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各国铜牌号及标准对照表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欧标材质标准(EN12164)化学成份

密度 Cu铜 Al铝 Fe铁 Ni镍 Pb铅 Sn锡 Zn锌 其他 (g/㎝3) CuZn36Pb3 (CW603N) 60-62 <0.05 <0.3 <0.3 2.5-3.5 <0.2 其余 0.2 8.5 CuZn38Pb4 (CW609N) 57-59 <0.05 <0.3 <0.3 3.5-4.2 <0.3 其余 0.2 8.4 CuZn39Pb3 (CW614N) 57-59 <0.05 <0.3 <0.3 2.5-3.5 <0.3 其余 0.2 8.4 CuZn40Pb2 (CW617N) 57-59 <0.05 <0.3 <0.3 1.6-2.5 <0.3 其余 0.2 8.4 CuZn37Pb2 (CW606N) 61-62 <0.05 <0.2 <0.3 1.6-2.5 <0.2 其余 0.2 8.4 CuZn38Pb2 (CW608N) 60-61 <0.05 <0.2 <0.3 1.6-2.5 <0.2 其余 0.2 8.4 CuZn39Pb2 (CW612N) 59-60 <0.05 <0.3 <0.3 1.6-2.5 <0.3 其余 0.2 8.4 CuZn35Pb1 (CW600N) 62.5-64 <0.05 <0.1 <0.3 0.9-1.6 <0.1 其余 <0.1 8.5 CuZn35Pb2 (CW601N) 62-63.5 <0.05 <0.1 <0.3 1.6-2.5 <0.1 其余 <0.1 8.5 CuZn38Pb1 (CW607N) 60-61 <0.05 <0.2 <0.3 0.8-1.8 <0.2 其余 <0.2 8.4 CuZn39Pb0.5(CW610N) 59-60.5 <0.05 <0.2 <0.3 0.2-0.8 <0.2 其余 <0.2 8.4 CuZn39Pb1 (CW611N) 59-60 <0.05 <0.2 <0.3 0.8-1.6 <0.2 其余 <0.2 8.4 CuZn36Pb2As(CW602N) 61-63 <0.05 <0.1 <0.3 1.7-2.8 <0.1 其余 <0.2 8.4 成份牌号

注:CuZn36Pb2As(CW602N) As砷含量:0.02-0.05;Mn含量<0.1。

铜合金管棒型材常见缺陷分析

1、过热、过烧: 定义:

金属在加热或加工过程,由于温度高、时间长岛之组织及晶粒出大现象称为过热,严重过热时晶间决不低熔点组元熔化或晶界弱化现象称为过烧。 产生原因:

a、加热温度高、时间长或局部长时间处于高温源处; b、热挤压终了温度过高或者在高温区停留时间长; c、合金中存在低熔点组元或低熔点杂质较多。 2、裂纹或开裂: 定义:

管棒型材表面出现连续或间断不规则裂纹,轻微的称为裂纹,严重的称为开裂。 产生原因:

a、铸造锭中存在裂纹、夹杂、缩孔、疏松、冷隔或其他有害杂质或结晶组织、化学成分严重不均匀; b、铸锭中存在较大应力或加工工艺不当产生较大应力; c、挤压速度过快,加工率过大;

d、热处理工艺不当,加工或热处理处于材料的脆性温度区。 3、缩尾: 定义:

缩尾是挤制品尾部的一种特殊缺陷。在挤压末期,由于金属紊流,铸锭表面的氧化皮,润滑剂等污物往往流入其中,而导致金属之间的分层。 产生原因:

a、挤压尾部金属流动紊乱;

b、铸锭表面、次表面有缺陷,挤压筒有润滑剂等污染物。 4、鼓泡 定义:

经挤制、拉制、退货后的产品表面沿着加工方向拉长的条状鼓起,解剖开后为一空腔,这种鼓起称为鼓泡。鼓泡多呈长条形,表面光滑,剖开内部有金属光泽,个别伴生氧化物或其他夹杂。 产生原因:

a、铸锭中有气孔、缩孔、夹杂等缺陷,经挤压、拉伸、冷轧后沿加工方向形成分层; b、挤压筒润滑剂过量;

c、挤制品缩尾未切除干净,经进一步拉伸后形成分层。 5、脱锌 定义:

含锌铜合金管棒型线材退火或酸洗后,表面出现灰白或泛红色斑现象称为脱锌。轻微出现上述色斑,严重脱锌发生显微组织变化。 产生原因:

a、退火温度过高,火焰直接喷到制品表面,使标卖弄锌熔化、挥发或氧化; b、挤压温度太高;

c、酸洗时,酸液浓度过高,酸洗时间过长引起表面脱锌; d、在环境介质作用下,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形成脱锌。 6、麻面(俗称麻点、沙眼) 定义:

管棒型线材表面出现微小的点状凹陷不平的粗糙面称为麻面。麻面呈局部、周期性或成片分布,个别的称为麻点,严重的称为麻坑。 产生原因:

a、退火温度高、时间长导致粒粗大,含锌铜合金退火时严重脱锌; b、过酸洗;

c、加工率过小、表面不光滑;

d、加工设备或工具表面不光滑,粘异物,接触材料后形成。 7、表面环状痕 定义:

管棒型线材表面或内壁出现周期性环状凸起成为表面环状痕,俗称竹节。

表面环状痕产生于拉伸、扒皮和矫直工序,环状痕一般较平滑,个别的凸起边部有棱角。矫直过程中出现沿450方向的特殊环状凸起。 产生原因:

a.拉伸环状产生的原因,退火温度不均匀,工艺及润滑不良,酸洗不彻底;

b.扒皮环状产生的原因,扒皮模具设计不合理,拉伸速度不合适;或扒皮模具刃口不锋利,排屑阻力大; c.矫直环状产生的原因,辊子角度调整不当或压力过大。

常用加工铜合金的牌号与用途 ▲ 普通黄铜,常见牌号6种

1. H96,用于冷凝器管、散热器、散热片及导电零件。 2. H80,用于薄壁管、波纹管等。 3. H70,用于机械和电器零件等。

4. H68,用于复杂的冷冲件、深冲件、散热器外壳等。 5. H65,用于小五金、小弹簧、螺钉和机器零件等。 6. H62,用于铆钉、销钉、导管、螺母等。

▲ 铅黄铜,常见牌号3种

1. HPb63-2,用于一般强度的机械零件。 2. HPb61-1,用于高强度的结构零件。

3. HPb59-1,用于热冲压及切削加工零件,如销子、螺钉等。

▲ 锰黄铜,常见牌号2种

HMn58-2和HMn57-3-1,主要用于在腐蚀条件下和弱电工业用的零件。

▲ 锡黄铜,常见牌号3种

1. HSn90-1,用于汽车、拖拉机弹性套管及其他耐腐蚀减摩件。 2. HSn70-1,轮船、电厂设备中高温耐蚀冷凝器管和导管等。 3. HSn62-1,用于与海水、汽油接触较多的零部件。

▲ 铁黄铜,常见牌号2种

1. HFe59-1-1,用于在摩擦及腐蚀下工作的零件,如垫圈、衬套等。 2. HFe58-1-1,用于热压和切削加工的高强度耐蚀零件。

▲ 镍黄铜

Hni65-5,用于压力表管、冷凝管和造纸网等。

▲ 锡青铜,常见牌号5种

1. QSn4-3,耐蚀耐磨件、抗磁元件及弹簧等。

2. QSn4-4-2.5,承受摩擦的零件,如轴套、轴承、圆盘等。 3. QSn6.5-0.1,弹簧接触片,精密仪器中的耐磨、抗磁件。 4. QSn6.5-0.4,用于造纸铜网、弹簧、耐磨零件等。 5. QSn7-0.2,用于承受摩擦的工件,如轴承蜗轮及弹簧等。

▲ 铝青铜,常见牌号5种 1. QAI5,用于耐腐蚀弹性元件。

2. QAI9-2,在250℃以下蒸汽中工作的管配件。

3. QAI9-4,用于轴承、齿轮、阀座、船舶零件及电器元件。 4. QAI7,用于齿轮、摩擦轮、蜗轮传动机构等。

5. QAI10-3-1.5,用于高温下工作的耐磨件,如轴承、齿轮、飞轮等。

▲ 铍青铜,常见牌号2种

1. Qbe1.7,用于重要弹簧、精密仪表的敏感元件等。 2. Qbe2,用于重要弹性元件,高速、高温工作条件下的轴承。

▲ 硅青铜,常见牌号2种

1. QSi1-3,用于工作在300℃以下摩擦零件,如进、排气门导向套。

2. Qsi3-1,用于弹簧、蜗轮、蜗杆齿轮以及耐蚀零件等。 ▲ 锰青铜

QMn5,常用于制造蒸汽机零件和蜗轮的各种管接头,蒸汽阀门等较多的高温耐蚀零件。

各国铜牌号及标准对照表 - 图文 

欧标材质标准(EN12164)化学成份密度Cu铜Al铝Fe铁Ni镍Pb铅Sn锡Zn锌其他(g/㎝3)CuZn36Pb3(CW603N)60-62<0.05<0.3<0.32.5-3.5<0.2其余0.28.5CuZn38Pb4(CW609N)57-59<0.05<0.3<0.33.5-4.2<0.3其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cp693sncf721et5igy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