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初中音乐_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聆听民歌,辨别体裁。

播放《船工号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茉莉花》听辨体裁,归纳特点,设问小调的特点是什么?

2.归纳特点并出示课题。 二、新歌学唱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欣赏沂蒙山好风光的视频) 师:请同学们感受这是山东哪个地区的小调?歌中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发言

2.简介歌曲创作背景

3.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边听边击打歌曲节拍,感受变化拍子 师:歌曲用了哪两种拍子?在最后一个乐句用了四拍子,更能表现作曲家的什么样的情感?

4.聆听歌曲,画旋律线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画一下旋律线,感受一下旋律的走向有什么特点?第几句的旋律线起伏最大?这四条旋律线像什么形状?

生:发言

5.演唱旋律,感受鱼咬尾

师:请同学们来感受一下沂蒙山的连绵起伏,唱唱这段旋律,注

1

意前一乐句的句尾和后一句的句头在衔接上有没有什么联系?

6.演唱第一段歌词

师:我们来唱唱第一段歌词,感受一下沂蒙山的好风光好不好? 生:演唱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歌词有什么特点? 生:“那个”“哎”

师:“那个”,“哎”,是括号里的衬词,衬词和方言多是小调的另一大特色,这里的衬词没有具体的意思,大多是语气词,衬词是用以抒发情感、渲染歌曲气氛的,把它着重一点唱,并且突出歌曲的民族风格及地方特色。表达了沂蒙山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7.聆听《新沂蒙山小调》

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小调已经蜚声国内外。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首民歌之一。很多人在很多场合演唱过这首作品,让我们听一下著名的山东歌手草帽姐的演唱,听听她的演唱在声音上有什么特点,和我们的演唱有什么不同?

8. 用山东方言演唱第一段歌词 师:同学们,山东方言有什么特点呢? 生:发言

9.逐段演唱,感受一字多音、拖腔的特点 10.揭示小调概念:

师:相信通过对沂蒙山小调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对小调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什么是小调呢?生:总结

2

三、欣赏《无锡景》 1.音画结合,走进无锡

师:除了我们山东有小调,其他地区也有小调,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下面这首小调,听听这是哪个地方的小调?歌词都唱了什么?

生:发言

2.画旋律线感受南北方小调风格对比

师:从旋律线上看出来,南方的小调无锡景比北方的小调旋律线更加婉转、细腻,尽管都属于小调,由于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特征,加上不同的语气衬词和方言,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尤其是一字多音和装饰音的使用,对表现江南小调婉转柔和的韵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打击乐器感受一字多音

师: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你能否找到一字多音的位置?出现一字多音的位置用手中的小沙球来表示一下

4.感受无锡方言

师:要说细腻、婉转,方言版的《无锡景》更有味道,下面老师用方言来唱一唱这首歌,请同学们感受一下方言的魅力,并用手中的小沙球在一字多音的位置为老师伴奏。

5.巧用乐器,为音乐伴奏

师:同学们是不是对老师手里的小乐器很感兴趣?这是我国的传统打击乐器—木鱼,木鱼不仅适合在佛教、道教中使用,也广泛用于各种形式的江南音乐中,因此,木鱼的风格特点和音色特点和无锡景的风格十分匹配,接下来请同学们用手中的木鱼和沙锤为《无锡景》

3

伴奏。

四、总结

1.小节《沂蒙山小调》与《无锡景》的共同点和风格差异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与《沂蒙山小调》有哪些共同的艺术特征? 生:回答

师:这两首作品有很多共同特点,但是由于它们的地域和文化差异,所以它们还在风格上存在一些不同。

2.总结小调特点,加深印象。 师:同学们,小调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归纳总结

结束语:通过今天这一节音乐课,相信同学们对小调和民歌有了深一步的认识,我国地域广阔,每个地区的民歌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多的关注我们中国的民歌、喜欢我们的民歌,将我们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小学生有明显变化。经过初一上学期的音乐课学习,学生在音乐课上能够积极踊跃的参与进来,在乐理知识上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爱唱、爱动,兴趣广泛,模仿力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是兴趣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对现在的学生,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很严重,导致有的学生排除民族音乐,所以在课堂上要激发

4

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听赏能力。

效果分析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山东民歌,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一段体。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了体验法、示范法、听唱法、对比法进行教学,并用了图谱以及自制打击乐进行教学。因为这首歌曲旋律简单,只有四句,学生很容易掌握,但越是简单的歌曲就要越唱出歌曲韵味,在情感体验上,我分别让学生聆听了我亲身的演唱以及不同版本,让学生体验这首民歌的山东韵味,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再去演唱就会去注意歌曲情绪的表现,从课堂的实际效果看,方法是有效的,学生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具有山东风味的沂蒙山小调。

教材分析

《沂蒙山小调》选自人音版七年级音乐第五单元,小调是中国民歌的一种,通常在劳动休息时、日常生活中或娱乐风俗节庆等场合演唱,曲调优美、流畅。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具有浓郁“北方官话”特点的,初起流传于山东沂蒙地区的小调,内容以歌颂沂水、蒙山的自然风光和幸福生活为主。阮若珊词,李林曲。全曲为一段体结构,3/4与3/4的变换拍子,含变宫的六声徵调式,具有严谨的旋律进行逻辑和方正性的曲体结构形态:四个乐句,每句两小节。歌曲采用了汉族小调民歌中常见的“起、承、转、合”四句体的结构,各句基本上是前半句明显是

5

初中音乐_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聆听民歌,辨别体裁。播放《船工号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茉莉花》听辨体裁,归纳特点,设问小调的特点是什么?2.归纳特点并出示课题。二、新歌学唱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欣赏沂蒙山好风光的视频)师:请同学们感受这是山东哪个地区的小调?歌中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dh0d3whjm4mn0g1mmp04oweh0q6fq00om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