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解读巴金笔下的日和月--短文两篇分析 (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案例背景】

巴金先生的散文诗《日》和《月》,朴实无华,充满诗意,富含哲理,给人很深的教诲与启迪,被选入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该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都是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内心倾向、主观色彩极明显的文体,具有真诚的自我表现色彩。

无论是教参,还是课外提供的一些资料,都将赏析的重点放在对《日》的主题与飞蛾、夸父形象的分析上,而对《月》的意向以及姮娥形象的分析,则多含糊其词。有的资料,将奔月的姮娥说成是作者理想的化身,而对月的象征意义,要么

避而不谈,要么仅肯定其正面、美好的象征义。

我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却发现,学生在认真研读教材后,对月的意象与姮娥形象的分析,产生了不同的见解。现将教学过程呈现如下。

【课例呈现】

《短文两篇》教学实录 一、课文导入

师:同学们,对于“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我们耳熟能详。当代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曾写过散文诗《日》和《月》,里面也写到了夸父和嫦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两篇短文,去感受巴金笔下的“他们”,与古老的神话与传说中的“他们”,有什么不同,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作者,赋予了“他们”哪些别样的深意。

二、通读课文,提出问题

(师引领学生通读全文,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

生:文末“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那个人是谁? 三、从学生问题切入,研读课文,初步感知形象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了: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的是什么人的面影?这个人是谁很重要吗?

生1:当然。这个人应该说是作者推测的姮娥奔月的原因。大家仔细阅读最后一节:“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

1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这个“或者”,不就是作者对姮娥奔月原因的推测吗?

师:大家同意这样的推测吗? 生(众):好像有点道理。

师:好。我们要想也去推测这个人是谁,还是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作为这个人出现的背景“月”,给人的感觉是什么?

生2:这个还是比较明显的。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冷”、“寒”。 师:结合例句来说明。

生3:第3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第4节,“我 望着明月,总觉得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第5节,“月光冷得很。” 师:作者解释了月光寒冷的原因吗?

生4:第5节,“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作者认为,月球的光是死光,没有热力。

师:而前文《日》中的光,又是怎样的光?与月光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生5:就是有热力。飞蛾将身子扑向灯光,是那种燃烧油的灯;上古的夸父追赶的是供给人类所有热量的太阳。这两种光都是热光。

师:《日》中的飞蛾、夸父,《月》中的姮娥,他们出现在两文中,你们认为他们代表什么形象?

生5:同为追求者。 师:有区别吗?

生6:他们本身对理想的追求没有区别,而是他们追求的对象有了区别。 师:那么,对象的不同,导致的结局怎样?

生6:飞蛾和夸父,一个“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里”,一个“渴死在旸谷”;而姮娥,在《月》中虽没有明说,但在《日》中,有这么一句:“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加上自古以来的传说,我们知道她得到的是永生,但是,是寂寞的永生。

师:你们刚才找到的这句话,正好引出了我的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作者对这两种结局的看法。

生7:关于姮娥,我就不重复了,一句话,就是———生不如死!而对为追求热光而献身的飞蛾和夸父,不仅赞美他们,“飞蛾是值得赞美的;我怀念上古

2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的夸父”,肯定他们,“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而且在《日》文末写道:“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一句话:死而无憾!

师:一样的追求,不一样的结局。毫无疑问,飞蛾、夸父的人生是作者肯定的理想人生,那么,姮娥的人生呢?

生8:有点遗憾吧。因为她很孤独,而且,也不能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 四、品评关键语句,深入研讨日、月形象的别样深意

师:很多资料上,都说姮娥是为了改变这个星球而去的。虽然理想不能实现,但她追求理想的勇气,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例如,教参上是这样表述的:“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还有,“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虽然作者用疑问的语气,但是在姮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你们同意这样的看法吗?

生1:仅凭“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这个问句,就断定姮娥是“为了改变这个星球而去的”,很难有说服力。况且,问句后面的那一句,显然是作者推测的原因。

师:终于又回到我们起先探求的问题上了。我们再去仔细阅读课文,看看前面,有没有提到月中人影的地方。

生2:在《月》的开头一节有,“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 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第2节,“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 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师:在这里,人的形象,一是望月,一是影子留在了月中。这时,月的形象代表什么呢?

生3:月,也许代表思念,因为在古典诗歌里,月,就是思念的代名词。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4:或者是一种向往。“月”自古也是人们向往追求的事物。比如传说中的

33

解读巴金笔下的日和月--短文两篇分析 (1)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案例背景】巴金先生的散文诗《日》和《月》,朴实无华,充满诗意,富含哲理,给人很深的教诲与启迪,被选入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该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都是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内心倾向、主观色彩极明显的文体,具有真诚的自我表现色彩。无论是教参,还是课外提供的一些资料,都将赏析的重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ds9t3sglo55t2h95x553fre38hi550118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