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现代生态农业循环利用产业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城镇化率将达到51.5%,每年约有1000万农杓劳动力转为城镇居民;按“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的目标测算,到2015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将从2010年的35.7%和41.1%分别下降到32%和37%左右。随着“十二五”时期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城乡居民对食品的消费将从生存型消费加速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转变,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有机、绿色食品消费进一步多样化,将继续推动有机食品消费总量持续增长。 2.1.2 杂粮杂豆

杂粮是小宗粮豆的通称。现阶段是指除小麦、玉米、稻谷、大豆(简称四大品种)以外的粮食和豆类。杂粮的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据资源表明,杂粮中包括高粱、谷子、大麦、荞麦、燕麦、甘薯、马铃薯、绿豆、小豆、豌豆、蚕豆、芸豆等202个品种。杂粮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既是这些地区的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也是这地区2300多万贫困农民的重要食物源和经济源。其生产成本低,产品售价高,比较效益明显,具有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农村经济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杂粮生育期短、耐干旱、耐贫瘠、抗逆性强,为适应恶劣生长环境而形成了独特的非生物环境压迫耐受能力,从而也决定了其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理活性成分。杂粮经过加工开发后,具有丰富的营养保健价值。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成份是人体摄入的最合理比例。长期食用杂粮,对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血管病

.. ..

.

等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同时,由于杂粮的产地大都地处偏远山区、高寒地区,山高水清,土壤和空气几乎没有受到污染,所以杂粮在绿色食品品种开发上具有天然优势。

杂粮中微量元素含量高,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铁、钙、磷、锌等,而这些微量元素在精米白面中含量甚微(往往在加工过程中丢失)。特别是镁,在红薯中含量极丰,有很好的抗癌、降压效果。杂粮中膳食纤维多,既有可溶性的,也有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粗纤维。其对降低胆固醇和血糖值,防止心血管、中枢神经疾病的发生及机体的老化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而且,通便作用十分显著,可有效缓解和预防现代人高发的便秘减少结肠癌的发病率。杂粮食物的偏碱性可中和人体酸性环境,缓解疲劳,增强体能,可通过清除体垃圾,保留肌体水分的作用而起到良好的美容效果。杂粮中维生素含量高,像维生素E、维生素B、萝卜素等,都能帮助人体清除氧自由基,活化肌体酶活性,改善环境平衡,起到积极的抗衰老作用。杂粮营养丰富,营养素全面均衡,含有高比例的蛋白质、氨基酸,其营养效果远远超过精米白面,是儿童、老年人的最佳副食,可起“营养互补”作用。因为杂粮相对而言体积大,热量低,在肠胃中滞留时间长,可使人产生饱胀感,因此它是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减肥者的最佳主食。

由于杂粮是非主流粮食,消费的杂粮制品主要是原粮或经过简单的分选、包装的初级加工品;其次是传统风味小吃;再次是方便食品;最后是以高粱、大麦等小杂粮为原料的发酵食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杂粮加工企业5000多家,开发生产杂粮系列产品近30种,年产销量在

.. ..

.

870万吨以上,正在改变着传统的食用原粮、出口原粮的状况。杂粮的精深加工从无到有,且发展速度较快。平均每年新开发的以杂粮为原料生产的口感好的有机食品、营养食品、保健食品等系列食品和工业产品一二百种,大中型杂粮专营批发市场已有上百家家,年成交量达400多万吨。国家并不对其进行宏观调控,因此,国杂粮市场化程度很高,其价格受供需状况影响较大。由于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加上受大宗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种植面积与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我国杂粮常年种植面积1.5亿亩,约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0%,年总产量约50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5%。我国杂粮食品消费比重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差距相当大,东欧及西欧一些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杂粮食品与整个粮食食品消费比重在30%以上,而我国不足5%,而且多为大米、面粉,杂粮食品在国市场销售潜力巨大。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结构开始调整,杂粮消费比重上升,而且更渴望得到绿色、有机产品,有机杂粮产品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主导产品,餐桌上的新革命”,属产业,开发前景非常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据预测,未来10年中国有机杂粮消费将以5%速度增长,国市场销售前景看好。

2.2 养殖产品供需分析及预测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年出栏5.3亿多头,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年猪肉产量达4000多万吨,占国肉类总产量的65%。年生猪存栏超过世界总存栏的一半,猪肉销量比全世界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猪肉不

.. ..

.

但是我国肉类生产的主体,是城乡居民肉食消费的主要来源,而且在世界猪肉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业经济中比重最大的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社会对优质猪肉及其制品的需求将继续增加,猪业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其相关的产业也将在猪业的发展中获得商机。而且由于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增多,全社会对猪肉及其制品的食品安全、营养品位、花色品种等越来越关注,目前我国生猪求大于供的局面还没有完全缓解。特别是对绿色安全猪肉的需求市场空间更是巨大。

##发展畜产品加工出口有着巨大的优势,其中一个重要优势是价格优势。据有关专家提供的数据,##猪肉价格比国家出口价低23%。当然,这些价格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我国从事饲养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成本低,这个优势是明显的。特别是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养猪,饲料成本要减少10%,而其肉质却明显提高,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嫩可口。

2.3 生态观光农业前景分析

2.3.1 名词解释

观光旅游是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旅游不仅被定义为一种适应市场机制的、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它还是国家用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工具。目前,最流行的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有两个: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主要通过对环境的保护,达到使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以持续发展的目的;生态旅游是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

.. ..

.

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

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压力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一一生态农业观光应运而生。

生态农业观光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观光农业应涵盖“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农村旅游”等不同概念,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生态农业观光始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后在日本、等地充分发展并日趋成熟。由最初的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形式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观光农业带,走向多元化、多层次规模经营,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它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旅游业与农业结合的理想模式。

.. ..

现代生态农业循环利用产业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城镇化率将达到51.5%,每年约有1000万农杓劳动力转为城镇居民;按“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的目标测算,到2015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将从2010年的35.7%和41.1%分别下降到32%和37%左右。随着“十二五”时期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城乡居民对食品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cmaj8fz66072ie1yi364bptb11x4w00mh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