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 生活的依托而流于虚空。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环境,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
4.活动理论。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观,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活动是实现目标的必由之路。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优化德育情景,激发学生道德情感,营造充满爱意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体会和感受到爱的真谛。
2.以实践为契机,以活动为载体,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爱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实现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更新德育理念和德育方法的多元化和针对性。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实现德育课程开发,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资源,发挥其整体效应,使“三位一体”教育形成合力,确保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将德育与学校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将课题研究融入到学生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崇尚真善美,感悟人生价值,陶冶美好情操。
2.构建活动课堂。利用课堂这个有利的德育阵地,把课题研究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习惯和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举止文明的良好风气。
3.小处着眼,多方面育人。从小事做起,拓宽德育渠道,在学校申请立项了《“与爱同行”德育实践活动研究》课题后,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学科又研究确立了五个小主题研究。《“孝敬父母 关爱他人”德育实践活动研
6
究》、《“在爱心中健康成长”德育实践活动研究》、《“爱在校园”德育实践活动研究》、《“让爱的种子遍撒幼儿心田”德育实践活动研究》、《“用音乐架起爱心的桥梁”德育实践活动研究》。不同层面的对学生进行爱的主题教育,使学生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在理解中学会理解,在爱中学会爱,使师生在具体活动中,感知爱、诠释爱,感染学生的健康、丰富学生的情感,去爱我们生活中的世界。这是“与爱同行”的核心。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结合运用实践法、调查法、问卷法、统计法、经验总结法等科学研究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及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6年4月——2006年6月
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成立专项课题研究小组和课题组成员,并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以体验教育和实践活动为主,从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使“与爱同行”思想热情根植于广大师生当中,见行动于学校、家庭、社会的爱心之中。
(二)实施阶段:2006年7月——2008年10月
1.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1)结合社会力量,净化周边环境,使校园方圆五十米内无网吧、游戏厅等未成年人不一的场所。
2)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结合学校读书活动,班班建立图书角,生均拥有用图书3册,努力创建书香校园,努力做到沐浴书海、香飘校园。
7
3)积极抓好读书活动月活动,开展书签制作、手抄报制作比赛,通过学生的读书活动,开展“我和书的故事”征文比赛、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比赛等学生喜欢的活动。
4)积极开展创建读书型家庭活动,通过“亲子共读”、“亲子征文”等活动,不仅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也拉进了孩子与家长的距离。
2.充分利用学校这个育人的主阵地,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熏陶感染作用,拓宽教育途径。
1)抓德育阵地:周一“升旗仪式”;周三名人轶事;周五“红色经典歌曲”欣赏;红领巾书屋、“好书伴我成长”午读等发挥育人功能。
2)抓学科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挖掘各门课程教材中蕴涵着的民族精神、爱的教育内容;特别用好“品社课”“心理课”加强训练,坚持不懈的开展养成教育,明确养成教育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做到持之以恒,坚韧不拔,把握关键,抓好第一次,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始终,社会实践始终,课堂教学始终,家庭生活始终。
3)抓班级建设:围绕快乐中队创建活动发挥教室黑板报、图书角、特色拦、学习园地、等学生实践阵地的作用,创设育人的氛围。围绕快乐组建、快乐活动、快乐服务、快乐交流、快乐辅导员等活动积极开展本中队特色的活动,体现学生的成长需求、主题活动的系列,呈现学生在爱心健康快乐的成长。
4)抓管理特色:记录校内、社区、家庭的学习和实践情况反映学生的主动发展的积极参与,全面体现学生成长的心路历程,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3.展示个性风采,为师生营造展示才华的平台。
8
增强少先队员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从实践中真正的说出“我能行”,我校先后开展了“我为队旗添光彩”、“与文明同行”、“书香伴我行”、“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培养了孩子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情感和诚实守信的美德。
4.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利用有效资源充分发挥假日活动小队的作用。
1)积极开展“小菜园里的大世界”活动。因为我校地处农村,不少家庭种植蔬菜大棚,利用这个有利的条件,学校成立种植小队,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实践,从种植、市场调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生存能力。
2)以环境教育为题,假日里,我校的“环保小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小城镇垃圾治理”调查报告、“环保调查”知识问卷,学生通过走访调查,形成了一整套材料,为保护环境出谋划策,活动中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增进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5.关注弱势群体,使扶贫助学工作具有时效性。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部分家庭比较贫困,外来打工人员子女较多,单亲家庭、留守子女不断增多,致使部分适龄儿童就学有一定难度,针对这些情况,多年来,我校一直把扶贫助学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结合区“代理妈妈”工作,把扶贫助学工作作为重点,坚持做好“爱心工程”工作,使生活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能顺利的完成学业,给贫困家庭的孩子,适时援助和关爱。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了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呼吁社会各界也向他们伸出了热情的援助之手。“希望工程”、“一帮一”等一系列爱心行动,不仅资助一些贫困孩子完成了学业,而且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也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塑造了时代新风。
9
6.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打造少年儿童“红色教育”的品牌活动。 1)开展“祝福祖国”主题教育活动。了解建国以来我们国家的巨大变化,通过“祝福祖国”师生文艺汇演,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的参与率很高。师生关系也在和谐的氛围中逐步融洽。
2)以“丰碑在我心中”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
a.追寻丰碑人物的足迹,感知党的的光辉历史,体验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的真谛,建立《永远的丰碑》人物的资料库。人人参与,积极动手从报纸、互连网、和书刊上搜寻和积累一位位丰碑人物的事迹和图象资料,在校园建立丰富的丰碑人物资料库。
b.以多种形式学习、歌颂《永远的丰碑》人物的事迹。通过橱窗、墙报、黑板报、广播等宣传阵地和丰碑人物故事会、歌咏会、“我与《永远的丰碑》主题演讲会、《永远的丰碑》读后感作文比赛等形式,把一位位党的丰碑人物的高大形象树立在我们心中。
c.争创以《永远的丰碑》人物式的英雄团队集体。知道一个英雄就是一座丰碑,一个英雄就是一面旗帜,一个丰碑就是一段历史,一个英雄就是一串故事。
7.发挥“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重要作用。
1)成立家长学校,结合我镇妇联工作,把我校设位家长学校总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吸收有能力、有服务意识的家长作为家长学校的成员,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教育问题出力,探索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2)聘请派出所民警作为学校的法律副校长,定期为孩子们上法制教育课,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杜绝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使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率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