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仁政思想及现代意义精编WOR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摘要:孟子,作为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和优良传统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即使在我们构件和谐社会的今天,其思想也具有非常鲜明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思想中有关完善人格、治国策略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现代阐释,来看其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思想; 现代阐释; 现实意义
被称为儒家“亚圣“的着名思想家孟子,生活在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但是,孟子的许多思想及其对人类社会本质的和规律性的认识,却并没有完全过时,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并能够对当今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一 完善人格
“修身”是孟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指出修身是兴家、保国、守天下的根本。可见孟子对修身的重视。孟子学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注重人格和道德修养,引导人与社会向着真善美奋进,加强提高人自身的人格修养。《孟子》中有很多这样的内容,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等等。
首先,孟子是性善论者,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还从“性善”出发,认为“浩然之气”是人的本性向善的必然要求。他高度评价这种“浩然之气”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可见,他对于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有着强烈的向往和追求。“浩然之气”还表现为“大丈夫”气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从古至今,这种“浩然之气”和“大丈夫”气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其次,在生死问题上,孟子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他继承、发展孔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认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在生与义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时候,就应该为坚持仁义节操而献身。孟子的舍生而取义的思想,高扬了人的不可屈服的人格尊严,积淀为中华民族刚键有为、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人生攸关的紧急关头,成为无数志士仁人坚持节操、抵御侵略、英勇献身的道德精神力量。
在当今中华民族奋进崛起的过程中,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应该有着更高层次的“善”的追求,赋予“善”更广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吸取上述孟子思想的精华,对我们今天腐败现象的治理以及自觉抵制腐败思想、拜金主义作风、享乐主义作风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 治国策略
“治国”是孟子思想的另一重要方面。下面主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来阐述其现代启示。
第一,政治。孟子提出了民贵说。他说:“民为贵,社稷其次,君为轻。”(《尽心下》)。其民贵君轻思想体现了国家可变、君主可换,而民众不可易,这是他继承和发展远古“民惟邦本”思想的时代卓见。并依此为基础,提出对君臣关系的见解:“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离娄下》)。这种君臣相互关系依彼此是否互相尊重为转移,地位有高下,但人格是平等的。这在七国争雄、兵火交加、交相争霸、君权日益膨胀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具有一定民主意义。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实质上是构建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和谐关系,而 要使社会成员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关键要在纵向的上下等级之间形成和谐关系。在这方面,孟子的这种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并借鉴的。
第二,经济。孟子是中国古代最清醒地看到物质经济因素作为政治统治的基础、作为整个社会生活基础的杰出思想家之一。孟子认为,要实现以人际和谐为实质的仁政,首先就必须有一个和谐的经济基础,没有一个和谐的经济基础,一个人人友爱和谐的仁政王道的统治秩序就不可能出现。孟子的这种思想很丰富,主要有以下内容:
1制民之产,使之不饥不寒。孟子认为,一个人际和谐社会稳定的王道仁政,首先 必须使每一个普通老百姓拥有一份能供养全家所需的生活资料、能满足维持生存的物质资料 的“恒产”,所谓“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
心”。而“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滕文公上》)没有起码的生活保障,没有维持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人们无以为生,人际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就势必落空。孟子还进一步提出了“发政施仁,必先关心‘穷民’的主张”:
“鳏、寡、独、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梁惠王下》),认为应该高度重视和关心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
2通功易事,百业俱兴。在孟子丰富深刻的经济和谐思想中,还包含着一个独特的 和谐观,即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和谐论。孟子多次强调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产业的均衡发展对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性,认为“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滕文公上》),要求充分认识到“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的必要性,认识到社会上有“或劳心,或劳力”的分工的合理性。
孟子提出和谐经济是和谐社会基础的思想观点今天依然应该是一个基本原则。孟子实质上主张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和谐协调地发展广大老百姓的物质经济生活,必须从根本的制度层面让每个老百姓拥有相应平衡和谐的“恒产”,有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有协调发展的产业行业,必须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等思想,都是我们今天依然需要遵循的。我们今天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就是直接表现为与这些思想原则的不一致性。
三 天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