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基础达标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第一单元 基础达标卷

时间:90分钟

一、基础知识巩固(24分)

分值:10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搭讪(shàn) 惫懒(bèi) ..犄角(jī) 玷污(zhān) ..B.榫头(shǔn) 剽悍(piāo) ..筵席(yán) 钟馗(Kuí) ..C.翠幄(wò) 两靥(yàn) ..朱拓(tà) 正月(zhēnɡ) ..D.瘦削(xuē) 宸翰(chén) ..门槛(kǎn) 龌龊(wò) ..答案 D

解析 A.“玷”应读“diàn”;B.“榫”应读“sǔn”;C.“靥”应读“y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忖度 辨证法 入不敷出 循私舞弊 B.寒暄 金刚钻 计日程功 陈抟老祖 C.歆享 烟幕弹 唇枪舌箭 前倨后恭 D.悚然 暴发户 皮开肉淀 举棋不定 答案 B

解析 A.辨证法—辩证法,循私舞弊—徇私舞弊;C.唇枪舌箭—唇枪舌剑;D.皮开肉淀—皮开肉绽。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 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②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 ,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 1 -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③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一切鱼,它们游得那么快,身子那么 ,战斗的武器那么好,以至于没有别的任何的敌手。

A.顽劣 舒畅 强健 B.顽固 舒畅 强硬 C.顽劣 舒缓 强硬 D.顽固 舒缓 强健 答案 A

解析 顽劣:顽固无知;顽皮不顺从。顽固:指在思想观点或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根据句意,①句中用“顽劣”更恰当。舒畅:开朗愉快;舒服痛快。舒缓:缓慢;缓和;坡度小。根据语境,②句用“舒畅”更恰当。强健:强壮健康。强硬:强而有力;形容态度坚定,不肯退让。根据句意,③句用“强健”更恰当。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刮目相看的那一天。 ....②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大街上,禁不住感叹这座城市与他当初离开时的面貌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

③听说冬天在东北有时候气温达到-40 ℃,即使在这样寒冷的温度下,也有人坚持在江中游泳,这情景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

④作为一国首相,安倍应做到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而不是成为世界和平的孽根祸胎。 ....⑤比赛还未开始,已有不少女员工提前拿起毽子进行赛前热身,赛场早已是一片沸反盈...天,热闹非凡。 .

⑥作为一个弱势者,对雇主或老板心生怨恨也是正常的,但不应该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为所欲为,绑架老板的儿子。 ....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④⑥ 答案 B

解析 ①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使用正确。②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语境中强调同一事物前后变化大,应用“同日而语”。③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此处望文生义。④孽根祸胎:灾祸的根源。旧指坏儿子。使用正确。⑤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含贬义。此处褒贬误用。⑥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多含贬义。使用正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日前在某网站开设微博,言语诙谐、机智幽默,颠覆了不少网友以往的印象。

B.千古奇书、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不仅文采飞扬,而且多才多艺,他对于风筝的制作工艺还颇有造诣和研究,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风筝高手。

C.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完成了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老人与海》,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文学性。

- 2 -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D.鲁迅先生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无非是在告诉人们,不用刀的杀人和不见血的杀人,其实比严刑峻法还严酷,被杀害的范围和人数也要更多更广泛。

答案 A

解析 B项,语序不当。“造诣”和“研究”互换位置。C项,偷换主语。在“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前加主语“这部作品”,或将“完成了”改为“完成的”。D项,搭配不当。“范围和人数”应为“人数和范围”,这样才能与后文的“更多更广泛”对应。

6.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答案 B

解析 “敝校”是教职员工对外人谦称自己的学校,校友对母校称“敝校”则显得不敬,此处应用“母校”。“躬临”为敬辞,是“到来”的意思,多用于上级、贵宾,用于自己则不谦逊。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盛

面, , , , , , 。

①因为露水对这些东西不利

②但他认为,把一把鱼钩和一支鱼叉留在船上实在是不必要的引诱 ③那儿还有那根在大鱼被拖到船边时用来收服它们的棍子 ④再说,尽管老人深信当地不会有人来偷他的东西 ⑤不过还是把桅杆和那些粗钓索带回家去的好 ⑥谁也不会来偷老人的东西 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②①⑤⑥④ C.②⑥③⑤①④ D.②⑤③⑥④① 答案 A

解析 答题时要注意所给句子中的关联词,如“因为”“再说”“尽管”“不过”等,借此把握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①句是讲述“把桅杆和那些粗钓索带回家去的好”的原因,所以必须紧跟⑤句。由此排除B、D两项。与④句“尽管”照应的应该是②句中的“但”,两句构成转折关系。由此排除C项。所以答案为A项。

8.选出与“寄言纨袴与膏粱”一句修辞相同的一项(3分)( ) A.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3 -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C.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D.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答案 B

解析 “纨袴”与“膏粱”均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指富贵子弟。B项中的“孤帆”代指船只。

二、阅读拓展训练(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15分)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谅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

- 4 -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9.下列对小说节选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黛玉初见宝玉时觉得“像在那里见过一般”,宝玉见黛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就说明了他们曾经见过面,产生了久别重逢之后的喜悦感。

B.黛玉和宝玉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心灵感应,是两人在感情上的默契,为后来两人爱情的发展张本。

C.“愚顽怕读文章”指宝玉只知在内帏中厮混,所有文章他都厌恶,包括《四书》《西厢记》《牡丹亭》等都怕读,也是他厌恶功名利禄,否定封建正统的表现。

D.《西江月》二词用世俗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就是作者对宝玉叛逆性格的批判。 答案 B

解析 A项,“曾经见过面”不合文意;C项,“所有文章他都厌恶”不合文意,《西厢记》与《牡丹亭》等是宝玉喜读之书,他厌恶的是科举中必考之书,即《四书》之类;D项,实际上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作者似贬实褒,由前面对宝玉的穿着、外貌极力铺陈可以看出。

10.文中画横线处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答:

答案 修辞手法:对偶、比喻、对比。

作用:细致地描绘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表现了黛玉弱不禁风、美貌多情的外在美,也表现了她超凡脱俗、多愁善感的内在性格。

解析 作者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林黛玉,抓住了黛玉的眼神、姿容等方面进行工笔细描,不难看出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和病态美。

11.作者写宝玉对《四书》以外的书籍的评论,是为了表明什么?(6分) 答:

- 5 -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基础达标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第一单元基础达标卷时间:90分钟一、基础知识巩固(24分)分值:10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搭讪(shàn)惫懒(bèi)..犄角(jī)玷污(zhān)..B.榫头(shǔn)剽悍(piāo)..筵席(yán)钟馗(Ku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ebc40d4w20wacw0f2p46m3qp9xkpa00yn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