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编写特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湘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特点分析

地理教材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地理教材应选择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的教学内容,如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用到的地理问题、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利的地理素材等。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要求。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地理教材(湘教版),已通过教育部核审,于 2004 年在国家级实验区(广东、海南、山东、宁夏)试用,并逐步推广至全国其他省市地区使用。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既有与其他版本相同的共性特点,又有区别于其他教材的独特的特点。

学校地理教材的表层系统有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地理作业(活动)系统三部分构成的,之所以称之为表层系统,是因为它表现在教材编写的形式上。褚亚平教授是最早提出“学科教材构成的三系统”问题的,如图 3—1 对后来学者研究地理教材提供了一条明确的思路。

第一节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特点

课文系统是地理教科书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事实材料的表述,阅读材料的介绍,地理学习信息的指导以及图例注释等。 1.1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的类型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的类型复杂多样,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新课标教材为了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掌握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从不同的类型上转换课文系统的呈现形式,使其更有效的为学生所使用。

(1)从图 3—2 课文系统的类型图上可以看到根据课文的表述形态可以把课文系统分为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

叙述式课文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课文内容,主要是以正文以及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用来阐述地理概念、解释地理现象和描述地理事物。例如:《地理Ⅱ》在讲《人口合理容量》一节时是这样描述的: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活动性课文承担部分新知识的教学,是指在课文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活动,用以探究基本地理规律和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叙述式课文的扩展和补充。通过“活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活动性课文的增加是新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在编排设计时每一章每一节都编排了大量的活动探究。例如:《地理 2》第一节在讲《人口增长模式》时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从现存的唐代墓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个唐代妇女的初婚年龄情况:

此问题以活动探究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在学习这一问题的时候,既可以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计算的能力,又可以通过计算结果让学生思考初婚年龄与人口出生率的关系以及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数量的作用。通过对这些活动式课文的学习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

(2)根据教学功能可以将课文系统分为教学指导语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课文,是学生在学习时重点掌握的知识。教学指导语就是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提示、指导、说明的一些文字部分。在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每章每节 后面都有一些“结合生活实际”,“自己动手制作”,“分析材料内容”等一些具有指示意义 的词语,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起到一定指导意义。

(3)根据任务性质可以分为必修性课文和选修性课文。

分必修课文和选修课文是高中地理教材的一大特点,尤其是新课标教材更是注重这一问题。必修性课文是教材的正文部分,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重要的理论,知识,原理都在会在必修课文中出现。选修性课文在新课标教材中主要以阅读材料和活动研究的形式存在。湘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在每章每节都安排了大量的阅读材料和不同形式的活动研究,如图: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阅读”和“活动”部分在教材中所占比重较大,占据了整个教材内容的一半还多。这也是新课改的一大特色。“阅读”和“活动”的增多不但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吸引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兴趣。

(4)另外根据表述的载体又可以分为描述式课文和说明式课文、根据学习的特征可以分为呈现式课文和启发式课文、根据知识属性又分为地理理性知识和地理感性知识。这些都是从

不同的角度对地理教材课文系统进行的分类。 1.2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在教学中的功能

课文系统是地理教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教材的主体和骨架,是传递地理信息和传授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湘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在课改实施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许多新的教育理念贯穿其中,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地理能力

作为中学地理基础知识的地理分布、地理名称、地理概念等大都是作为文字系统出现的。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是培养地理能力的前提。合理、科学的课文系统能够使地理知识结构更清晰、更准确。湘教版课标教材的典型特点就是课本中的语言表述追求通俗化、生活化、形象化。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基础知识进而培养地理能力。例如:《地理Ⅱ》在讲城市化一节中这样描述: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学生通过文字表述可以清楚的了解什么是城市化。

(2)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设计合理的课文系统有利于学生联系已学知识和经验动脑思考新的问题,从而达到学习的迁移。如: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Ⅲ》教材精心安排了“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一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也可以分析中亚、非洲等其它地区的荒漠化。湘教版新课标教材的课文系统每一章节一般都是先提出本节课要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紧接着安排与之相关的阅读材料,通过阅读,一则可以对所学知识作全面的理解和应用;二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阅读材料后编排设计的是活动探究,通过活动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如:《地理 3》在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一课,首先在课文的开始部分就以文字的形式提出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紧接着安排了一篇阅读材料“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正文部分加阅读材料的学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较为详细的认识。在阅读材料后面安排了活动探究内容: 1、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特征。

2、在图 2—35 上找出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珠海、东莞、佛山、江门和中山等 城市,探讨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特征。

通过活动内容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对所学知识起到巩固加强的作用,这样的编排特点既有利于知识的快速掌握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3)有利于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新的课程目标。价值观就是指一个人对个体与自然,他人与社会的整体联系的认识。湘教版新课标教材通过精心设计阅读材料和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思考各种地理问题,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价值观。例如:《地理 3》中有几篇阅读材料“消失的楼兰古国”,“洞庭湖变大了”等。

通过这些阅读材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价值观念的形成,保护环境,热爱自然。 第二节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特点

图像系统是地理教材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传递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关于图像系统的概念林培英教授在他的硕士论文《学校地理教材现代化研究》中就做过相应的概括“地理教材除去文字和符号外,还有图像符号来表示、解释和揭示地理知识,称作地理教材的图像系统。”前苏联地理学家乌申斯基也曾说过:“把图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巴也会说话” 。可见地理图像系统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地理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具有地理能力的过程,而最基础的地理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学会识图,分析图、用图。 2.1 图像系统在湘教版教材中的分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图像系统在地理教材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课标地理教材在编排设计时对图像系统做了很深入的研究,地理教材中的图像系统主要有地图、景观图片、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实物图等。与课改之前的教材相比图像丰富、类型多样、形式活泼。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编写特点

湘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特点分析地理教材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地理教材应选择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的教学内容,如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用到的地理问题、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利的地理素材等。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要求。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drkc2vgby3gzju6vsv034ka295j0v00cv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