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课堂提问脱轨的矫正策略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课堂提问脱轨的矫正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逐渐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纳和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否贯彻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键在教师的引导,而引导许多时候必须借助教师课堂上的提问。纵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师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语言技能,但对大量的语文课堂日常提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许多课堂提问还存在一些“脱轨”现象,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得到落实。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脱轨”现象主要表现 1.问题的提出,缺乏主体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谁发现的,是谁提出的,这是一个以谁为教学主体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提问─回答─反馈”的环节中,提问由谁主导,反馈由谁进行,直接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主体教学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的提出应以学生为主。可事实是许多课堂提问都由教师严格、有序的主导来控制着问题,教师早先在教案上精心设计,课堂上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等待着教师的提问,并用一种标准答案来回答。这种一味地单相的教师问学生,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教师主导一切的做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依然没有落实。

2.问题的设计,缺乏探究性

不少教师为提问而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或浮光掠影,或空洞浮泛,或主次不分,或针对性不强。正如有的老师“问得太平直,太简单,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像“好不好”、“是不是”之类。看似热闹,气氛活跃,却无实际价值;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像猜谜语;问题太笼统,不着边际,学生可以随便回答两句,很难说他对,也很难说他不对。像这样缺乏启发性、探究性的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大忌,它不能使学生思维与教学产生共鸣,相反,还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问题的解答,缺乏引导性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可以着到这样的情景:教师问题一提出,就忙着请学生回答。对一声不吭者,抱之以冷漠;对答非所问者,送之以摇头。对回答不出或回答得不完整的问题,迫不及待地请另外的学生出马,直到答对为止。更有甚者,老师亲自说出正确答案。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没有展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这样只有问没有启,学生的智慧大门是无法打开的。

4.问题的评价,缺乏激励性

在实际教学中,口头评价呈现这样两种现象:一是量少,教师和学生不重视课堂教学中口头评价的作用;二是质低,许多课堂教学口头评价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的再现,或对知识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忽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心理素质、新颖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独到的体验和感悟,更是缺乏及时的激励性的口头评价。这不仅忽视了口头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更可怕的是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特性,扼杀了学生创造的火花。

二、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脱轨”现象形成的原因 1.教师生本观念薄弱。

课堂提问脱轨的矫正策略

课堂提问脱轨的矫正策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逐渐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纳和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否贯彻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键在教师的引导,而引导许多时候必须借助教师课堂上的提问。纵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师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语言技能,但对大量的语文课堂日常提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许多课堂提问还存在一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e3i06f26p55mbv23rb17u3cm9b9uy004l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