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创校企合作双赢局面
内容摘要: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同时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对校企合作目前存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性的提出推进校企合作的整体发展思路和具体建议,在理论上希望能起到较好的借鉴作用,从而促进校企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必由之路;问题;建议
前 言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是一项可以实现双赢的举措,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以发展,加强校企双方的互动及资源整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合作模式,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企合作是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1.1校企合作的必然性: 校企合作是技工教育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校企合作是需求主体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企业对招用技术工人的要求是好使、管用。企业岗位要求员工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一定的技能操作水平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这是对人才的要求,更是对人才培养方式的要求,校企合作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这一要求,成为校企合作的客观基础。
第二,校企合作是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人才是理论与实践互为作用的结果,人才的成长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校企合作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缩短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周期,奠定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
第三,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供需双方的客观要求。企业需要优秀的技能人才,院校需要合适的就业岗位满足学生的就业愿望。校企合作把岗位需求和就业要求提前对接,使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和针对性更强,通过校企合作,院校充分了解企业对技能人才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综合素质的要求,避免了院校培养的盲目性。 1.2校企合作的基础
第一,共同的目标。院校与企业均以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这是合作的前提。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企业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在企业诸多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核心的资源。开展职工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增强职工的素质,拥有具备强大技能实力和竞争实力的人才队伍是企业的追求。在技能人才培养上企业与院校有着相同的认识和目的,这使合作成为可能。
第二,协调的互动。企业需求影响着院校人才培养理念的确立,在合作中,院校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开发、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教学成果的评审和检验等教学活动都需要企业的参与;院校通过教学的实施为企业“量身定做”技能人才,提供定制服务,形成以院校为中心,辐射众多企业的合作网络。同时,这种协调互动还体现在随着企业设备、技术、材料和工艺的不断更新换代,引领着合作学校在教学内容、教材开发、课程体系、实训实习手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而较高水平的专业理论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又能在指导学生实习和工作的现场及时发现企业生产中的问题,为企业生产、技术工艺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促进了企业技术革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第三,可靠的信用。校企合作是双方以契约的方式建立的协作关系,长久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需要信用作保障。信用是合作双方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任何一方不履行合作约定,合作的共同目标就无法实现。如果学校到期不能为合作企业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合格技能人才,学校的信用度就要大折扣,久而久之,企业必然要中断合作;反之,企业如果不能履行合作协议,无法为学生提供技能人才成长的必备条件,企业的信用度也将受到质疑。可见诚信是校企合作得以维持、深化和稳固持久的基本条件,是校企合作的基本保障。 1.3校企合作意义:互利双赢
互利双赢是推动校企合作不断巩固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1.3.1对于校企合作中的学校:
首先,有利于弥补课本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不足,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同步。
其次,校企之间的双向交流,对于学校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其作用、效果非常明显,容易做到“内培外引,专兼结合”。
第三,它突破了学校到企业寻求实习场所,企业到学校获得廉价劳动力的浅层次合作,使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训过程,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
第四,学校通过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学生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从而扩大办学效果,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3.2对于校企合作中的企业:
首先,可以吸引优秀学生去企业就业,通过获取优秀技能人才的方式来间接获得的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
其次,企业之间的竞争一定程度是企业员工素质的竞争,现代化企业可以
充分借助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资源,发挥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优势,组建企业职工培训中心,根据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全面提升员工素质,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从而实现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第三,校企之间还可以进一步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开展合作,例如:企业在进行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职业技术院校的智力优势,把技术革新项目交给相关的研究人员去攻关,由研究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科研课题并达到各种设计要求,然后由企业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评估和收购,并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新产品,根据市场的需要适时地推出,确定“推出一代,贮备一代,研发一代”的产品开发思路,加快产品开发速度,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抢占市场先机。
1.3.3对于在校学生:
学生们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学习,以学促用,以用促学,比较有新鲜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更加突出。通过开展企业现场教学、专题讲座、岗位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团队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及职业道德,通过感受企业氛围,了解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校企合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度重视,校企合作这种成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愈加充满生机和活力。然而这种模式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不对等性
如果说校企合作是一对矛盾,那么企业则是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目前一部分企业对于技能人才重招用,轻培养,从“近视”的视角看,认为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收益不大,甚至参与校企合作是“赔本的买卖”,即使不通过校企合作也可以获得技能人才。从而形成这样一种局面,一方是有积极性没有主动权的院校,一方是有主动权没有积极性的企业,本应是平等互利的合作双方,在这对矛盾中,很难达到对等和均衡。 2.2、脆弱性
由于合作关系上的不对等,只要一方没有了利益驱动,合作就没有了互利,更达不到双赢的结果,合作关系很难长久保持。在我省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校企合作的成功范例,创建了一些成功的合作模式(例如河北省唐山市技师学院,前校后厂,校企合作),但建立长久稳定合作关系的学校,仅仅只是少数。在这部分学校中,大多数学校和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到底大多是靠感情和人脉关系来维系,这种靠感情和人脉关系的合作是很脆弱的,是经不起市场经济浪潮冲击的,甚至会因感情的转移而终止。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是“双赢”的,并且也只有“双赢”的合作才能是持久的、巩固的。 2.3、风险性
由于缺乏制度的约束和保障,任何一方都可以在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的情况下随意退出合作,给对方造成损失。在现有体制和制度的框架下,合作的风险性贯穿于合作的全过程,合作的风险忽大忽小,使得合作双方各自盘算,顾虑重重。
三、推进校企合作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