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词语的省略
在一定的上下文里,一些词语或者承前省略了,或者蒙后省略了,或者人物对话由于有一定的语言环境而省略了,这种词语省略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文章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里也经常被省略。
(一)主语的省略
主语的省略,文言比现代汉语更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作独立句子的主语。既然第三人称代词使用起来有这样的限制,那么在对作为第三者的人或事物进行陈述时,后边句子的主语不是重复前边的名词,就是干脆把它省略了。总是重复前边的名词又嫌啰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在现代汉语里,例如“我要去北京,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前一句的主语是“我”,后一句的主语是“北京”。说了前一句,后一句要更换新的主语,这后一句的主语(如“北京”),一般是不能省略的。在文言里,这样的主语也往往省略。如:
1.韩献子将斩人,郄献子闻之,(XX)驾往救之,(XX)比至,则(XX)已斩之矣。(《韩非子·难一》)
——韩献子要杀人,郄献子听说这事,赶快乘车去救,等郄献子赶到了,韩献子已经把人杀了。前两个(XX)处省略主语“郄献子”,后一个(XX)处省略主语“韩献子”,中间更换了主语。
2.永州之野产异蛇,(XX)黑质而白章,(XX)触草木,(XX)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永州的郊外出产一种怪蛇,这种蛇黑地白花,它碰上草木,草木就得死。前两个(XX)处省略主语“蛇”,后一个(XX)处省略主语“草木”,前后句主语不同。
(二)谓语的省略
谓语是一个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没有谓语句子就变得“无所谓”了,所以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都比较少。不过文言里谓语的省略,也不是 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其中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中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如:
1.苟谓我可食即食,不可(XX)即已。(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果三老说可以吃我,那你就吃;如果说不可以吃我,那就作罢。(XX)处承前省略动词“食”。
2.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XX),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列子·歧路亡羊》) ——杨子的邻居丢了羊,已经率领他的全家去追捕,又请杨子的仆人一块去追。(XX)处蒙后省略动词及其宾语“追之”
(三)宾语的省略
动词和介词可以带宾语。在现代汉语里,宾语、尤其是介词的宾语,一般不能省;在文言里,介词和动词的宾语都常常省略。如: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XX)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一一衣食这些使人安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XX)处省略介词“以”的宾语。
2.竖子不足与(XX)谋!(《史记·鸿门宴》)
——这小子,真不值得跟他商议大事。(XX)处省略介词“与”的宾语。 3.此人一一为(XX)具言所闻。(陶潜:《桃花源记》)
——这个渔人一件一件地给他们详细讲述了自己所知道的。(XX)处省略介词“为”的宾语。
4.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XX)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问:“诸位看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大家)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若”是动词,(XX)处省略“若”的宾语“秦王”。
(四)兼语的省略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例如:“这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是“使”的宾语,又是“明白”的主语,“我” 是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省略。如:
1.不如因而厚遇之,使(XX)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说)不如就此好好招待他,让他回到赵国去。“使归赵”即“使之归赵”,(XX)处省略一个“之”字——“使”的语,“归”的主语。
2.官命(XX)促尔耕。(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上级让我来催促你们耕作。(XX)处省略兼语“我”。
3.愿令(XX)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大) ——希望您让他(触龙少子)能够当一名黑衣卫士,来保卫王宫。(XX)处省略 兼语“之”,指触龙少子舒祺。
(五)介词的省略
介词“以、于”,特别是“于”,经常省略。如:
1.后数日驿至,果地震(XX)陇西。(《后汉书·张衡传》)
——过了几天驿站的消息来了,果然在陇西发生了地震。(XX)处省略介词“于”。
2.陈胜、吴广皆(XX)次当行。(《史记·陈涉起义》)
——陈胜、吴广按编次都轮到应征出发。(XX)处省略介词“以”。
六、几种习惯句式
(一)如……何、奈……何、若……何
“如、奈、若”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如……何、奈……何、若……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把)……怎么样(怎么办)”。如:
1.如太形、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2.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虞啊,虞啊,对你怎么办呢?
3.公曰:“若楚惠何?”(《左传·晋楚城濮之战》) ——晋文公说:“对楚国从前的恩惠怎么办?” “如……何、奈……何、若……何”紧缩而为“如何(其变式是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奈何、若何”作谓语,用来询问办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怎么办”;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怎么”。如:
4.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柳宗元:《捕蛇者说》)
——更换你捕蛇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何如”作谓语。 5.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列子·杞人忧天》)
——整天在天里面(大气里面)活动,为什么担心天会塌下来呢?“奈何”作“忧”的状语。
6.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
——让他们回去,在秦国被杀死,以便满足我们秦国国君的心愿,怎么样?“若何”作谓语。
文言里还有“如之何、奈之何、若之何”的说法。这有两种情况:
1.“之”是作为代词临时插进去的,“如之何、奈之何、若之何”等于“如……何、奈……何、若……何”。如:
7.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柳宗元:《封建论》)
——给老百姓造成严重危害的人,朝廷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8.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老巫婆和三老都不回来,对这事怎么办?
9.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左传·晋楚城濮之战》) ——我想打,可是齐国和秦国态度还不明确,对这事怎么办? 2.三个字凝结为一个固定词组,“如之何、若之何”等于“如何、若何”,在句中作谓语或状语。如:
10.卒如之何?(柳宗元:《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 ——终究怎么办呢?“如之何”是谓语。
11.但责之以治天下之效,不必问其若之何而以为治。(龚自珍:《明良论》) 一一只要求他们治理国家的成效,不必过问他们怎样去治理。“若之何”是“为”的状语。
(二)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都是动宾词组:“有、无”是动词,“所……”是“所”字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作“有、无”的宾语。如:
1.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论衡·订鬼》)
——如果平时有自己所畏惧的人,那么做梦时就会梦见那人伏压在身上,从而大哭起来。“所畏惧”是“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2.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聊斋志异·促织》)
——不过(成名)又觉得,留着这么个下等货终归没有什么用处。“所用” 相当于一个名词,作“无”的宾语。
(三)有以……、无以……
“有以……、无以……”,意义上等于“有所以……、无所以……”。起初,这可能就是一种省略说法。不过,后来它们已凝结为一种固定结构,和我们前边所 说的“词语的省略”情况不同。“有、无”是动词,“以”是介词,当“用(拿)讲。“有以……”等于说“有可以拿来……的(XX)”,“无以……”等于说“没有可以拿来……的(XX)”。如:
1.吾终当有以活汝。(马中锡:《中山狼传》)
——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办法。“以活汝”等于“所以活汝”,作“有”的宾语。
2.军中无以为乐。(《史记·鸿门宴》)
——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作乐的东西。“以为乐”等于“所以为乐”,作“无”的宾语。
3.河曲智叟亡(无)以应。(《列子·愚公移山》)
——河曲智叟没有可以拿来回答的话。“亡以应”等于“无所以应”。 有的时候,“以”用作名词,当“原因、道理”讲。例如:“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有原因的呀;“良有以也”(曹丕:《与吴质书》)——很有道理呀。这样的“有以”在句末,“有以活汝”的“有以”在句中,它们的含义和用法都不相同,不要把二者混同起来。
(四)以……为、以为
“以……为”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1.“为”是动词,“以”是介词,“以……”是介词结构,作“为”的状语。“以……为”等于“用……做、拿……作为”如:
1.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荀子·劝学》) ——南方有一种鸟,叫蒙鸠的,用羽毛做窝。“以羽”是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
2.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一定要拿长安君作为人质,(齐国)才能出兵。“以长安君”是“为”的状语。 2.“以”是主要动词,“……为……”是主谓词组(子句),作“以”的宾语。“以……为”等于“认为XX是XX”,可以译为“认为(觉得)……、认为(觉得)……是”。如:
3.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战国策·狐假虎威》)
——如果您认为我不老实,我给您引路。“子”是主语,“以”是动词谓语。“我为不信”是主谓词组(子句),作“以”的宾语。
4.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柳宗元:《永某氏之鼠》)
——它们觉得这样饱食无祸是可以长久的吗?“其饱食无祸为可恒”是动词“以”的宾语。
值得注意的是:“以……为”所表现的这两种不同意义,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的“把”字句来翻译。例如:“以长安君为质”可译为“用长安君做人质”,也可 以译为“把长安君当作人质”;“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可译为“认为这样饱食无祸是可以长久的”,也可以译为“把这样饱食无祸当作可以长久的”。
“以……为”有时是“用……做”的意思,有时是“认为……是”的意思。这两种不同的意义都可以用“把……当作”来对译,好像它们之间本来没有区别,其实不然。一个固定格式,它表示怎样的意义是一回事,如何翻译是又一回事,译文有很大的灵活性。
“以为”是“以……为”的紧缩,也有两种情况:
1.“以为”等于“以……为”,可根据“以……为”的上述两种不同情况,酌情处理。有时,“以为”是“用……做”的意思。如:
5.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吴王阖庐知道孙子会打仗,终于用他做将军。“以”是介词,“以”后承前省略一个代词“之”字(“以”的宾语)。“以为将”等于“以之为将”,“之”指代孙子。
6.全石以为底。(柳宗元:《小石潭记》) ——用整块石头做底。“以”是介词,“全石”是“以”的前置宾语,介词结构“全石以”是动词“为”的状语。
有的时候,“以为”等于“认为……是”。如:
7.蔺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回到赵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有才干的大夫。“以”是动词,当“认为”讲。“以”后承前省略一个代词“其”字。“以为贤大夫”等于“以其为贤大夫”,“其为贤大夫”是主谓词组(“其”是这个主谓词组的主语),作动词“以”的宾语。
8.虎以为然。(《战国策·狐假虎威》)
——老虎觉得是这样。“以”是动词。“以为然”等于“以其为然”,“其为然”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把“以”后理解为省略一个“之”字行不行呢?也无不可。不过作主谓词组主语的,通常是“其”不是“之”,“之”只作宾语或兼语。
2.“以为”凝结为一个双音词,和现代汉语的“以为、认为”相当。如:
9.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后汉书·张衡传》) ——张衡常常思考保全自己的问题,认为吉凶是互相依存的。 10.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傅玄:《马钧传》) ——裴秀自认为击中了对方的要害。
此外,“以为”的“以”还可能是个连词,或者是把状语和动词“为”连接起来,或者是把动词“为”和前一个动作连接起来。例如:“难以为继”(成语), 意思是很难继续做下去。“难”是动词“为”的状语,“以”是连词。又如:“欲居之以为利”(《聊斋志异·促织》),意思是想把促织留在手里以便多卖钱。“为利”是赚钱,“为”是动词。“以”是连词,它的作用是把“居之”和“为利”连接起来,表示“为利”是“居之”的目的。
总之,“以……为、以为”情况复杂,阅读时要注意分辨。
(五)何所……、谁……者
“何所……、谁……者”是两个主谓倒装的疑问句式。
1.“何所……”等于“所……(者)何”。“所……”是“所”字结构,作主语;“何”是疑问代词,作谓语。如: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请问木兰你想的是什么,请问你思念的是什么?“何所思”等于“所思何”。在这个结构里(不是全句),“所思”是主语,“何”是谓语。“何所忆”等于“所忆何”。在这个结构里,“所忆”是主语,“何”是谓语。
2.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
——卖炭得钱为的是什么?何所营”等于“所营何”。在这个结构里,“所营”是主语,“何”是谓语。
2. “谁……者”等于“……者谁”。“……者是“者”字结构,作主语;“谁”是疑问代词,作谓语。如: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史记·鸿门宴》)
——给您出这个主意的是谁?“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等于“为大王为此计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是主语,“谁”是谓语。
4.谁可使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