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铁路局下穿铁路立交桥(涵)排水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加强管理,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问题,避免因立交桥(涵)积水长期浸泡路基造成路基松软下沉而影响行车安全,正常维护引道路面、护坡等立交桥(涵)设施,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局管内下穿铁路立交桥〔以下简称立交桥(涵)〕排水的管理。
第3条工务段负责管内立交桥(涵)排水的日常检查。对由地方负责排水的下穿铁路立交桥(涵),若存在积水问题,要及时加以督办;对由工务段自身负责排水的下穿铁路立交桥(涵),要组织好排水工作,确保立交桥(涵)正常使用,并结合本段实际制定出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章管理规定
第4条工务段对新接管的铁路下穿立交桥(涵),依据铁道部运输局关于印发《下穿铁路立交桥(涵)引道及排水设施维护管理办法》(运基线路〔2006〕66号)的规定,对存在防排水问题却未设置防排水设施的,工务段一律不予接收,待其防排水设施设置到位后再予接管。
第5条工务段应建立立交桥(涵)设备管理台帐,切实将管内下穿铁路立交桥(涵)的防排水纳入日常设备管理中。
第6条工务段对管内下穿铁路立交桥(涵)排水设施要纳入桥隧设备经常性检查范畴,建立检查记录台帐。一旦发现排水系统出现问题,要采取妥善的应对措施,
并加强监视。排水系统属地方负责管理的,要加强联系,明确责任;排水系统属工务段负责管理的,要及时查找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的方案加以整治。避免因排水系统发生的问题而影响到立交主体的稳定。
第三章维修养护
第7条工务段要成立下穿铁路立交桥(涵)引道及排水设施的维护队伍,由段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建立相应的联系网络,配备必要的防排水设备和交通工具,做到定人、定车、定设备。
第8条工务段要根据季节特点安排好立交桥(涵)的维护工作,保证立交桥(涵)内不积水。一旦遭受暴雨侵袭,工务段要迅速组织好队伍,尽可能在二十四小时内抽排完立交桥(涵)内积水,确保交通畅通。
第9条工务段对确实难以在大雨后及时进行清淤排水的立交桥(涵),在其内可设置0.5~1米专用人行道,以便于行人通过。
第10条工务段对易积水、积冰的立交桥(涵),要经常性进行排水、刨冰等清理工作。清理标准要达到人、车能安全畅通,避免由于清理工作不及时而给铁路造成的不良影响。
第11条工务段对管内下穿铁路立交桥(涵)排水设施属于地方负责的,要加强与责任单位的沟通,必要时与铁路公安部门联系,发挥铁路综合治理的效能。
第四章机械设备
第12条对积水的立交桥(涵)清淤、排水设备由各工务段按实际需用提报配置计划,由铁路局核定后再予配备。
第13条对积水的立交桥(涵),原则上每5座配备1台自行发电抽水泵(消防泵)、1台泥浆泵。
第五章费用安排
第14条为便于工务段的有效管理,原则上,对每座积水立交桥(涵)每年给予4000元排水、清淤、刨冰等工作的工费补贴,不再给工务段另增配人员。但工务段必须按本《办法》的相关要求成立专门养护维修队伍,确保段管内所有下穿铁路积水立交桥(涵)排水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15条工务段每年三月将上年立交桥(涵)淤塞、积水情况进行工作汇总,汇总后将工作量及清淤计划上报工务处,作为当年下达清淤、排水、冰冻费用的依据。
第16条工务处负责对各段上报的计划进行审核,并切合实际安排好本年度立交桥(涵)的清淤、排水及刨冰工作。
第17条在清淤、排水、刨冰费用计划下达后各段要严格按劳资相关规定执行。 第18条对管理责任属于工务段的立交桥(涵)积水因主体受损、既有引道砼路面、护坡等防排水设施破损严重的,由路局将安排整治。
第六章奖惩
第19条工务处每季度对工务段进行考核,将立交桥(涵)的管理纳入工务段的季度评估考核中。管理好的,纳入领导实绩。
第20条工务段由于管理不善,影响车辆、行人通过的,除纳入正常考评外,性质严重的,将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第七章其它
第21条局管内各合资公司要参照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第22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由局工务处负责解释。