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细胞呼吸实现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植物正常生长,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
解析 a代表植物的光合作用,b、d、g代表生物的呼吸作用,c代表捕食。e、f代表动植物的残枝败叶、遗体和粪便被分解者利用。夏季植物正常生长,a>b+c+e,D错误。 答案 ABC 二、非选择题
15.(2015·盐城中学质检)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
32
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 kJ/(m·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 (3)如图1所示,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________×10 kJ/(m·y)。
(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解析 (1)图1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主要)和输入的
3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23+70+14+3=110×10
2
kJ/(m·y),第二营养级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植食动物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
32
14×10 kJ/(m·y),所以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4/110×100%=12.7%。(2)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和未被利用(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以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存在),所以图1中A表示呼吸作用。(3)图1中,地震后植被破坏严重,流入该生态系统的
6
能量减少,所以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从植食动物输入肉食动物的能量
32
=14+2-4-9-0.5=2.5×10 kJ/(m·y),而肉食动物输出的能量=2.1+5.1+0.05+
323
0.25=7.5×10 kJ/(m·y),所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7.5-2.5)×10
232
kJ/(m·y)=5×10 kJ/(m·y)。(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C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即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E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5)地震后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答案 (1)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12.7% (2)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 有机物中化学能
(3)植被受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减轻植被恢复的压力 5 (4)C E (5)群落(或次生)
16.(2015·省四校联考)由于人类的活动,影响到海洋滩涂鸟类的迁徙。下图是长江口的某海滩示意图,该海滩包括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其中潮间带是指位于大潮的高、低潮位之间,随着潮汐涨落而被淹没和露出的地带。科学工作者在此实施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生态工程。6年后,互花米草生长面积明显增加,对该湿地植被类型、分布区域及昆虫种类数、密度进行调查,结果统计见下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
主要植物类型 硅藻 海三棱藤草 互花米草 芦苇 主要分布区域 低潮区(2.0 m以下) 中潮区(1.8~2.8 m) 中高潮区(1.0~3.0 m) 高潮区(2.6 m以上) 昆虫种类数 - 47 30 65 昆虫密度 - 14(只·m) 2.3(只·m2) 14.7(只·m2) --2-(1)各种生物在潮间带不同高度的分布差异,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结构。
(2)互花米草的引入,对该湿地中________(植物)影响最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该湿地中三类生物之间的关系。
①若表示三者之间能量流动的情况,a、b、c表示能量值,则能确定两者之间大小关系的是________。
②若表示三者之间碳的流动情况,则a、b、c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是________。
③若表示各类生物间的信息传递,b的信息类型是________,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
7
(4)你认为此项生态工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于不同生物分布的区域不同,地形、土壤含水量都不相同,这种差异体现了群落具有水平结构。(2)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藤草处于同一空间,并且都属于第一营养级,二者之间的竞争最剧烈。(3)①能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只能判断一条食物链上能量的大小,则只能判断b、c之间的大小关系。②a、b、c之间存在捕食关系,a、b、c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是有机物。③互花米草具有抗风浪的作用,并且花粉也能吸引昆虫,所以互花米草传递给植食昆虫的信息类型有物理、化学信息;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功能。(4)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引入互花米草后,昆虫的种
2
类为30,昆虫的密度为2.3只/m,都小于其他植物群落,因而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答案 (1)水平 (2)海三棱藤草 互花米草与海三棱藤草生活在相似的环境中(占有相同的生态位),竞争激烈 (3)①b和c ②有机物 ③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缺一不给分)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4)没有。因为调查表明与海三棱藤草群落相比,互花米草群落中昆虫种类数与密度减小,鸟类食物减少,因而不能达到“种青引鸟”的目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