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钻孔灌注桩主要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 钻孔灌注桩主要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1.1 基本规定

(1) ① ② (2) ①

桩位放样允许偏差如下: 群桩:20mm; 单排桩:10mm。

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

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② 当桩面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灌注桩

可护筒位置做中间验收。

(3) 桩顶标高至少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

50m3的单柱单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每个柱子承台下的桩至少应有1组试件。

(4) 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允许偏差 桩径 桩径允许偏差(mm) 垂直度允许偏差(%) ≯1 桩位允许偏差(mm) 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 d/6且不大于100 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 d/4且不大于150 d≤1000mm ±50 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为设计桩径。 (5) 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小于总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对地下水位

以上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

1.2 施工准备

(1) 熟悉现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收集场区内地下障碍物、管网等相关

资料。

(2) 进行测量基准交底、复测及验收工作。

(3) 施工用水、用电接至施工场区,并满足机械及成孔要求。

(4) 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机械试运转完毕,钢筋进场检验合

格,钢筋骨架安放设备满足要求。

(5) 测量控制网(高程、坐标点)已建立,桩位放线工作完成,或复测验收合格。

1.3 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定桩位 混凝土搅拌 灌注水下混凝土 埋 设 护 筒 废泥浆排放 第二次清孔 桩机就位调整平整度 泥 浆 沉 淀 拌制护壁泥浆 安放导管 成 孔 钢筋笼制作 第一次清孔 吊放钢筋笼 质量检测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1.4 埋设护筒

(1) 护筒一般由钢板卷制而成,钢板厚度视孔径大小采用4~8mm,护筒内径宜

比设计桩径大100mm,其上部宜开设1~2个溢流孔。

(2) 护筒埋置深度一般情况下,在黏性土中不宜小于1m;砂土中不宜小于1.5m;

其高度尚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淤泥等软弱土层应增加护筒埋深;护筒顶面宜高出地面300mm。

(3) 采用挖坑埋设法,护筒底部和四周回填黏性土并分层夯实。

(4) 护筒埋设完毕后,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重合,除设计另有规定外,平

面允许误差为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

(5) 护筒连接处要求筒内无突出物,应耐拉、压、不漏水、应根据地下水位涨落

影响,适当调整护筒的高度和深度,必要时应打入不透水层。

1.5 护壁泥浆的调制和使用

(1) 泥浆池一般分循环池、沉淀池、废浆池三种,从钻孔中排出的泥浆首先经过

沉淀池沉淀,再通过循环池进入钻孔,沉淀池中的超标废泥浆通过泥浆泵排至废浆池后集中排放。

(2) 泥浆池的容量宜不小于桩体积的3倍。

(3)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孔内泥浆应直排放废浆池,防止沉淀池和循环池中的泥

浆被污染破坏。

1.6 钻孔施工

(1) 钻机就位前,应调整好施工机械,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2) 钻机就位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钻具中心和护筒中心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

20mm。钻机就位后应平整稳固,并采取措施固定,保证在钻进过程中不产生位移和摇晃,否则应及时处理。

(3) 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认真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

况及下一班注意事项。应经常以钻孔泥浆进行检测和试验,不合要求时应随时纠正。应经常注意土层变化,在土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抽样,判明记入记录表中并地质剖面图核对。

(4) 开钻时,在护筒下一定范围内应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土层

后,方可加速钻进。

1.7 清孔

(1) 清孔分两次进行,钻孔深度达到到设计要求,对孔深、孔径、孔的垂直度等

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进行第一次清孔;钢筋骨架、导管安放完毕,混凝土浇筑之前,应进行第二次清孔。

(2) 第二次清孔后的沉渣厚度,磨擦端承或端承磨擦桩不大于100mm。 (3) 不论采用何种清孔方法,在清孔排渣时,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塌孔。 (4) 不应采取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1.8 钢筋骨架制作、安放

(1) 长桩骨架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应根据吊装条件和总长度计算确定,应确保

钢筋骨架在移动、起吊时不变形,相邻两段钢筋骨架的接头需按有关规范要求错开。

(2) 应在钢筋骨架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可采用与桩身混凝土等强度

的混凝土垫块或钢筋焊在竖向主筋上,其间距竖向为2m,横向圆周不得4小于处,并均匀布置。骨架顶端应设置吊环。

(3) 骨架入孔一般用吊车,对于小直径桩无吊车时可采用钻机钻架、灌注塔架等。

起吊应按骨架长度的编号入孔,起吊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骨架不变形。

(4) 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

骨架外径±10mm;骨架长度±5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水下灌注±20mm,排水下灌注±1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钢筋笼除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宜采用焊接并应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② 主筋净距必须大于混凝土粗粒径3倍以上。

③ 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主筋一般不设弯钩,根据施工工艺要求所设弯钩不

得向内圆伸露,以免妨碍导管工作。

④ 钢筋笼的内径比导管接头处外径大100mm以上。

(5) 搬运和吊装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就位后应立

即固定。钢筋骨架吊放放孔时应居中,防止碰撞孔壁,钢筋骨架吊放入也后,应采用钢丝绳或钢筋固定,使其位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保证在安放导

管、清孔及灌注混凝土过程中不发生位移。

1.9 灌注混凝土

(1) 混凝土运输宜选用混凝土泵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距小于200m时,可

采用机动翻斗车或其他严密坚实、不漏浆、不吸水、便于装卸的工具运输,需保证混凝土不离析,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

(2) 灌注不下混凝土一般采用钢制导管回顶法施工,导管内径为200~250mm,

视桩径大小而定,壁不小于3mm;直径制作偏差不应超过2mm;导管接口之间采用丝扣或法兰连接,连接时必须加垫密封圈或橡胶垫,并上紧丝扣或螺栓。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试水压力一般为0.6~1.0Mpa),确保导管密封性。导管安放前应计算孔深和导管的总长度,第一节导管的长度一般为4~6m,标准节一般为2~3m,在上部可放置2~3根0.5~1.0m的短节,用于调节导管的总长度。导管安放时保证导管在孔中的位置居中,防止碰撞筋骨架。

(3) 首批灌注混凝土数量的要求:首批灌注混凝土数量应能满足导客埋入混凝土

中的0.8m以上。

(4) 首批混凝土灌注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严禁路途停止。

(5) 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探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埋 深,

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就要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面的高差,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

(6) 在灌注过程中宜使导管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窜动,防止混凝土凝固,增加灌注

速度。

(7) 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口中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

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8) 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以保证桩头混

凝土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除,桩头应无松散层。

(9)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混凝土的灌入数量,以确保所测量混凝土的灌注

高度是否正确。

1.10 成品保护

(1) (2) (3) (4) (5)

桩基就位后,应复测钻具中心,确保钻孔中心位置的准确性。 成孔过程中,应随地层变化调整泥浆性能,控制进尺速度,避免塌孔及缩颈。 成孔过程中,应时刻注意钻具连接的牢固性,避免掉钻头。

护筒埋设完毕、灌注混凝土完毕后的桩坑应加以保护,避免人或物品掉入。 钢筋骨架制作完毕后,应按桩分节编号存放;存放时,小直径桩堆放层数不得超过两层,大直径桩不允许堆放,防止变形;存放时骨架下部用方木或其他物品铺垫,上部覆盖。

(6) 钢筋骨架安放完毕后,应用钢筋或钢丝绳固定,保证其平面位置和高程满足

规范要求。

(6) 样允许偏差如下:

① ② (7) ①

群桩:20mm; 单排桩:10mm。

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

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② 当桩面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灌注桩

可护筒位置做中间验收。

(8) 桩顶标高至少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

50m3的单柱单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每个柱子承台下的桩至少应有1组试件。

(9) 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允许偏差 桩径 桩径允许偏差(mm) 垂直度允许偏差(%) ≯1 桩位允许偏差(mm) 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 d/6且不大于100 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 d/4且不大于150 d≤1000mm ±50 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为设计桩径。 (10) 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小于总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对地下水位

以上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

钻孔灌注桩主要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 图文

1钻孔灌注桩主要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1.1基本规定(1)①②(2)①桩位放样允许偏差如下:群桩:20mm;单排桩:10mm。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chsv47qn56vudb8bhn079ew80o9bl00s9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