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再认识 ——兼论历史成本与公
允价值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杜孝森 胥传超
【摘 要】摘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问题是学术界、准则制定机构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但人们对二者本身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特别是公允价值出现后,这一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二者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相关性更关注市场反应,可靠性更强调会计主体。从动态的角度看,可靠性是相关性的保障;公允价值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两方面都较历史成本优越。 【期刊名称】商业会计 【年(卷),期】2013(000)023 【总页数】3
【关键词】相关性 可靠性 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问题是会计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随着会计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相关文献的日益积累,人们开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认识或检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有各自具体的要求和表现,在对二者进行研究时,首先需要解决的或许是二者的关系问题。人们普遍认为二者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即存在一个利弊权衡的问题,基于此,大多数学者主张采用混合计量模式来核算。但也有人认为公允价值完全符合可靠性要求,广义的公允价值甚至就是可靠性的保证。只有对二者本身有清晰的认识,进而才能判断二者的关系。
一、相关性强调市场反应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在帮助使用者形成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的结果和确认或改正预期的决策中导致差异性的能力。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主要由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个因素所决定。
笔者认为,可以从会计信息整体相关性和部分相关性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使用会计信息与否会导致其决策差别,这就是会计信息在投资决策中的相关性,投资者会选择投资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帮助其进行股票投资决策;与此同时,对于股东和债权人而言,他们对会计信息的具体项目的关注度也不相同:债权人更关注偿债能力,而股东更强调盈利能力。这样来看,同一项具体会计信息,对不同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不同的影响,即相关性不同。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推出,如果仅从整体上理解会计信息相关性,不同会计计量属性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具体项目金额不同,但不影响会计信息的整体相关性,人们在进行决策时还是会选择使用会计信息。我们通常讨论的会计信息相关性主要是指部分相关性,是会计信息内部结构的市场反应。事实上,相关性并非会计信息系统本身所能解决的,它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类型密切相关,包括投资者个人的知识结构、所掌握的分析技能和决策模式、偏好、决策环境等因素。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关于相关性的定义是单一的,但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特别是在关于相关性的经验会计研究过程中,视角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这是需要关注的。总的来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至少存在以下四种观点:第一,相关性是指财务报表信息包含了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股价会随着财务报表的发布而波动,该观点假设是会计信息而非股价反映了公司的内在价值,但学术研究表明,股票市场能了解财务会计未及时反映的信息,从而领先于财务报表信息。第二,如果财务报表信息能有助于预测若干估价模型中
的变量,它就是相关的,例如盈利的预测能力的高低体现其相关性的高低。第三,财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是指其获取或汇总能影响股票价值的信息的能力。第四,在相关的假设条件下,财务报表信息的发布与股价的反应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以上四种观点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共同之处是都要求与市场股价相联系。可以说,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特别是其中作为研究变量而被选择的关键数据对市场的反应,尤其是对资本市场上的股票价格的反应。
二、可靠性关注会计主体
可靠性是指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及偏差,如实反映,可验证和不偏不倚。一项信息是否可靠,可用如实反映、可核实性和中立性三个基本要素加以衡量。 可靠性是指财务报表中反映的资产、负债等信息能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可靠的证据。可靠性强调可验证性、证据确凿等,信息使用者使用会计信息是用于面向未来的决策。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应当是动态的,会计信息(尤其是资产价值)应当与当前的决策在时间上匹配。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以从两个层次来考虑,即单个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一系列会计数据经过企业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分析综合、加工汇总、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单一项目的可靠性。这种分类对正确认识可靠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厘清概念,统一讨论的基础,避免讨论口径的不一致。
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相比,人们对可靠性的研究,尤其是经验研究较少。究其原因,相关性可以通过一些关键变量与资本市场联系起来进行检验和评价,但可靠性往往立足于会计主体,由会计人员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证据来确保,并通过审计师的审计来鉴证。通常,一项资产的价值可以通过原始入账凭证和后续的会计计量来确定,对市场的反应并不明显。
三、相关性与可靠性的融合
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二者进行观察的视角和对二者概念的界定。如果从静态的角度来考察,一项资产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在于初始计量的价值,不论这项交易本身公允与否。例如,甲公司在特定情况下,以远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乙公司的一台设备,会计按照实际发生的原则进行处理,该台设备的价值是不可靠的,因为它背离了市场,以特定主体为依据,这一价值对于投资者决策而言相关性不大,甚至会误导决策。所以,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必须在期末报告时,按照当前市场上的价值重新进行估价入账,此时的交易并未实际发生,但是可以从市场上得到验证,具有可靠性,这项资产的价值对信息使用者来说是相关的。
四、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讨论相关性与可靠性时,人们通常会用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作比较。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个讨论的前提,即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都是准确的,因为二者都涉及主客观两种因素,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一)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的相关性比较分析
笔者主要从构成相关性的三个基本要素来对比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即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
预测价值是指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提高正确预测过去或现在事项的可能性。一般认为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能提供更具预测性的价值信息,原因在于公允价值的动态性,它反映了当时的市场状况。
反馈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确认或改正以前的预期。一般而言,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在资产的初始确认时是一致的。但随时间流逝,二者之间便
产生了差异。资产的公允价值会发生变化,如果这些变化的公允价值能被计量并计入财务报表,则该信息预期能给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它可以根据当前的经济情况和最近的估值信息帮助使用者确认或更改先前的预期。相比之下,相对静止不变的历史成本只能提供有限的反馈价值,资产的账面价值提供的反馈甚至可能会有方向性错误,因为当资产出现增值时,账面价值却持续偏低。 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要在其失去影响决策的能力之前提供给使用者。显然,披露公允价值变动的财务报告能够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的信息。如果当前的信息是可靠的,投资者将受益于当前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当前信息;当以企业资产为抵押进行借贷时,债权人通常考虑企业资产当前的公允价值的大小,以便决定是否能作为抵押物。当历史成本价值比较接近公允价值时,历史成本也能影响决策;但二者的差异重大时,历史成本影响决策的能力会下降。
总之,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在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相关性更高。
(二)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的可靠性比较分析
笔者从可靠性的基本要求来进行比较分析,即可验证性、中立性和如实反映三方面。
人们主张采用历史成本计量通常是建立在可验证性的基础上的。人们普遍认为,历史成本是在交易发生时的成本,具有较高的可验证性。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有些资产的历史成本并不容易验证。例如,自建固定资产对历史成本的可验证性构成了挑战。在捐赠资产时,通常也采用公允价值来核算,因为该捐赠资产价值可以通过现实市场予以验证。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并非不具有可验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