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几十年前,我们的父辈们或许还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从事怎样的职业,会有很好的发展,不至于失业。而如今,他们大抵再也不能如此讲话了,只因这个世界变化的如此之快,在这变化面前,他们大概比我们还要慌乱,毕竟他们是从传统的时代走来的,这个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世界只会让他们措手不及。
但是,虽然如此,他们却可以告诉我们一条永远也不会过时的生存法则,那就是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
所以,经过各种分析考量我终于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当然,这是只是,千万条路中的一条。只不过我认为,这条路可操作性比较强,也更符合我们当下国情。幸运的是,我如愿以偿,考到自己希望的学校。
一年的努力奋斗,让自己从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秋冬轮回,又是一年春风吹暖。
在看到录取名单之后,我终于按捺不住发了我一条朋友圈,庆祝考研胜利。当时收到了很多平时不太联系的同学,发来的询问信息,这也促使我想将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真的可以帮助接下来备考的学弟学妹们!
因为想要讲的话太多,所以这篇文章会比较长,希望各位能够一点点看完。或许会从我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以及方法来面对考研。
在结尾处会奉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考研经验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参考书目:
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2.《教育学》王道俊,人民教育出版社 3.《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4.《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6.《当代教育心理学》刘儒德,陈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教育心理学》冯忠良、姚梅林、伍新春、王健敏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8.《教育研究方法》裴娣娜 ,安徽教育出版社 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 一.词汇
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考研要求掌握5500的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要有两本,一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另一本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很精练,适合后期重点巩固使用,工作量也不是很大。为什么要使用分级词汇书呢,因为我们掌握词汇是服务于阅读的,题做多了就会发现,考研阅读考来考去大部分也就是那2000多个词,到后期一定要发现规律,把握重点。还有一点就是在做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归纳形近词,有些词出现频率高而且很容易混淆,必须分清楚。
二.阅读理解
都说考研最难的是英语,英语最难的是阅读。那这阅读究竟难在哪里呢?以四六级作为比较,攻克四六级阅读的关键是词汇,只要一篇文章传达的意思你基
本清楚,考题对应的细节你能找到,看得懂,基本上就没太大问题了。但考研英语还不止于此,它还要求就是我在最开始提到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研究生是要查阅很多文献的,很多甚至是国外文献,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能看懂一篇文章而且要能看透一篇文章,这才能服务于我们的研究工作。这也是为什么考研英语取消了听力考试,加大阅读所占比重的原因。
至于如何提高这种能力,我只能在宏观上提供方法:学会总结。必须要在做题的基础上不断总结题型和方法,归纳出自己的心得。我个人的经验是考研阅读训练不在量大,而在精。
从复习流程上来说,当词汇量掌握到差不多有3000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接触阅读了,前期可以随便找本阅读训练的辅导书,刚开始4篇文章可能只能做对7-10个,当我们的水平提高到11-14个时候就会觉得再要提升很难了,而且很多题目都让人犯迷糊,即使看了解答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选。恭喜,这就是传说中的瓶颈期。如果复习顺利的话,这段时间你的词汇应该至少复习了两遍,那么现在就是攻克长难句的最佳时期
三.大小作文
作文这一块一共是30分(英语一和二不一样),比重不小,要突击拿分很容易,要拿高分很难。而考研复习是要讲究策略的,4门考试,动辄10几20几本复习参考书,哪些内容是重点要心里有数,所以作文这块放在最后2个月突击拿分是最合理的。
刚开始接触作文的时候仍然会遇到词汇的问题,因为虽然很多单词已经认识了,但却不会写。可以从图书馆借一本针对写作的词汇书,或者平时注重积累。
作文真题仍然是最关键的资料,大作文在这段时期应当至少背诵15-20篇
范文,尽量做到可以默写出10篇真题的范文,最后归纳出自己的作文模板,再锻炼5篇左右。小作文我只在最后10天每天背诵了一篇范文,自己写了3篇,最后上考场也是得心应手
四.新题型阅读
新题型阅读有2篇,第一篇是排序或者选标题,第二篇是翻译。第一篇的复习在论坛里有很多这方面的精华帖,方法都很精练,我的心得就是找关键词,既可以抓住解题重点又可以节省时间,可以后再着手复习。翻译是比较难的,但如果你的长难句复习比较认真,知道怎么把握句子主干,找主谓宾表状,再看下比较流行的三步翻译法或者四步翻译法,多分析真题,也是可以拿到8分以上的。
五.完形填空
先做个比较:阅读理解,20个题40分;完形填空,20个题10分。从分数比重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孰轻孰重,而且完形填空是最考察综合能力的题型,如果我们的词汇、阅读和作文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完形填空的能力自然也水涨船高了。
英语的备考就说这么多吧,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1)教材:就用以上那几本就可以 (2)参考书:(认定一套就足够了)
推荐研教新版的应试宝典的那一套书。它包括应试宝典(所有知识点详解),真题汇编,应试题库。一年下来把这些书用完都不错了,其他市面上的参考资料都仅供参考
(3)学姐的笔记
如果自己来不及做笔记,可以购买一些学姐做的优秀的框架笔记,注意,一定是框架笔记哦!!我自己的笔记就是框架笔记,自己背了6遍,还总结非常多的口诀。有需要的可以找我哦。
时间规划
如果你要考研,那么不能开始得太晚,同样战线也不能拉得太长。从大三下学期,也就是大三那个寒假开学后正式投入准备就是最合适的。
(1)看教材:
教材都必须好好看一遍。当然如果你暑假之后才开始准备,那肯定是没有时间看的了。可以省略这一步,但是有时间的话一定要看一遍书。看书的时候不要盲目的看,把字看完就完了。你可以在看每一章节之前看看参考书,大致了解这一章的考点。或者看看网课视频更好,看了视频再看参考书,再看看教材。看书顺序:中教史→外国教育史→教心→教育学基础→教育研究方法
(2)做笔记:
在暑假之前,一定就要形成自己的笔记了。笔记最好不要自己想当然的做,你可以借鉴学姐的。但是最好的是跟着网课来做笔记,第一遍最好用铅笔。看教材,看参考书,看视频做笔记是同步进行的,最好看一本书就把相应的笔记做好。
(3)刷题
在暑假来临之前,可以写一写研教新版的应试题库里面的选择题,因为后面时间会非常紧张。
(4)背专业课
中教史,外国教育史,教心,教育学基础,教育研究方法这几本书内容都非常多,相信我,越早开始越好,本来我5月份就可以开始背的,结果又花一个月
看了一遍的参考书,整理了自己的笔记。你一旦把笔记整理好之后,马上就要开始背诵了。后面我只背了6遍,十分后悔没有早点儿开始背。你不用担心自己的笔记后面会修改,背了等于没背。笔记修改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还是那些,不会修改。而且越到后面你越没有时间背细节,而教育学是真的非常爱考查细节。
简单介绍一下背诵的方法。千万不要一字一句的背!!千万不要背大段大段的话!!一定要形成框架笔记,一定背自己的框架笔记好吗?听话!我备考的时候看到好多作死的学习方法,拿着大纲在那儿背书,拿着历年真题背答案?!最后这些人连初试都没过,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
首先背书之前你要有心理准备,第一二三四遍的时候你会越背越怀疑人生,背了那么多遍还是什么都记不住。我背到第4遍的时候边背边哭,因为还是记不住。但是,你要相信重复的力量,当你背第5遍第6遍的时候,你会发现奇迹,很多东西自然而然就已经记住了。在前期背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先从大背到小。从整本书的结构,每一章节的标题到每一小节的标题再到每一小节的副标题,总之就是先背框架再背具体内容。背具体内容的时候一定不能什么都背,要懂得背关键字,要懂得用自己的话阐述,这个能力慢慢来,背多了,听多了课程就会了。
笔记本和其他资料、软件
(1)笔记本推荐使用活页本,就是像小学写的同学录那种的本子,可以把它打开,随时抽一页、补一页,特别推荐用来做专业课笔记,因为天知道你会修改多少次,相信我,笔记不可能一蹴而就。
(2)彩色笔,淘宝上一搜就会有的彩色中性笔。用来勾勾画画做笔记很方便。
(3)手机支架、ipad什么的看自己需要了哈。
(4)手机软件:番茄钟,控制自己想要玩手机的欲望。
(5)百度网盘:我也是考研之后才大量使用百度网盘的,可以方便你查阅储存资料。最好开个会员,虽然很坑,但是毕竟方便嘛,随时两倍2倍速看视频,节约时间。
计划表
一定要准备一个本子做自己的计划表。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半期计划。具体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具体安排。怎么做计划表我之后会把自己的本本附上,目前它还在学校,不能给你们看了。
(二)中期(暑假7月到10月)
暑假开始,无论你前期多么颓废,多么不想学习,那么到了暑假你就必须进入战备状态了哈!!当然,如果前期就已经进入状态的同学那就保持。
其实像教育学这种知识面广又杂的科目,并没有那么多要说的,就是一个字:给我往死里背!!!
如果有时间的话,第二遍第三遍背笔记的时候能够默写。或者一定不能边看边背,这是过来人的肺腑之言。背后面几遍的时候,千万不能还是边看边背,一定要在背一章之前回忆起所有的框架,然后再往里面填内容。具体方法如下:1第一遍:边看边背,先背框架,再背内容,背关键字。背完之后能够回忆起每章的大体框架,能根据知识点快速定位到所在章节。2第二遍:开始尝试不边看边背,能在背一节或一章之前回忆起所有框架,或者用一张白纸默写下框架,再背后面具体的内容。实在不行,不强求自己,但一定要有意识,不能边看边背,那是骗自己。最后你只能翻开书:马冬梅。关上书:马?梅,?冬梅,马动?。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第六遍都是这样,一定要先自己回忆所有内容,再翻看书对照,
不会的地方还要注意标记,下次多背几遍,你的笔记,你做主。还有就是,要善于编口诀但也不要满篇都是口诀,要学会理解记忆。暑假结束至少要背两遍
(2)刷题:
暑假的时候可以开始做做历年真题的选择题或者《研教新版》的应试题库。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看看往年的真题,学一下大概的答题方法和策略之后开始看看大题。
(3)做笔记:
之前说过笔记不是一蹴而就的,暑假的时候还要继续完善自己的笔记,不要担心把笔记改得面目全非,大不了重新抄一遍就好了。实在不想自己做笔记,或者时间来不及可以找信得过的学姐用用他们的笔记。也可以用研教新版的框架笔记,推荐,非常推荐。
(三)后期(11月到考试,每次考试都是12月的第三周周末)
这个阶段是考研人的集体崩溃阶段,这个阶段会有很多很多之前想要放弃的人彻底放弃,我那段时间的确压力也很大,每天边背书边哭,走路回寝室也会因为压力大而哭。但是我真的一次放弃都没有想过,所以我们熬过来,你们也可以的。这种充实的学习时光可能你这一辈子都不会再有了。认真走过来的人最后都会感谢这段时间。
后期的专业课其实依然离不开一个字:背!!!只要背不死!就给我往死里背! (1)背笔记:
这个时候笔记应该已经成型了,按照之前说的方法继续背。 (2)刷题:
把历年的真题都看一看,自己模拟3套左右就行了。历年的选择题最好都能
写一遍。
(3)刷视频:
这个时候最后就是查漏补缺了,你会发现你根本没有时间再看那么多视频了,那怎么办?走路的时候把它放着,你自己听。我就是这样给自己挣了一道30分的大题!!当时我的研友也说没有时间了所以不听课了,我不放心,愣是把大大小小所有班都听了,刚好有一个细节之前自己没掌握好,把它掌握了,刚好就考了。就是新传统教育,当时这道题难到了好多人。教育学很爱考细节,我再说一次,所以一定要趁着自己有时间的时候早点儿开始背,不会吃亏的。我当时走路、吃饭甚至蹲坑都在刷视频,所以不要说你没有时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后期真的非常拼了,没有一点儿休息时间,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学习。当时5点45起床,不管晚上多晚睡,从来没有赖过床,反观我准备复试的时候,唉,天天赖床。所以呀,初试那时打了鸡血的自己,真的可能一辈子就只有一次了,心里面只有一件事,并且为了那一件事拼尽所有的感觉真的很棒。
好了就先和大家说到这里了,我这里还有自己之前用的一些资料,比如真题、笔记、以及一些专业课的视频什么的,大家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我都分享在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