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学习讲义(一) - 岩溶、冰河与风(教用)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74 地理(一)学习讲义

9

岩溶、冰河与风 成地形

第9章 岩溶、冰河与风成地形 175

■A 受到地质、气候等条件与不同地形作用力的影响,使各地发展出特殊的地形景观。 ■B 岩溶作用与地形。 ■C 冰河作用与地形。 ■D 风成作用与地形。

176 地理(一)学习讲义

1 岩溶地形 岩溶作用

◎ 岩层的性质会影响地形发育,部分地区因岩层被水溶蚀,形成岩溶地形,如石灰岩、盐岩、石膏等地形,其中以石灰岩地区以其特殊地形而闻名。

1风化): 1. 岩溶作用(属于 化学 ○

2作用:雨水或地下水吸收 二氧化碳 ○3后,形成碳酸液体,将岩层中的(1) 岩溶 ○碳酸钙成分溶解带走的过程, 产生岩溶地形。

(2) 上述化学式若反向进行,则形成沉积作用,会产生堆积地形。 2. 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CaCO3 + H2O + CO2 ───→ Ca(HCO3)2 ───→ 岩溶地形(地表地形)

碳酸钙 碳酸氢钙

水二氧化碳(固体) (液体)

Ca(HCO3)2 ───→ CaCO3↓ + H2O + CO2↑ ───→ 岩溶地形(地表地形)

3. 岩溶地形发育主要条件:

条 件 厚实石灰岩层分布 4 岩层致密且多 节理 ○5 气候 溼润 ○6 地下水位较 低 ○说 明 石灰岩地形基本条件 利于水分渗入岩石 利于溶蚀作用发生 使地表至地下水面距离变大,有助于溶蚀地形发育 地形起伏小,且有地下水出口 水分不易快速流失,有利于地下溶洞及伏流之形成 7构造 石灰岩层底部有 不透水层 ○

第9章 岩溶、冰河与风成地形 177

岩溶地形

◎ 岩溶地形:依岩溶作用发生的位置分类,分成地表地形和洞穴地形。 (1)岩溶地形: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的地形,称为岩溶地形,当中又以石灰岩地形最别称 常见,故石灰岩地形又名岩溶地形 (2)喀斯特地形:因最早在巴尔干半岛的喀斯特高原做系统性研究而得名 ▲世界石灰岩地形分布区 ▲石灰岩地形示意区 1. 地表地形 地表地形 岩沟、渗穴 说明 (1)岩缝经溶蚀成长条状,称为岩沟 8 (2)发育初期,沿地表裂隙进行溶蚀,形成漏斗状的 渗穴 ○9 岩沟或渗穴持续溶蚀,扩大形成底部平坦的盆状地形,如云贵高原上的坝子 洼盆 ○10 锥丘 ○洼盆四周溶蚀残余多呈锥状山丘,此为石灰岩地形起伏最大时期,如广西桂林的锥丘群 11 锥丘经长时间侵蚀,形成低矮的山丘 残丘 ○石灰岩地表地形演化顺序:渗穴→洼盆→锥丘→残丘 ▲岩溶地表地形演变示意图 2. 洞穴地形 溶洞地形 溶洞 12 钟乳石 ○说明 雨水或地下水在石灰岩层内部溶蚀所形成的洞穴 溶蚀后所形成的碳酸氢钙溶液,在渗出溶洞岩壁时,水及二氧化碳逸散,使碳酸钙还原沉淀堆积。此为碳酸钙由上向下沉淀成如钟似乳的石体 178 地理(一)学习讲义

石笋 石柱 13 缘石 ○沉淀的碳酸钙由下向上累积 钟乳石和石笋持续生长相连形成 沉积的碳酸钙沿岩面累积而成;若为数众多呈阶梯状分布,称石灰华阶地,亦可出现在地表,如四川九寨沟、土耳其棉堡 即地下河,当地表河川遇到岩沟或渗穴而向下渗漏,使河水潜入地下而继续流动,直到某距离后再流出地表,此种河川称为伏流 伏流 ▲岩溶地形示意图 ▲岩溶地形示意图

石灰华阶地

因当地的温泉在由地底往地表流动时,通过石灰岩层并产生溶解作用,而成为含碳酸氢钙的温泉水。等到温泉上到地表后,碳酸氢钙溶液产生沉淀,便会形成白色的碳酸钙沉积物,并顺着地形形成一阶一阶的石灰华阶地,远看犹如棉花堆栈的白色城堡,如土耳其棉堡。

溶洞

一般而言,并非所有具备石灰岩层的地区皆会形成壮观的石灰岩洞穴,主要因为地下水面较低的岩层,较易形成大规模的洞穴;若探讨到石灰岩溶蚀地形的侵蚀基准,大抵是以地下水面定义,但因溶洞下方的不透水层为石灰岩层侵蚀的最底线,故亦可视其为侵蚀基准。溶洞的规模与石灰岩层的厚度、地表植被覆盖的情形,以及当地降水量等因素有关;地下水位的高度亦是关键,地下水位与地表之间的距离较大时(即地下水水面较低),可发育成大型的石灰岩溶洞,如垦丁国家公园内因地下水位较高,石灰岩溶洞规模因此较小。

学习讲义(一) - 岩溶、冰河与风(教用) - 图文

174地理(一)学习讲义9岩溶、冰河与风成地形第9章岩溶、冰河与风成地形175■A受到地质、气候等条件与不同地形作用力的影响,使各地发展出特殊的地形景观。■B岩溶作用与地形。■C冰河作用与地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cuib7l3h834ka295j7z7yqpo85slb00d3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