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人教版)必修3word第十五单元 第36讲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2024·云南昆明模拟)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

A.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C.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解析 由材料“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可知不同的研究视角会影响历史认识,故B项正确。 答案 B

2.(2024·辽宁重点高中调研)据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史料 至于缮写摸勒(雕刻之文),衒(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中和三年癸卯夏(883年)……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多率雕版印纸,漫染不可尽晓 咸通九年(868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 A.文献史料的主观性须甄别使用 B.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 C.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已得到应用 D.历史结论必须要依靠考古证实

解析 据材料“模勒(雕刻之文)……处处皆是……《白氏长庆集·序》(824年)”、“中和三年癸卯夏(883年)……其书多率雕版印纸”、“咸通九年(868年)……1899年敦煌发现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均体现了唐代雕版印刷现象比较普遍,故C项正确。 答案 C

出处 《白氏长庆集·序》(824年) 《家训序》 1899年敦煌发现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3.(2024·课标全国Ⅲ,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解析 根据材料“京城及江南地区”“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可知当时社会对文化的崇尚,故答案为D项。材料不能体现迅速提升学术文化水平,可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士大夫间注重文化的风气,没有体现他们地位的提高,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经世致用思想,可排除C项。 答案 D

4.(2024·安徽芜湖模拟)《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农业技术取得突破 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

B.农业生产受到关注 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

解析 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受到关注,故B项正确。 答案 B

5.(2024·湖北荆州冲刺)话本是宋代“瓦舍技艺”的一种,《碾玉观音》中的碾玉匠崔宁、《志诚张主管》中的商店主管张胜、《错斩崔宁》中的卖丝村民崔宁等第一次作为正面人物在话本中涌现。这一艺术形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C.商品经济的发展

B.理学思想的影响 D.市民阶层的壮大

解析 话本中的人物是一些从事工商业的市民阶层,话本也是适合市民审美需求而产生的艺术形式,这一艺术形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 答案 C

6.(2024·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李泽厚在《美学论集》中指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富贵荣华、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这一论断( )

A.强调了明代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色彩 B.肯定了清代小说体现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 C.是对宋词元曲所反映时代特色的概括 D.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世俗化、大众化趋势 答案 B

7.(2024·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更为突出,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 )

A.反映宋代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 B.推动了理学官方哲学地位的确立 C.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影响 D.反映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的缓和

解析 据材料“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可知,南宋文学创作受到了儒家等级伦理以及理学的影响,故C项正确。 答案 C

8.(2024·东北三省四市模拟)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了( ) A.苏轼关心百姓疾苦 C.宋代市井生活丰富

B.《三国演义》盛行当时 D.尊刘贬曹观念深入民心

解析 题干没有提及百姓疾苦,故A项错误;《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作品,故B项错误;通过“涂巷中小儿薄劣”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宋代的市井生活,故C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出深入民心,故D项错误。

答案 C

9.(2024·湖南株洲模拟)明清传世著作颇多,有《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也有《徐霞客游记》和《天下郡国利弊书》;还有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与《红楼梦》。这些著作体现了( ) A.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 C.儒学渗透社会各个方面 答案 B

10.(2024·福建福州一中模拟)甲骨文的“法”字,由去、水、鹿三部分构成,“法”字最早来源于母鹿产仔季节动物迁徙的启发,由此可以推断“法”字最早的本质内涵是( )

A.参天察地天命所归的正义思想 B.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办事准则 C.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存之道 D.古先民长期野外活动的生命感悟

解析 到一定季节母鹿产仔要进行迁徙,这是“法自然”的结果,现代意义上的“法”意指标准、规范,人们必须按照“法”来行事,即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办事准则,故B项正确。 答案 B

11.(2024·新疆乌鲁木齐模拟)汉灵帝熹平四年,朝廷将儒家经典以隶书刻写的“今文”本刻石立于洛阳太学,史称“熹平石经”。曹魏齐王正始二年,又增加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字体写刻的“古文”本刻石,与今文经并立于太学,称“正始石经”或“三体石经”。由此可见曹魏时期( )

B.封建文明进入总结阶段 D.明清社会的繁荣与危机

A.古文经的政治地位得以提升 B.汉字开始形成完整体系 C.字体变化影响官方意识形态

D.经学领域出现复古现象

解析 根据材料“又增加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字体写刻的‘古文’本刻石,与今文经并立于太学”,说明古文经地位的提高,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故B项错误;官方意识形态与文字变化无直接的关联,故C项错误;复古现象是一种现象,不能反映深层次的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 A

12.(2024·河南濮阳模拟)唐朝的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记录在《全唐诗》里流传于世。上官仪、房玄龄、杜如晦、沈佺期、贺知章、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李贺、杜牧等,也有书法作品传世。这反映了唐朝( ) A.书法与诗歌得到同步发展 B.部分文人重视诗书审美追求 C.中原文化带动全国文艺进步 D.是文人画派形成的奠基时期

解析 “唐朝的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属于书法家,同时“等人的作品记录在《全唐诗》里流传于世”得出:部分文人重视诗书审美追求,故B项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024·广东肇庆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时期出版的书籍有历史、经典古籍和有关农业及文学的著作等,数量逾五百种,其中部分得以大量印行。本时期中国的雕版印刷拥有极高的水平,而当时欧洲却正处于黑暗时代。十一世纪还出现了活字版印刷术。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在当时应该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事实并非如此。“毕昇去世后,”沈括这么写道,“他的活字技术成为我表亲名下的财产,直到今天仍被珍藏。”由此

2024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人教版)必修3word第十五单元 第36讲

1.(2024·云南昆明模拟)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A.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C.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解析由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e26z0zeaz1xep036fj71ujtp7zqyg019j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