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吻合血管或带血管蒂的皮瓣移植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吻合血管或带血管蒂的皮瓣移植

小腿外侧皮瓣

小腿外侧皮瓣,是以腓动脉为血管蒂的皮 瓣。由腓动脉发出的皮支多数穿过小腿外侧肌 间隙浅出供养皮肤。因此,此皮瓣亦属于肌间 隙动脉供养的皮瓣。该皮瓣作为移植时常以腓 动脉为血管蒂。也可以切取皮支血管蒂皮瓣, 小腿的血供影响较胫动脉为小,但血管口径较 细,吻合较困难。顾玉东于1986年报道首先采 用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创面5例均 获得成功。目前,小腿外侧皮瓣亦是常用皮瓣 供区之一,它既可作为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 植,又可行带血管蒂的皮瓣转移修复小腿和足 部创面。小腿外侧是非持重部位,也较为隐蔽, 切取皮瓣后对功能和外观影响较上肢小。

【应用解剖】

小腿外侧部皮瓣的血供来源于 腓动脉,然而腓动脉发出的皮支和肌皮支的形式 有所不同,因此,根据其皮支的形式,腓动脉可分 3种类型:

1.I型

腓动脉起端发出的皮支,经过小腿 外侧肌间隙而直接进入小腿外侧皮肤。此皮支血 管口径较细约为0. 3mm。 2.II型

腓动脉在进人跗长屈肌肌腹前由 主干发出比目鱼肌肌皮支,此分支在比目鱼肌肌 腹内常分为两支出比目鱼肌筋膜,然后进人小腿 外侧皮肤。此肌皮支血管口径一般在0.5? lmm。

3.III型

腓动脉主干进入跗长屈肌肌腹后, 在小腿中1/3段中点附近,及小腿下1/3段分别 由主干发出跗长屈肌肌皮支,皮支与肌腹呈垂直 方向,穿出肌筋膜后进入小腿外侧皮肤。但作为 小腿外侧皮瓣血供者主要有2支,它们进人皮下 之点分别位于腓骨小头下13?17cm和18? 21cm间,外径为0. 2?0. 5mm;皮动脉蒂长为4? 5cm。伴行静脉外径为0. 4?0.1mm。排动脉远 侧穿出深筋膜点,在外踝之上6?8cm处,然后形 成两条主要终支一为外錁后动脉,自外踝上方的 后内侧向外侧走行;另一为穿动脉,向前穿过骨间 膜至外踝上方的前内侧。而且腓动脉主干在踝关 节平面与胫前胫后动脉均有较粗的交通支相吻 合。这就为小腿外侧部皮瓣采用游离移植,或顺 行或逆行转移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小腿外侧部皮瓣的静脉回流,为上述皮支或 肌皮支的伴行静脉,当设计小腿逆行岛状皮瓣时, 由于下肢静脉结构紧密,数目较多,则常需要将小 腿后侧的小隐静脉包含在皮瓣内有利于皮瓣的静 脉回流。小腿外侧皮瓣切取范围可达30cm* 16cm。

【适应证】

小腿外侧部皮瓣,由于供区是非 持重和非着力部位,加之较上肢隐蔽,而且皮肤质 量较好,血管位置解剖较恒定,血管蒂较长约 10cm;血管直径较大(动脉0.5?3. 5mm,静脉3.0?4. 0mm),并且同时可以切取带腓骨的皮瓣 等优点,因此是目前临床常采用的皮瓣供区之一。

但由于腓血管部位较深在,血管分支较多?解 剖分离血管蒂时有一定困难。因此,必须掌握手 术指征。常用的手术适应证如下。

(1)前臂部、手部创面修复以及虎口开大成形。

(2)小腿上部、膝关节及踝关节或足部创面修 复,可采取顺行或逆行小腿外侧部皮瓣转 移。

(3)需要带腓骨的皮瓣移植的部位。

【手术方法】

1.皮瓣设计

首先根据血管走行,用超声多 普勒探测动脉行程及其穿支的走行,用甲紫标 记。或先标记出腓骨小头至外踝的两点连线.即 为腓动脉的走行即皮瓣的轴心线,其中点在腓骨 小头下9?15cm处,为肌皮支进人皮肤的关键 点。此点超声多普勒可以探测出并标记。在轴 心线上设计皮瓣的长度。皮瓣切取范围可包括 整个小腿皮肤,但小腿内侧胫前区及大隐静脉行 经处的皮肤应保留。而小隐静脉可包括在皮瓣 内。小腿后外侧皮肤深层之腓肠神经,根据需要 可一并切取,作为带神经的皮瓣移植。如果?要 带腓骨的皮瓣移植,应将腓骨设计于皮瓣的中或 前中1/3交界处(图55-2-12)。

2.解剖血管蒂

在小腿上部,先沿皮瓣的前缘切开皮肤,直达深筋膜与肌膜之间在比目鱼肌与腓骨肌所形成的外侧间隙,细致地解剖分离,注意分清较大的1或2条皮支血管加以保护,继续向深部解剖分离,必要时可以切断部分跗长屈肌 以便显露较长的蒂血管,在解剖分离时应保留0.5?lcm肌袖于血管周围,以免损伤皮支血管, 皮瓣蒂血管解剖分离完成后再行皮瓣的切取。

3.皮瓣切取

先沿皮瓣的前缘或全长前缘 标记线切开皮肤,直达深筋膜与肌膜之间,在深筋 膜下向后游离皮瓣,在比目鱼肌与腓骨肌所形成 的外侧间隙附近,细心注意由肌间隙或比目鱼肌 穿出的皮支或肌皮支。选择较粗的1?2条皮支或 肌皮支作为皮瓣的轴心点,校正或重行设计皮瓣 的远近端及前后缘,以保证皮瓣的血供。

按设计切开皮瓣四周,并在深筋膜下向皮支 或肌皮支附近解剖分离皮瓣,并沿皮支顺外侧肌 间隙进行分离,如果较粗的皮支血管来自比目鱼 肌、跗长屈肌的肌皮支,在向深部解剖分离时应保 留0.5?lcm肌袖于血管周围,以免损伤皮支血 管。皮瓣已经解剖完毕后,再结扎远侧端血管,此 时除近侧端血管蒂外,皮瓣已经游离。观察皮瓣 血供情况,血供良好移

植于受区。

如果切取顺行皮瓣转移,即保留近侧端的血 管蒂不断,结扎切断远侧端血管进行皮瓣转移即 可;如果切取逆行皮瓣转移,则结扎切断近侧端血 管,保留远侧端血管为蒂而逆行皮瓣转移。不论 顺行或逆行转移应注意血管蒂不要扭转、受压或 过度紧张。

切取带腓骨的皮瓣移植时,除保留腓血管皮 支周围的筋膜和肌肉0.5?lcm组织外,还应保 留1?2cm的肌袖于腓骨周围,并注意保护腓动 脉至腓骨的滋养动脉以及皮瓣与腓骨保持紧密的 组织联系。故在解剖分离过程中,可将皮瓣边缘 与深筋膜、肌膜或骨膜缝合固定几针,以免分离影 响血供。切取皮瓣后的供区创面,常需游离植皮 封闭,如果切取宽度不超过3?4cm的皮瓣,供区 可以直接缝合。

吻合血管或带血管蒂的皮瓣移植

吻合血管或带血管蒂的皮瓣移植小腿外侧皮瓣小腿外侧皮瓣,是以腓动脉为血管蒂的皮瓣。由腓动脉发出的皮支多数穿过小腿外侧肌间隙浅出供养皮肤。因此,此皮瓣亦属于肌间隙动脉供养的皮瓣。该皮瓣作为移植时常以腓动脉为血管蒂。也可以切取皮支血管蒂皮瓣,小腿的血供影响较胫动脉为小,但血管口径较细,吻合较困难。顾玉东于1986年报道首先采用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efuk752x44m0xd0pdw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