《诗经》。 八、《诗经》的思想内容特点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汉书·艺文志》)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题材上可分五类:
一、周民族史诗 二、颂歌和怨刺诗 三、婚恋诗 四、农事诗 五、征役诗 九、《诗经》的艺术特色 1.直抒胸臆的特色; 2.赋、比、兴的手法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比:以彼物比此物。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歌咏之辞。 3.语言的声律节奏及章法结构:多用叠字、重言、叠韵词及虚词;四言二拍为主的句型结构;4.联章复沓、回环往复的章法结构,使诗极具自然优美的韵律美。 十、《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源头,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
2.其关怀现实人生的立足点、直抒胸臆、真实叙事的艺术风格、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成为文学史的典范,为后世诗歌创作所取法。 十一、常见注本
《毛诗传笺》东汉 郑玄 《毛诗正义》唐 孔颖达 《诗集传》宋 朱熹 《诗经原始》清 方玉润 《诗经通论》清 姚际恒 《诗经今译》今 余冠英 《诗经直解》陈子展
先秦历史散文
一、重史传统 记史时间早。
商代已设立专司史职之官。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多士》) 记史之文绵绵不绝,蔚为大观。 《说文》:“历,过也,传也。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英语“history”与“story”一词同源出于希腊文“historia”,意为,一个人的调查记录。 二、重史原因
以史为鉴:鉴古知今,鉴往知来,为当政者提供可资参考的历史经验教训。 “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尚书酒诰》) “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不可不鉴于有殷。”(《尚书召诰》) 三、先秦历史散文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文字古朴简洁。
第二阶段:从春秋到战国末期,以《左传》、《国语》为代表。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内容详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
第三阶段: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由记言记事发展到写人;叙事铺张扬厉,更富气势和文采。
《左传》的散文艺术
长于叙事:以全知全能的叙事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宏观把握,结构谨严,构思工巧.
善于描写战争:注重描写战争来龙去脉、胜败之因,充分体现史家高瞻远瞩、见微知著的理性思维特点。
善于写人:描写刻画人物众多,其中不乏形象鲜明、个性突出者。 工于记言:“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刘知几《史通·申左》)
首创史家之文的论赞体例,于叙事寓褒贬之外,借“君子曰”专发议论,更重史家之文的评判功能。
《国语》的散文艺术
记言为主,言多教诲、训诫之意,充分体现史家以史为鉴的写作目的。 叙事简练又不失表现力。 语言准确自然,朴素简劲。
《春秋》对中国古代史学的贡献
在史书记事功能之外,加入价值评判功能 。
“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史记太史公自序》) 创“春秋笔法”:属辞比事,微言大义,一字褒贬。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战国策》成书过程 未经辑录前,有《国策》、《国事》、《短长》、《长书》、《修书》、《事语》等不同名号。 西汉成帝时,刘向将其所见同类书籍整理汇编,按国别分列为三十三篇,并定名为《战国策》。 刘向所编版本后散佚,至北宋,曾巩重加校理,使之“复完”。 《战国策》或“史”或“子”之争 《汉书·艺文志》将其归入“春秋”类,历代史志及《四库全书》也将其归入史部。 宋晁公武指出“其事不皆实录,难尽信,盖出学纵横者所著”,将其改为“子部”之“纵横家”。元马端临等赞同此说.
《战国策》思想倾向——“畔经离道” 政治观:崇尚计谋权变的“长短之术” 人生观:崇尚争名逐利的“进取之道” 《战国策》的语言风格 一、生动形象
1、巧于比喻,比喻多以日常生活中习见事物为喻体。 2、善用寓言,寓言情节精彩,故事生动,寓意显豁。 3、博引史事。
二、敷张扬厉
1、气势充沛,词锋犀利。
2、综合运用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段,极尽铺张夸饰之能事。 三、明畅通俗
1、话语体系、言说方式有别于正统史家 2、情节及人物有较多虚构性及戏剧性 3、大量使用口语、俗语
先秦诸子散文
诸子“九流十家”、“百家”由来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将诸子首先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刘歆《七略》增纵横、杂家、农家、小说家为十家; 《汉书·艺文志》沿袭《七略》,但认为十家中“可观者九家”,去小说家,剩下九家又称“九流”;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各家著作,总和超过百家,故又称“诸子百家”。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三阶段
第一阶段:语录体,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 第二阶段:对话体,以《孟子》、《庄子》为代表; 第三阶段:专论体,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 《论语》写作特点 通俗浅显,平易近人 言简意赅,不乏文采 即兴对话,自然成文 雍容和顺,大气从容 《论语》的思想:“仁”和“礼” “仁”的内涵—向善的价值取向
一、最根本的道德基础,所有美德的综合 “仁者,人也。”
“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为 仁矣。” 二、一切人伦的基础
“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泛爱众,而亲仁。” 三、最高道德的体现
“志士仁人,无求身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子无终食之间为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四、社会理想
“天下归仁”
为仁的动力—源自内心,不假外求 “我欲仁,斯仁至矣。” 为仁的方式—忠恕而已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能近取譬,可谓为仁之方也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